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真相时代政治传播的理论重建和路径重构

作 者:

作者简介:
史安斌,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电邮:shianbin@mail.tsinghua.edu.cn;杨云康,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传播学博士候选人,电邮:yangyunkang@gmail.com

原文出处:
国际新闻界

内容提要:

本文以“后西方、后秩序、后真相”为时代背景,对网络化公共领域、极化、另类空间等近年来西方政治传播领域相继出现的理论和实践进行梳理和分析。作者认为,基于“现代主义”背景提出的诸如议程设置和公共领域等西方经典政治传播理论已不能解释带有后现代主义表征的、反民主、去中心化、碎片化的西方传播现象。政治传播学研究应关注基于“情感化真相”的另类空间,探索其信息传播和组织动员机制,以及其情感元素对向“情感挖掘”演进的民意调查的影响。最后,本文提出推动政治传播的“行省化”,引入中国等非西方国家和地区的本土理论和在地经验,从而彻底破除西方中心论,从根本上推动政治传播的理论重建和路径重构。


期刊代号:G6
分类名称:新闻与传播
复印期号:2018 年 01 期

字号:

      今年年初,英国《牛津词典》(Oxford Dictionary)公布了2016年世界年度热词。之前呼声甚高的“脱欧”(Brexit)意外落选,取而代之的是更具广泛性和代表性的“后真相”(post-truth)一词。显而易见,“英国脱欧”与“美国大选”这两起极具争议性的新闻事件,是“后真相”一词大行其道的主因。据谷歌搜索(Google Search)统计,该词在上述两次事件后使用量激增,由此在全球范围内流行开来,集中反映了近年来世界政治格局波谲云诡的状态。此概念是研究以脸书、谷歌等平台型媒体为主导的新型政治传播生态的主要切入点,具体而言是指政客们为了自身利益,无视客观事实,盲目迎合当下受众的情绪与心理,使用断言、猜测、感觉乃至阴谋论强化、极化某种特定的观点或偏见,或为攻讦抹黑对手,或为博取眼球效应和支持率。受众在传统主流媒体的公信力日趋消解的状况下,难以个人能力辨别观点真假,往往服膺于社交媒体“小圈子”中散播的情绪、立场或刻板印象,从而做出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主观判断。借助于社交媒体海量传播的“后真相”使得西方主流社会引以为傲的“知情的民主”最终演变为“盲情的媒主”,导致“黑天鹅”式的事件和人物频出,成为政坛的“新常态”。

      本文从“后真相”这个对传统的新闻学和传播学研究产生颠覆效应的概念入手,通过对网络化公共领域、极化、另类空间等近年来西方政治传播领域相继出现的理论和实践的梳理和分析,为我国学界探索在“后西方、后秩序、后真相”时代背景下政治传播理论框架的重建和研究路径的重构提供借鉴和启迪。

      二、“后真相”:理论溯源和内涵透视

      “后真相”原本用来形容一种畸形的舆论生态——相对于情感及个人信念所产生的“强大影响”而言,客观事实对民意的形成只能产生“有限影响”。这个概念最早见于1992年美国《国家》杂志(The Nation)的一篇文章中,被赋予“情感对舆论的影响力超过事实”的含义。2016年8月,《纽约时报》刊发伦敦大学教授威廉·戴维斯(William Davis,Aug.24,2016)的时评指出,传统主流媒体长期以来奉若圭臬的“真相”已经从神坛跌落,逐渐失去了主导社会共识的力量,世界已经进入了“后真相时代”。事实和真相的“虚无化”为秉持极端立场的政治人物操控民意提供了外部条件,他们无需像纳粹德国那样使用“黑色宣传”来蒙蔽民众,而仅仅需要从自身利益最大化出发,对事实进行重新“包装”,隐蔽地设置观点性而非事实性的议题来迎合当下民众的关切热点和情感诉求,由此挑动起与之相关的“情感化想象”,从而放大和强化某种观点与偏见。由此,情感与想象便成为了新闻的核心与重点,事实和真相却逐渐“下旋”,被遮蔽、被忽略、被消解。今年年初,白宫新闻发言人肖恩·斯派塞(Sean Spicer)又提出“替代性真实”(alternative realities)的概念,与传统主流媒体的新闻报道相抗衡,将“后真相”的概念推进一步,直接用作美国新政府执政话语体系的核心理念。

      从传播学的视角来分析,“后真相”的泛滥与社交媒体平台的兴盛有直接联系。当今此类媒体已经取代传统主流媒体成为欧美国家选民主要的新闻来源,脸书、谷歌等互联网巨头占据了新闻流量的80%,广告收入的90%,传统主流媒体已经被挤到了几无“立足之地”的悬崖边缘,陷入了双重困境。一方面是“生存困境”,过去15年间,报纸广告收入从约600亿美元跌至200亿美元,几乎将此前50年的收益全部抵消。更严重的是,传统媒体也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公信力困境”。据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的统计,在尼克松执政的20世纪70年代,公众对美国媒体的信任度达到了70%以上的峰值,而2016年则跌落到32%的谷底。

      2016年4月,在旧金山举行的“脸书年会”吸引了众多媒体大佬前往取经,向这家拥有超过20亿全球活跃用户的史上最大媒体学习如何打造出高流量的内容产品。会上用于案例分析的是一款爆红的视频直播。两名网站编辑在“脸书直播”平台上展示用橡皮筋绑住西瓜,直到其爆裂。这段毫无新闻价值可言的视频竟然吸引了超过80万用户实时观看,点击量超过千万。这段视频形象地说明了当今社交媒体以“吸睛效应”“流量导向”为圭臬营造出的传播生态。

      但仅仅几个月后,比“西瓜视频”更劲爆的新闻事件相继出现。从英国脱欧到美国大选,整个西方世界被社交媒体这只无形之手搅得天翻地覆,传统政治体制、主流媒体乃至于核心价值观都几乎变成了那只被一步步缠绕收紧直至爆裂的“西瓜”。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结果公布后,社交新闻网站“嗡嗡喂”(Buzzfeed)编辑克雷格·西尔弗曼(Craig Silverman)撰写的系列调查报道中披露,脸书等社交平台在总统大选期间传播、散布了大量误导性新闻。不少持极端右翼立场的网站以工业化流水线模式生产各种“后真相”,借脸书等全球性社交网络广为流传,从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到东欧的马其顿,皆成为制造和传播“后真相”的基地。西尔弗曼的调查显示,在总统大选前的几个月,极端右翼网站“自由日报”所推送的消息,其平台上的点赞数、分享数平均为主流新闻媒体CNN的19倍,但其中一半以上的信息都是虚假的或带有误导性的。

      有鉴于此,“后真相”这个概念获得大行其道的空间。社交媒体的广泛应用使新闻信息逐渐碎片化,假新闻、流言蜚语、轶事绯闻呈现病毒式传播的趋势。相较于高高在上的主流媒体,网民们更愿意依赖一个个“部落化小圈子”获得资讯,分享观点。然而由于“圈内人”拥有相似的价值观,致使他们每天得到的讯息经由了“立场的过滤”,与之观点相左的理念逐渐消弭于无形。加之“沉默螺旋”“寒蝉效应”在社交媒体平台上益发凸显,人们为了留在“朋友圈”内,忌惮于发表不同的意见,否则就要面临要么退群,要么“被请出”的结局。换言之,社交媒体所具有的回声室(echo chamber)和过滤气泡(filter bubble)等负面效应加剧了社会群体的撕裂,动摇了欧美民主政体的根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