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交流30年:回顾与省思

作 者:

作者简介:
严安林,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上海市台湾研究会会长,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教授。

原文出处:
现代台湾研究

内容提要:

自1987年11月两岸开启人员交流之后,30年来两岸各方面交流与合作成果丰硕,呈现出两岸交流的“趋势性”特征明显、交流本质的“人民主体性”日益显现、交流所产生的“双重性影响”同时存在以及交流的“不平衡性”始终存在四个基本特征;但也面临着政治因素不断制约两岸交流深化、两岸社会间矛盾日益显现、两岸交流热络但交心不足等问题。回顾海峡两岸交流30年的历程可以发现,两岸交流所产生的积极与正面作用不容低估,但两岸交流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同时应充分估计到两岸经贸交流与合作的复杂性以及两岸社会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大陆在两岸交流中不仅需要始终坚持一中原则,而且需要在具体对台工作中实践一中原则。


期刊代号:D424
分类名称:台、港、澳研究
复印期号:2018 年 0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提出两岸进行直接通商、通航与通邮的“三通”建议,迄今已38年。而自1987年11月台湾方面正式开放老兵回大陆探亲,两岸进入社会与人员的“实质性互动”以来,迄今也已30年。30年来,两岸各方面交流取得巨大进展,但交流中产生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回顾与总结两岸全面交流30年的历程、经验和教训,对于未来两岸之间的交流合作与和平统一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30年来两岸交流的进展及其特征

       (一)30年来两岸交流取得的突破性进展

       30年来两岸各方面交流与合作成果丰硕,成就巨大,主要表现在:

       1、两岸直接“三通”常态化。2008年12月15日,海峡两岸正式实现了全面、直接与双向的“三通”。两岸之间由过去的“春节包机”“四节(春节、清明、端午与中秋)包机”与“周末包机”,到实现“包机常态化”,最终走向全面直航,并且搭乘人员由最初台商到台干、普通台胞,再扩大到大陆赴台游客等持有效证件的一般大众,大大方便了两岸民众往来。两岸直接“三通”的实现使两岸由过去的“咫尺天涯,重重阻隔”发展成“天涯咫尺,处处通途”,为两岸各方面交流与合作修筑起了康庄大道。

       2、两岸经济合作深入化。30年来,台商赴大陆投资与两岸贸易由无到有,从小到大,从间接到直接,截至2016年底,大陆累计批准台商投资项目近10万项,台商对大陆直接与间接投资估计超过2000亿美元;两岸年贸易额达到2000亿美元,随着“陆资入岛”,两岸彼此经济依存度越来越高,开始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经贸交流与合作格局,两岸经贸关系进入一个全面交流合作的新时代。

       3、两岸文教交流热络化。30年来,两岸文化交流领域不断拓展,由原先的卫生、体育、演艺、影视、文物、美术、文学、图书出版、交通、医药发展到教育、科技、新闻、青少年、旅游、农业、金融、宗教、法律、城市建设、环保、气象、园林、公证、工会、少数民族等各行各业;交流内容不断深化,形式不断多样化,向学术化、专业化、纵深化与特色化方向发展,并由单向交流走向双向交流。两岸文教交流热络化、深入化,为两岸关系的发展奠定扎实的文化、思想与精神基础。

       4、两岸社会交往扩大化。从老兵返乡探亲而开启的两岸间经商、贸易、考察、旅游等人员往来日益密切,台湾同胞赴大陆累计超过1亿人次,大陆民众赴台也有1000万人次。特别是《海峡两岸关于大陆居民赴台湾旅游协议》的签署为两岸交流交往开启新的局面,不仅标志着两岸民众间往来的正常化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使两岸人员往来进入一个直接、全面与双向的新时代,而且大大密切两岸民众间的情感,加速了两岸社会融合的进程。

       5、两岸政治交往取得突破性进展。2014年2月,时任国台办主任张志军与台湾方面陆委会主委王郁琦首度举行“张王会”,实现了双方两岸事务主管部门负责人的首次会晤。2015年11月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与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正式举行举世瞩目的“习马会”。这是自1949年两岸分隔66年来两岸领导人的首度会晤,是两岸关系的一个重大突破,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是两岸政治交往的新高点和里程碑。

       (二)30年来两岸交流的基本特征

       30年来特别是2008年5月两岸“大交流时代”开启以来,两岸之间的交流发展迅猛,呈现出四个明显的基本特征:

       1、两岸交流的“趋势性”特征明显。30年来,两岸交流的发展态势不可阻挡,更不可逆转,不仅是两岸经济、文化、教育、社会等各方面交流的速度、进度与广度空前,而且交流的深度与力度也是前所未有。

       2、两岸交流本质的“人民主体性”日益显现。两岸关系说到底,就是两岸人民之间的关系,30年来,两岸关系中人员交流的特征日益显现;同时,交流成果也为两岸民众所享有,这是两岸交流富有生命力的原因所在。

       3、两岸交流所产生的“双重性影响”同时存在。30年来,两岸交流所产生的积极性作用很大,但交流中出现与面临的消极性问题与影响也不小。总体上看,两岸交流所产生的积极作用要远远大于消极作用,正面影响要远远大于负面影响。但在当前的网络时代背景下,加上台湾社会民粹主义的兴起等因素,两岸交流中出现的“社会对立”现象值得关注。

       4、两岸交流的“不平衡性”始终存在。一是交流层面的“不平衡性”。经过30年全面交流,两岸经济关系应该已进入“融合”阶段,但两岸社会关系尚处于“汇合”或“磨合”阶段,而两岸政治关系则还在“竞合”之中。二是交流领域的“不平衡性”。如政党交流中,国共两党交流领先,起引导性作用;民共两党之间交流则是还没有正式启动。又如,经济交流与合作领先于政治层面的交流;新闻交流事实上落后于两岸关系发展实际,属于“起步早、进展慢”。再如,文化交流中演艺活动多,价值探讨少;文化创意产业交流与合作多,而精神层面交流少。三是交流地区的“不平衡性”。两岸交流中的南北、东西差异客观存在,大陆与台湾北部、中部交流多,与南部交流相对不足,台湾与大陆东南沿海交流多,与西北、东北交流相对较少;台湾民众到大陆交流比较多,而大陆民众到台湾交流相对较少;等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