有效输出在第二语言习得与教学中的作用

作 者:

作者简介:
靳洪刚,澳门大学讲座教授及人文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二语习得、语言认知、输入分析、互动分析、课程设计、师资培训等,E-mail:hgjin@umac.mo。

原文出处:
世界汉语教学

内容提要:

本文在第二语言输出的理论及实证研究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五个与有效输出相关的教学应用原则。首先,二语的语言输出是一个复杂的认知加工过程。从输出系统的话语组织到口语表达阶段,都需通过大量的语言使用练习,将陈述性语言知识转换为程序性输出技能。第二,二语表达需利用交流中的“预制语块”及“语言框架”。教师需从初级阶段开始发展学习者的预制语块敏感性,引导他们利用母语者的“语言表达框架”进行交流。第三,教师须利用语言协商过程中的“漏洞”(holes)及“差异”(gaps),将学习者的注意力集中在语言结构的细节规则上,促进语言形式与功能的准确匹配,验证并调整其二语假设。第四,学习者的输出任务需包括各种系统的扩展性表达框架,以便延伸话题,进行可持续有效输出。第五,语言输出需要一定的策划时间以及任务重复,以便让学习者在真实情景中利用预制语块、语言构式/框架进行有效输出。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2018 年 01 期

字号:

      一、引言:问题的提出及有效输出的定义

      语言输出是第二语言习得的一个核心议题。第二语言学习者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需要接收、内化(intake)来自外界的语言信息,经过加工处理、使用,逐渐掌握第二语言,最终建立第二语言系统。这一过程需要几个方面的因素同时起作用。Chaudron(1985:2)曾指出,第二语言的习得需要经历两个内化过程:一个是初级内化(preliminary intake),主要通过可理解输入(comprehensible input)来完成,另一个是终极内化(final intake),主要通过可理解输出(comprehensible output)或有效输出(pushed output)来完成。有效输出这一概念最早由Swain(1985:10、236)提出。她认为i+1的可理解输入是语言习得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要使语言学习取得成功,仅有语言输入还不够,有效语言输出对二语习得的作用不可忽视。

      在进入语言输出的讨论之前,这里有必要说明两个概念:一是i+1的可理解输入;二是可理解输出或有效输出。可理解输入这一概念最初来自80年代,源自Krashen(1982:20-22)提出的输入假设理论(input hypothesis)。根据这一理论,人类习得语言必须依赖一定的外界语言输入,但并不是所有输入都有促进习得的作用。在Krashen看来,稍稍超过学习者现有理解水平的语言输入,也就是所谓的i+1的可理解输入,才可以将语言输入内化,促进习得。这是因为:人们具备一个共同语言习得机制,可以利用这一内在语言机制以及语境、背景知识等理解来自不同渠道的语言输入,同时习得语言。很明显,这一理论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当时Chomsky普遍语法理论的影响。在这一理论看来,语言输出仅是语言习得的自然产物而不是必要条件。因此,在语言习得过程中,只要有足够的语言输入,人类的大脑语言机制就能为之开启,人类会自然利用这一机制习得任何语言。认知心理学家及二语习得研究者对此理论提出质疑及反证。他们认为,至少对于二语学习者来说,单靠语言输入是不够的,还需要语言互动及语言输出。其中一个有代表性的理论是“可理解输出”理论。

      可理解输出的概念,最早出自Swain的研究(Swain,1985、1995、1998、2000、2005;Swain & Lapkin,1991)。Swain(1985:236、1995:371)提出,二语习得不但需要大量的i+1“可理解输入”,同时也需要大量的i+1“可理解输出”。按照Swain的说法,学习者习得第二语言,需要借助一些来自外界的“推动力量”,促使二语学习者使用有一定挑战性的语言形式进行表达,也就是超出现有语言水平的更准确、更复杂、更得体的表达输出。这也就是所谓的“pushed output”。Jin(2004)首次将这一术语翻译成汉语的“有效输出”。在此概念提出之后的二十多年中,许多学者,包括Swain自己在内,致力于探索语言输出与习得的关系(Swain,1985、1995、1998、2000、2005;Gass & Varonis,1994;de Bot,1996;DeKeyser,1998;Muranoi,2000;Izumi et a1.,1999;Izumi & Bigelow,2000;Izumi,2002等)。这些研究从认知过程、信息处理、注意资源、工作记忆系统的加工处理、长时记忆系统的储存、提取以及第二语言实证研究的角度,试图将有效输出这一概念转换为:(1)可操作、可测量的心理学模型;(2)实证数据收集、测量方法;(3)教学应用原则。下面将分别从三个方面对语言输出以及有效输出进行理论探讨,包括语言输出的心理学模型、口语策略的心理实证研究、第二语言习得领域有关输出的实证研究。在理论讨论的基础上,本文将提出五个与有效输出相关的第二语言教学应用原则。

      二、语言输出的理论及实证研究综述

      2.1 语言输出的心理学模型研究

      语言输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涉及不同的认知系统、使用大量的认知资源。处理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信息,如音位、发音、声调、词汇、意义、语法等,要求使用者在工作记忆与长时记忆系统之间快速完成加工处理。因此,如何准确、有效地处理语言信息,对什么关键信息投入多少注意资源以及认知资源,这是至关重要的。谈到第二语言输出研究,有三个模型必须提到:一是Levelt(1989:9)的语言输出模型;二是Swain(1985:236)提出的有效输出假设模型;三是Anderson(1982:371)提出的ACT程序自动化模型。下面将逐一介绍。

      2.1.1 Levelt的语言输出模型

      Levelt最初提出的语言输出模型(见图1)主要针对第一语言,但许多学者将其用在第二语言输出的研究上。根据这一模型,语言输出有三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言信息处理的三个必经过程:概念合成系统(conceptualizer)、话语形成系统(formulator)、话语表达系统(articulator)。

      

       图1 Levelt(1989)语言输出模型图

      概念合成系统是话语形成前的大脑概念组织过程,主要通过两个子系统进行操作:一是信息形成系统(message generation),主要负责形成表达意向、选择相关信息;二是信息控制系统(monitoring),主要负责排列、组合要表达的信息,登录、检索哪些是已经说过的和哪些是将要表达的信息。这一阶段的加工处理需要说话者将自己的注意资源积极投入到想要表达或控制的概念上。

      话语形成系统需要通过两个子系统将话语前形成的概念信息转换为语言信息。第一个需要进入的是语法编码系统。在这一系统中,话语前概念信息所涉及的词汇、相关句法、构词程序等都须通过这个系统进行提取。在这一系统中有一个词汇句法构建库(lemma),相关信息须从这里提取,进行词与词之间的语法构建。Levelt认为,说话者的句法构建程序是存储在心理词典(lexicon)内的陈述性知识。每个词在心理词典中都保存两种信息,即该词的语义及语法信息。例如,“我送她一只小猫”中的动词“送”包含两种信息:一是语义信息,即某人做出送的动作造成某物从动作的发出者甲的手上或其他部位转移到动作接收者乙。二是语法信息,即动词“送”之前可以带主语表示动作的发出者,后边可以带双宾语:直接宾语是所送之物,间接宾语则是接受之人。“送”的后面还可以带一个副词“给”表示动作的方向。说话人在表达这一信息时,须首先到话语形成系统中的心理词典内提取语义及语法信息,再送到语法编码系统进行加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