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自主创新示范区绩效审计的国际借鉴与路径选择

作 者:

作者简介:
陈湘州,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财务绩效管理研究。

原文出处:
河南社会科学

内容提要:

02


期刊代号:V3
分类名称:审计文摘
复印期号:2017 年 1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在全球范围内,在巴塞罗那、柏林、伦敦和蒙特利尔、首尔以及斯德哥尔摩、多伦多等地,都成功上演了创新区的实例,取得了十分理想的效果。在美国和一些发达国家,创新区一般出现在城市市中心或者次中心的“锚机构”附近,比如亚特兰大、圣地亚哥和西雅图等。在这些城市中,一些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的区域得以被重新规划,大量资源以集中投入的方式涌入到这一区域,以满足入驻机构对于城市化、工作便捷化与生活满意化的诉求。在我国,为了借助特定区域的进步而带动相关区域继而实现国民经济的整体性进步,近年连续批准建立了多个国家级自主创新区,希望通过政策的扶持和资源结构的重构,改变一些地区经济增长乏力的状况,消除地方财政萎缩与创新能力滞后的双重挑战,更好的体现社会发展进步中的公平与正义,促进包容性、可持续性经济发展模式的形成。

      创新区是近代才出现的区域发展的“特殊名词”,是在国内外按照中心区域发展转型与老城区更新与革新问题探索出的新型区域社会发展模式。在通常情况下,创新区的发展离不开高校校区、科技园区和公共社区这三种彼此关联和相互配合的元素,这些元素作用的发挥能够促进创新区的自主发展,并借此形成一种类似于开发区建设的模式。

      作为我国统筹国内和国外两大市场做出的关键战略决策,创建国家自主创新区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福祉的持续提升。

      但是,我国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发展现在还面临诸多问题,无论是创新绩效的衡量还是创新行为的保持和提升,都需要制度、体制、机制的构建,都需要当地政府、社会公众、企业的参与,而为了更好的提升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创新绩效,保证创新动力源源不断,更好的牵引创新区及其周边地区的发展,有必要对发展绩效或者创新绩效加以审计和监督,以便能够从中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更好的促进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接下来,就分别针对英国和澳大利亚创新区绩效审计的实际,探究其审计实践当中的经验,为我国自主创新示范区的绩效审计和评估提供可以借鉴的信息。

      我国自主创新示范区绩效审计的国际借鉴

      (一)改良绩效审计机制——借鉴英国经验

      英国针对创新区绩效审计具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内容、方法和技巧,在我国自主创新示范区绩效审计实践中,有必要对其加以借鉴:(1)建立合理、有效的审计报告制度。英国对创新区开展绩效审计的经验为:构建合理、科学、系统、客观的有效的审计报告制度,以保障绩效审计监督工作产生积极效果。尤其在社会分工越来越频繁的当今时代,以监督和管理为主要任务的审计部门正在失去执法者的角色,其最为关键的职能在于发掘或者发现审计对象的违法和违纪,对其低效率的要素组合和机体运行进行监督和督促,并最终把相关行为通过审计报告的形式传递给拥有行政处理权的部门,最终让这些行为得到纠正、调整和处理。(2)实行和改良绩效审计机制。英国审计委员会针对创新区进行绩效审计时,一般都要构建全新的审计机制,其具体模式为:“特派办”按照工作要求,聘用具备一定资格的社会审计单位开展绩效审计工作,同时要面向社会审计机构给予技术层面的支持,借助严格的质量控制系统对其绩效审计工作加以监督,防止收费标准与收费权随意设定;审计署通过授权的方式,要求各个“特派办”对所驻地区的地方政府的经济行为加以审计和监督,在必要的情况下,要把特派办审计地方政府的权利和地方政府配合审计监督的义务以法律的形式呈现出来。(3)规范政府部门接受审计监督的义务。英国在对创新区进行绩效审计的过程中,会全面明确政府部门需要承担的审计义务。例如,要对其预算执行的时间、结果以及经费收支情况和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等问题加以全面审计;对审计报告的流程做出新的规定,将其作为上级部门核销经费和考评单位领导工作业绩的关键依据。对那些未能履行有关义务的审计对象和主要领导干部要进行党内处分和经济、形式惩罚,以便能够更好地发挥绩效审计监督的作用。与此同时,还在规范政府行为的有关法律过程中,对审计机关的审计权力与政府部门的审计监督义务做出明确规定,以保障相关法律之间能够彼此协调与相互贯通。

