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部门需要转变审计理念,创新审计思路,采取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方法,将审计意见建议拓展提升为企业管理建议,从审计检查成果转型走到企业实际经营管理工作中,走到企业改革发展的浪潮中,甚至走到企业战略管理的先锋前沿,成为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科学发展的“智囊团”,既发挥出内部审计作为集团层面高层次的监督服务作用,又体现出内部审计为国有企业增加价值的现实意义。借鉴管理中的“加减乘除法”,利用好内部审计成果,可以促进国有企业打好强身健体、提质增效的改革攻坚战,保证国有企业持续、健康、平稳发展。 加法:代表管理的增项。 着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强精细化管理,拓宽管理的深度和力度,即优化存量资产结构,实施科学管理,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增效。 审计实例:近年国有企业通过改制、重组上市和收购,股权多元化已成为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途径,子公司管理的数量和复杂性大大增加。某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在对所属子公司进行审计时,发现董事会形同虚设,没有起到决策层和经营层的分离与制衡。更有甚者是在个别控股子公司中作为国有企业董事的代表,可能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将职责履行到位,造成国有企业资产受损的可能性。 实施效果:内部审计提出建立规范的子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促进子公司规范和完善董事会建设,明晰董事职责权限,优化董事结构,规范运行机制。推动子公司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成为国有企业改革中规范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有企业改革“健体”的具体表现。 管理建议:建议国有企业厘清公司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各责任主体的职责边界,建立“三会一层”权责清单。推进以外部董事占多数为主要实现形式的董事会建设方案,优化董事会结构,完善董事会议事、决策制度,建立董事长办公会制度。同时规范监事会建设,实现监事会监督全覆盖。 减法:代表管理的减项。 日常生活中的“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宁缺毋滥”就是减法策略。在企业管理中止住出血点,建立退出机制,以“切瘤子”的果敢和勇气,直接放弃无边际贡献的一批“僵尸项目”。企业改革主要举措是控制贸易头寸、调整产业结构等。 审计实例:某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部门通过近年来对驻外营销类子公司进行审计发现,部分驻外子公司连续多年全面亏损,既有市场不好的客观因素,也有驻外子公司远离集团总部、内部管理薄弱的主观因素。个别驻外子公司还存在同业竞争的局面,弱化了国有企业整体的盈利能力。 实施效果:内部审计部门建议对驻外营销类子公司进行资源整合,对没有存在价值的子公司关闭撤销,直接遏制亏损点,清理无效资产,减少出血量,实现国有企业利润增盈,成为国有企业改革“瘦身”的具体表现。 管理建议:国有企业对其经营不善、效率低下、效益较差的子公司采取分类管理有序推进的办法。对于具有正常的现金流和销售渠道的子公司,给予支持,发挥其自我发展能力;对于不论是市场占有、原料保障,还是工艺技术等均存在问题的子公司,可研究实施流程再造、股权多元化、关闭停产等较深层次止损方案;对亏损严重、扭亏无望的子公司,及时进行破产清算,优化国有企业自身结构,促进国有企业的良性发展。 乘法:是加法的加法,代表交叉管理或多头管理。 当实现有限的、甚至是稀缺的资源有效配置,整合优化市场链的多个直接和间接环节时,需要部门联动,集合多方力量,想尽一切办法办成企业大事,积极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 审计实例:国有企业“走出去”战略实施力度逐年加大,境外资产规模不断扩大。某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部门根据全面覆盖、突出重点的原则,通过开展联合账簿审计和合资股东审计,发现境外合资公司在会计核算、内部控制管理等方面存在问题,提出严格规范管理等建议。同时对境外“壳公司”存在的法律关系、税务关系复杂等所带来的主要风险进行了提示。 实施效果:通过境外资产审计,不仅摸清境外资产的“家底”,揭示其内部控制薄弱环节,促进境外资产安全运作,维护境外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而且对促进合资企业严谨规范经营和维护股东各方合法权益发挥了积极作用,还成为国有企业改革“增效”的具体表现。 管理建议:对于国有企业“走出去”战略,内部审计部门要及时揭示境外投资风险,维护境外投资安全。一是密切关注国有企业跨国经营风险,包括政治、法律、运营等一系列风险,促进加强风险控制管理。二是在国有企业内部推行建立境外项目的跨部门协调机制和“走出去”风险预警防范体系。三是关注境外投资的科学决策情况、风险预警和风险控制情况、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及执行情况、对外投资目标实现等情况。 除法:是减法的减法,代表化繁为简。 在企业管理中善于做加、减、乘法的比较多,而善于做除法的却是凤毛麟角。做好除法,即做大分子、做小分母,从降低成本的角度衡量企业提高管理的效率与效益。新常态下,科技创新、节能减排、降低成本成为国有企业改革的亮点,也成为做好除法的着眼点。 审计实例:某国有企业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节能减排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履行节能减排的社会责任,内部审计部门组织集团下属所有单位从淘汰落后产能、节能专项资金使用和主要污染物减排三个方面入手,开展了节能减排专项审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