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结果公告对国家治理功效的影响研究  

作 者:

作者简介:
彭巨水,国家审计署

原文出处:
中国内部审计

内容提要:

02


期刊代号:V3
分类名称:审计文摘
复印期号:2018 年 0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加强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制度建设,努力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增强监督合力和实效”;2015年,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完善审计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提出,完善审计制度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形成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适应的审计监督机制,更好发挥审计在保障国家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推动深化改革、促进依法治国、推进廉政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由此可以看出,从顶层设计来说,国家审计的定位是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治理这个大系统中一个内生的具有预防、揭示和抵御功能的“免疫系统”。也就是说,国家治理的需求决定了国家审计的产生,国家治理的目标决定了国家审计的方向,国家治理的模式决定了国家审计的制度。既然加强审计监督是完善国家治理的重要途径和方式,那么,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审计如何在“多元主体协同治理”和“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中服务于国家治理现代化就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和探讨的课题。从公共受托责任理论出发,在国家治理中,政府受人民之托,担负着管理国家经济社会事务的职责,而国家审计负责审查、评价和报告政府职责的履行情况,以审计结果公告的方式让人民监督权力,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从契约理论出发,在国家治理中,加大审计结果公告力度,可以使审计对象为维护自身声誉,自觉抑制机会主义行为和道德风险,更好地履行受托责任。鉴于此,在研究审计结果公告服务国家治理的内在机制、途径方式的基础上,引入声誉机制理论,对提升审计结果公告的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二、文献综述

      近年来,随着国家审计的地位不断提高,审计结果公告的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社会各界对审计结果公告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相关理论研究也越来越多。综合学术界对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的研究可以得出,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对促进和完善国家治理发挥了重要作用。陈英姿认为,实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有助于推动政务公开,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为公民参与国家治理提供条件。胡贵安等从受托责任、信息经济学、社会契约论等理论出发,认为信息披露是国家审计得以成为推动国家治理完善的基础机制,因此,审计结果公告是国家审计完善国家治理的基本路径。对此,还有学者从实证的角度进行了研究。吴秋生等选取不同审计体制、经济发展水平、民主程度等81个国家的面板数据,在对其国家审计本质特征、审计结果公告能力与国家治理能力的相关指标进行界定和测度的基础上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审计结果公告能力对国家治理在政府效能、法治水平和财政预算透明度方面有显著的正作用。

      然而,审计结果公告是以什么样的内在机制、途径方式来实现对国家治理功效影响的相关研究还比较少。如郑小荣等综合相关文献研究发现,总体上,已有的研究侧重于采用规范的描述性方法或者实证方法刻画审计结果公告的社会作用,但是由于忽略了对审计结果公告作用机理的研究,因而未能从经济学角度对我国政府公告行为的策略性现象、资本市场反应内在机理以及审计结果公告质量偏低的原因做出解释。胡贵安通过梳理相关文献指出,关于“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的论断被学术界和实务界高度重视并广泛讨论,然而,对“国家审计通过什么样的特殊机制和什么样的基本路径参与、介入对国家的治理,从而最终推动国家治理的完善”这一基本理论问题,普遍缺乏足够关注,目前也未见系统的研究成果。

      目前,可以发现现有的一些研究已经注意到了国家审计促进提高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载体就是审计结果公告,它通过信息传递,将政府与公众联系起来,从而使作为委托者的公众能够更多了解公共管理受托者的职责履行情况,将公众监督纳入权力监督的体系中,从而更好实现“多元主体协同治理”和“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目标。但是,如何更好地发挥审计结果公告推动完善国家治理的作用,破解审计结果公告后的整改难、问责难等审计监督威慑不足的困境,依然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鉴于此,本文试着从声誉机制的视角,深入探讨如何在审计结果公告的同时融入声誉机制的惩罚、问责、震慑等功能以及激励约束等作用,从而更好地提升审计结果公告效果,发挥其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三、审计结果公告促进国家治理的作用路径

      “善治”,就是有效治理,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理想模式。我国学者俞可平提出“善治”的十个基本要素:合法性、法治、透明性、责任性、回应性、有效性、参与、稳定、廉洁、公正。法国学者玛丽-克劳德.斯莫茨引述相关研究认为“有效治理”包括四大要素:法治、有效的行政管理、政治领导人实行责任制、政治透明性。鉴于本文研究的重点是审计结果公告通过声誉机制,协同发挥服务国家治理的作用,因此,可以认为“行政透明、公众参与、责任政府、舆论监督”是审计结果公告促进国家良好治理的四个基本着力点和作用路径。

      (一)审计结果公告推动行政

      透明行政透明是打造“善治”政府的有效切入点,是实现国家善治的关键要素。2013年,世界审计组织第二十一届大会通过的《北京宣言——最高审计机关促进良治》将“增强透明度”列为最高审计机关推动实现国家良治的首要条件,认为“通过增强透明度、落实问责制、提高绩效、打击腐败,进而实现国家良治,促进公平”。《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一条开宗明义指出,制定条例的目的就是“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获取政府信息,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促进依法行政”。审计结果公告的信息作为重要的政府信息,必然属于依法予以公开的范畴,也必然对打造透明政府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依法实施审计结果公告是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的重要途径和关键举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