      (二)提升绩效审计独立性——借鉴澳大利亚经验

      在世界范围内,绩效审计正成为政府审计的必然趋势,越来越多的国家都借助绩效审计,以此提升政府的工作效率和效果,澳大利亚形成了丰富的绩效审计经验:(1)审计程序和内容具有挑战性。在程序层面上,澳大利亚国家审计署需要征求公共会计和审计联合委员会的意见,同时,要经过议会和其他专门委员会的批准之后,得到政府部门的许可之后,才能确定绩效审计的任务和目标。在内容层面上,澳大利亚的绩效审计工作更多的关注政府治理和项目管理、边界和国家安全以及社区服务和环境发展,健康医疗和制造业科学研究、教育和社会保障等。近年来,为了提升绩效审计的效率和效果,澳大利亚更加注重绩效审计的时效性,重点对多部门联合项目审计工作加以关注,对地区间的合作项目进行了重点审查。同时,国家审计署认为,绩效审计的重心应该放在政府治理风险管理和评估以及政务院改革议程等方面,同时要注重对跨部门项目资金管理的审计和机构活动合规性的审计层面上。(2)注重事前审计和事后审计的结合。澳大利亚审计署将“后续审计”视为单独的审计类型,通过重视后续审计的独立性,最大限度的推进绩效审计的实施,以此体现绩效审计结果应用的科学性和前瞻性,展现绩效审计的权威性。而随着政府和其他社会组织之间合作项目的加大,防范公共资源风险、保障管理公共资金安全、提高政府收入和支出的比例,已经成为澳大利亚政府绩效审计的关键内容。这是因为,风险评估作为预测性评估,能够对概率事件进行判断,以便能够发现风险源和风险点,有针对性的提高风险控制型绩效审计的关注程度,把绩效审计从事后监督伸展到事前防范的范畴。(3)强调绩效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和前瞻性。在澳大利亚的绩效审计中,审计机构对创新区的绩效报告加以审计,要构建一般性框架,以便为绩效审计进行指导,以强调绩效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和前瞻性。因此,在操作过程中,通常会制定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并以绩效审计为核心内容,使之和财务审计和合理性审计等相区别。可见,建立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在澳大利亚创新区绩效审计实践中最为重要,也是最能体现其绩效审计成效的环节,在绩效审计系统中处在最为顶端的位置。此外,澳大利亚绩效审计工作也与其他发达国家一样,在20世纪末经历了逻辑发展和完善的过程,把绩效审计视为政府公共部门预算和报告的基础,改变了以往社会中“结果和产出的框架”。(4)强调审计的具体行为和抽象行为。绩效审计是依据绩效标准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的审计工作,其焦点是支出和收益之间的匹配程度。进入21世纪以来,澳大利亚审计署开始了一系列大胆的尝试。尤其近年来,府际之间的合作逐渐兴起,让澳大利亚审计署把绩效审计延伸到了府际协议和政府协议等抽象层面上。而为了提升相关协议的约束力和影响力,澳大利亚审计署开始了对“跨部门协议的有效性”的绩效审计,重点关注协议的基本要件。比如,要审计其是否符合合作的目的、合作目标的明确性以及对风险的评估的。对澳大利亚审计署来说,这样做的目的不但涉及到审计内容的眼神,还旨在提升绩效审计的成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