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210 大量的学术研究都在说明,这是一个全新的社会。卡斯特将其表述为“网络社会”。他解释说:“作为一种历史趋势,信息时代的支配性功能与过程日益以网络组织起来。网络建构了我们社会的新社会形态,而网络化逻辑的扩散实质地改变了生产、经验、权力与文化过程中的操作和结果。”①他甚至宣称,“这是一个新存在的开端,事实上也是新时代及信息时代的开端”。② 二十一世纪以来,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等移动互联网终端的广泛应用,使得信息生产、传播和消费的模式发生巨大改变。而近几年迅速发展的媒体融合实践,更是改变了传统媒体时代的生态系统。今天,更多的媒体公司强调的是“以用户数据为核心、多元产品为基础、多个终端为平台、深度服务为延伸的全新的开放、共享、智能化的系统”。③ 对于新闻传播活动而言,人类先后发明了书报、广播、电视业等这些被我们称之为大众传媒业的信息生产与传播形态,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较好地满足了人类对于新闻信息的需求。不过今天,“由传统媒体垄断的传媒生态,已经有多种新力量(如自媒体、互联网公司等)进入,而这些新力量并非可有可无的配角,它们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传统媒体话语权力削弱,也带来新的市场格局”。④诚然,移动互联网、物联网、VR/AR等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以及正在逐渐显现的智联网,正在倒逼着传统媒体的转型,人们使用信息的方式在发生重大的改变。有人甚至认为,新闻作为一种业态会消失,将会成为服务行业的附属性产业存在下去。不过,我们需要更进一步追问的是,信息传播方式的变革到底意味着什么?就算只是服务性产业的一部分,那毕竟还是承认新闻仍是人类需求的东西,那么新闻能够发挥的真正作用是什么?未来的新闻信息服务的雄心是给舆论提供信息还是试图影响舆论?⑤就目前的媒介生态而言,互联网与社交平台究竟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是作为庞大的信息来源库,还是作为对于传统新闻采写的内容补充,抑或作为受众评价、反馈、消费新闻的平台,还是最终将成为情报的利用者和传播的操纵者? 同时,机器人写作已经越来越多地取代记者的工作,如九寨沟地震发生18分钟后,中国地震台网的机器写了篇新闻稿,写作用时25秒。这篇新闻报道用词准确,行文流畅,且地形天气面面俱到,几乎分辨不出文章出自机器。《今日头条》推出的写稿机器人Xiaomingbot上线不到一年时间,已完成5139篇体育类报道,总阅读超1800万,并收获过单篇十万+。虽然在每篇开头,小明会很老实地写上“机器人写作”字样,但大多数文章读者根本无法辨认是否为机器人的作品。据报道,Facebook的项目经理马丁内斯,对人工智能主导的未来深度悲哀。他认为,接下来30年内,一半的人类没有工作,大革命即将发生。他为此辞职,隐居在西雅图北部的森林。这虽不是本文讨论的主旨,但至少说明,这真是一个变化中的世界,一切都已经开始。 那么,在新的传播生态下,大众传媒生态背景下提出的新闻专业主义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或者其内涵是否需要被重构以及如何重构?本文将从新闻的客观性理念、媒介技术革新和媒介的社会功能三个维度,介绍并分析近十年来国际新闻传播学界对这些问题的前沿思考。 一、新闻专业主义之客观性反思 新闻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正当性与合理性源于它对社会状况的真实呈现。⑥要弄清新闻如何呈现真相、真相又如何被展示给公众的过程,自始至终无法避开关于客观性(objectivity)理论的讨论。⑦新闻学领域的客观性概念起源于19世纪上半叶,曾被认为是自由写作与沙文主义的修正,⑧又经由主客观的区别意识、无党派立场与“倒金字塔”报道形式作为其内涵的补充,发展到近半个世纪以来用新闻平衡继续拓展新闻客观性的意义。⑨ 近年来,有学者集中针对新闻行业客观性实践提出批判性观点与探索性回应。从理论角度和概念界定来看,有观点认为由于客观性的衡量标准难以达成共识,无法形成共同的规范尺度,因此关于客观性的问题存在着难以解决的逻辑悖论。⑩费格德(Figdor)进一步结合商业新闻实践明确指出客观性原则的三大主要弊病:客观报道倾向直接导致新闻生产成本大大增加,因此难以完整、长久地发展;客观报道降低新闻文本的吸引力,难以吸引受众和广泛传播;新闻从业者作为文本生产主体很难从客观新闻中找到职业价值和追求。 实践层面,在探讨新闻客观写作的实际障碍时,最常被提起的有如下几个主要方面:政治立场(意识形态)、新闻体制因素、新闻话语(真相与事实)的表述与意义解释的争论。(11)有学者从感性客观和理性客观的不同角度去思考客观主义。新闻文本与其他各种类型的文本生产一样具有支配性,由全体新闻工作者的言行与新闻产物汇集起来,形成并引导着新闻行业规范。同时,新闻文本在关注现实的时候是具有引申义的,会在一定环境因素的催发下引发相应规模的舆论效应与社会影响。英国记者梅斯(Mayes)将这种具有情感引申的新闻文本描述为“治愈新闻”(Therapy News),她认为在局部战争与灾难议题下,媒体过分刻画了“受害者”形象,从感性层面上对受众产生影响,迫使其走入“感同身受”的状态之中。(12) 那么,剥离情感渲染的中立报道是否可能?学者布达纳(Boudana)等人批判了这一概念,(13)并指出,感性客观和理性客观并不会产生真正的矛盾,新闻客观性并不意味着立场的中立(neutrality)或者地位的平衡(balance)。(14)当新闻工作者们将注意力过多地放在考虑是否该用一个“标签”去塑造某事件或人物的形象时,新闻客观性便容易被曲解为一种中立与平衡的状态,而与事实本身(可能既不中立也不平衡)脱节。CNN记者阿曼普尔(Amanpour)认为,在战争中,无论是一个普通人还是新闻界专业人士都不应该固守着“中立”立场,而是必须要将事物放置于语境之中去理解。对于她而言,客观性并不意味着平等地对待事件的每一个方面,而是意味着给予所有立场一种公平倾诉的权利。而这种看待新闻客观性的独特观点在CNN内部就遭到质疑。阿曼普尔的编辑特纳(Turner)则认为,在事件中,出于氛围的影响,记者容易产生“越界”的倾向,而这种偏离则需要编辑去进行适时的调整和修正。(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