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刻奇到戏谑:“反鸡汤”作为一种感觉结构

作 者:
汪凯 

作者简介:
汪凯,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副教授。

原文出处:
新闻与传播研究

内容提要:

“反鸡汤”是近年来网络空间中一种参与式戏谑文化形式,它是对心灵鸡汤这一常见大众文化文本的戏仿与颠覆。在“反鸡汤”文本中,网民们戏谑地以“屌丝”为主体形象来表达生活感受,以绝望与幻灭作为其情感修辞,以“物质”对“精神”的打击颠覆心灵鸡汤文本的价值排序。“反鸡汤”呈现了一种可以概括为“硬现实”的现实感以及一种自我矮化的主体形象,对抗了心灵鸡汤对于现实的美化与情感高亢的主体性,“反鸡汤”是关于生活的“本真性”的争夺,作为一种感觉结构,它释放了戏仿者群体的实际生活体验与主导意识之间的紧张。


期刊代号:G6
分类名称:新闻与传播
复印期号:2018 年 0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一、“心灵鸡汤”与“反鸡汤”

      “心灵鸡汤”一词源自于美国作家杰克·坎菲尔德(Jack Canfield)写作、策划出版的一系列名为《心灵鸡汤》(Chicken Soup for the Soul)的书籍,它们通常由具有启发性或激励性的短篇故事和哲理散文组成。据维基百科的介绍,从1993年以来该系列书籍在全球发行超过200种类别,包含了针对各种人群和问题的品种(如《爱情鸡汤》《父母鸡汤》《少女鸡汤》等等),其总销量数以亿计,是极为成功的大众出版现象。[1]因此后来人们也常常将类似的具有励志和情感慰藉作用的书籍、文章或其他形式的文本都称为心灵鸡汤,所以心灵鸡汤可以看作是当代大众文化中非常广泛的一个文本类型。尽管它们讲述的故事也随着时代和社会变迁不断翻新,但其背后的叙事套路、情感模式乃至意图产生的阅读效果并没有发生变化:以一种(从根本上而言)肯定现实存在的、情感上貌似温暖与积极的(或者说所谓“正能量”的)表达方式来叙述人生故事或哲理,以帮助特定读者群理解与调和诸如世俗生活的成功与失败、物质获取与精神需要、家庭与情感世界(亲情、爱情、友谊等)以及自我认同等一系列日常生活领域中的紧张与冲突。

      但这种类型化的文本或者更确切地说一种文本风格已经失去其原有的吸引力,近年来的网络空间中,相当一部分年轻网民频繁地表达出对“传统”心灵鸡汤的厌恶与不屑,并且以“毒鸡汤”和“反鸡汤”解构之。事实上,有关“毒鸡汤”这一说法本身就颇有意味。例如,在对一个知名微信公众号“咪蒙”(mimeng7)的分析中,一位批评者指出:“一贯以安抚和激励为主的励志文章都不再是暖心的滋养,而是极尽刻薄奚落,称为辛辣酸爽的‘毒鸡汤’……攻击范围囊括普通人生活中不尽如人意的方方面面。”[2]但是也有很多网民反其道而行之,将那些传统的心灵鸡汤,即那些以安抚和激励为主的励志文章称为“毒鸡汤”。例如在热门的问答平台“知乎”上,就有诸如“有什么误导过你的毒鸡汤”“有什么经典的心灵毒鸡汤”之类的问答,回答者给出的大多是一些“经典的”心灵鸡汤叙事。网友的意思大致可以概括为,这些典型的心灵鸡汤叙事是虚假的、起麻醉作用的或误导的,从而对真实的人生是有害的。

      作为一种浅显的大众阅读文本,心灵鸡汤或许并不值得将其作为严肃的思想加以评析。但是从大众文化批评的视角,畅销的心灵鸡汤总是以某种方式投合了特定时代的大众心灵状态:作为一种文化工业出品的情感安慰剂,它们精准地捕捉到大众的希望、欲求及其与外部世界的冲突,并在特定的叙事框架中加以修饰、遮蔽、合理化,或者,也会给出某种个人化的解决方案。藉由这一过程,心灵鸡汤成为文化霸权(hegemony)发挥其合法化作用并塑造主体性(subjectivity)的机制。

      这样看来,究竟什么才是“毒鸡汤”的看法实则反映了心灵鸡汤之叙事正当性的危机,而围绕着心灵鸡汤而生成的排斥、争议、戏谑的诸多话语实际上是特定主体对其生活的“本真”(authenticity)感觉而进行的争夺。本文所要考察的“反鸡汤”[3]也是对心灵鸡汤的“对抗性”文本类型之一,它们流传于一些论坛性空间(如微博、知乎、百度贴吧),具体文本的作者并不可考,可谓是众多网友参与创作、编辑、改编与传播的参与式文化。在形式上,“反鸡汤”模仿心灵鸡汤,但是以一种戏谑或反讽的方式,从而形成解构或嘲讽心灵鸡汤的效果,这使得它们在精神气质上恰好是心灵鸡汤的反面,比如,它们通常刻薄、冷酷、不留情面地戳穿甚至夸大人生的“残酷真相”、刻意地打击而不是安慰失败、以一种黑色幽默的态度观看与描述世界,等等。

      “反鸡汤”可以说是当下中国互联网空间中极为丰富、生动、尖锐的戏谑文化的一个小小的碎片。中国网络空间中的戏谑文化不但对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产生了消解,[4]同时也反映了一种更深层的价值观危机,体现为对当下与未来价值的困惑与逃避。[5]对于网民的戏谑文化,不可以仅仅将之看作是一般网民的无聊行为,而应该认真地探究作为当代中国“文化复调”之构成部分的戏谑话语,背后蕴含着怎样的“索引性表达”。[6]如果说揭露、嘲讽时弊或权力滥用的“黑段子”和语带机锋的流行语是公共事务领域的黑色幽默,“反鸡汤”则是部分年轻网民在日常生活领域中的细微感受与社会结构性现实之间紧张关系的一种戏谑化的表征。它们经由社交媒体的流传而走出私人的生活领域,浮游于公共和私人生活之间,并常常不经意地就进入了公共生活。

      本文认为,作为一种网络“参与式文化”现象,尽管单个的“反鸡汤段子”或许不必像批评家之于文学文本那样精细地阅读与诠释,但当这些“段子”聚集在一起,构成了某种可以识别、被命名、被特定群体网民喜爱与再创作的文本类型时,它所包含的意味至少可以因为以下理由而被认真对待,那就是:它们包含了某些反复出现的意指线索——比如一些广泛流传的模因(meme)、一些让人心领神会的“梗”,同时这些意指线索的交织使得文本内在地呈现出一定的意义形构(formation),它们激活并组织了游戏者的经验从而创造出更多类似风格的文本,也是文本阅读产生快乐的源泉。而之所以游戏者们能够如此,是因为他们有着某种共同的感觉结构(structures of feeling)。本文尝试采用结合社会语境的文本诠释方法,首先辨识并解读“反鸡汤”作为一种指向与风格都相当一致的类型化文本,它们交织而成的话语之网在整体中所呈现的意义形构;进而,本文也试图结合社会语境,从这些富有意味的表达中洞察游戏者群体的感觉结构,希望由此获得对这种文本经验的较为深入的理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