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K27;D67;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4952(2017)04-0029-14 香港回归20年来,对于“一国两制”建设在经济发展方面的最大考验,就是如何维护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自由港”、“独立关税区”以及其“窗口、桥梁、国际通道”的经济优势和特色地位不变的问题;就是如何解决香港在21世纪经济全球化和内地经济全面崛起的大背景下,“背靠祖国、面向世界”,以“国家所需、香港所长”为切入点和突破口,搭上内地经济腾飞的“顺风车”,努力实现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之“再工业化”的经济结构性调整和全面转型,寻找并确立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经济优势、经济特色的问题;就是如何解决香港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全面繁荣的问题。这也是评价“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是否成功、是否真正具有生命力的重要参照系。 实事求是而论,香港回归20年来,其经济发展之路并非坦途,而是荆棘丛丛,步履维艰。这不仅因为香港经济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包括香港回归以前作为中国对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全面开放的“窗口、桥梁、国际通道”之不可替代的、甚至是“垄断性”的特殊地位的逐步减弱,而且也由于香港不断遭遇“天灾人祸”的冲击——前有亚洲金融风暴和非典疫情、后有全球范围的国际经济危机。同时也因为中央政府交付香港特别行政区(以下简称特区)政府“集中精力发展经济”的中心工作不断遭到香港社会内部愈燃愈烈的“泛政治化”,尤其是“泛民粹化”思潮和社会运动的干扰,使其经济复苏和振兴之旅屡次受阻。回归20年来,正值香港处于由传统服务型低增值产业向现代知识型高增值产业全面过渡的第三次经济转型期。在这个历史进程中,关于香港经济的发展战略、发展定位、发展路向、发展模式如何重新择定的问题,始终在争论不休。因此,香港回归20年来,特区在经济发展上没有取得预期的重大突破,也就是不难理解的事情了。这其中有许多经验和教训值得我们认真总结。 许多人对于香港回归后经济发展的前景持乐观态度,认为“一国两制”之“求一国之大同,存两制之大异”的经济磨合要比政治磨合的风险系数和难度小。香港回归前后一段时间的“香港热”似乎也在印证这一预期。回归前几年间(包括1997年),香港的经济形势并没有因为中英对抗走向低谷,而是被回归“利好”因素驱动,一路“看涨”。在香港回归以后短短几十天的时间内,1997年8月7日,“恒生指数”一度攀升至历史最高点。但是,由回归“利好”因素而强力刺激出的“香港热”,仅仅是掩盖了香港经济体系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和潜伏的危机,尤其是楼市和股市的泡沫。香港回归后不久,一场席卷亚洲东部的金融风暴不期而至,自1997年下半年至1998年下半年,国际投机资本连续四次对香港金融市场发动攻击。为了维护香港的本币币值稳定,维护联系汇率制度,特区政府依靠实力强大的财政储备和外汇储备,“高调”入场救市,大幅度地提高本币利率,一举击退了国际投机资本对于香港本币币值和香港联系汇率制度的冲击,维护了香港金融市场的稳定和秩序。但是,这同时也让香港经济付出了非常沉重的代价,楼市和股市狂泻,跌幅过半。据统计,以固定(2000年)市价计算,香港本地生产总值和对外贸易总额历史性地出现了其经济起飞以来的第一次负增长。1998年8月17日,“恒生指数”则一度跌至历史最低点。1998年10月,董建华在《一九九八年施政报告》中指出:“金融风暴对我们造成冲击的同时,也暴露了香港经济本身存在的问题。香港经济经过这些年的过热发展,已经具备了泡沫经济的典型特征”,“目前香港的经济正经历艰难的调整期”。[1]但无论是特区政府还是普通市民,对亚洲金融风暴对香港经济体系造成的消极影响以及香港经济复苏、经济结构性调整的长期性、复杂性等估计不足。所以,特区政府执政之初提出的各种发展规划都是建立在将尽可能快地克服“暂时的经济困难”这一比较乐观的判断之上的。事实上,在香港经济真正走出谷底以前,在经济结构性调整和全面转型真正成功以前,这些美好前景没有也不可能如期实现。2003年11月,董建华在一次关于香港经济形势的演讲中指出:“回想一九九七年,我们以为我唯一的挑战,是落实‘一国两制’……六年半过去了,我很高兴告诉大家,‘一国两制’切切实实成功了。”但是,“我们始料未及的,是经济上重重挑战。”[2] 尤为严重的是,1997年、1998年的亚洲金融风暴对于香港经济体系的冲击仅仅是香港回归以来种种“天灾人祸”挑战的第一轮。2003年,在香港经济刚刚恢复元气之际,非典疫情又夺去了近300名香港市民的生命。本来,自1999年开始,香港经济的恢复进程尽管有所反复,但是已经逐步走出谷底,由于非典疫情的消极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延迟了香港经济全面恢复的时间。2005年1月,董建华指出:“由于回归前的泡沫经济和表面繁荣,使我们产生优越的心态,即使面对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挑战,仍缺乏危机感,没有及时设法化解本港经济的结构性矛盾,也没有及早回应内地的经济进步。由此产生的影响,需要加倍努力和更长时间才能完全消除。虽然现时香港经济已经复苏,但还有不少问题和隐忧,我们仍要居安思危。”[3]2007年,经过不懈努力,当香港“已经重新回到上升的轨迹,经济已经全面复苏”[4]之时,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经济危机又再度袭来,给香港经济以重创。直到2009年,香港经济才重新走上复苏之路。曾荫权曾感慨道:“回归后,亚洲金融风暴引发了经济衰退,在曙光初现之际,却爆发沙士疫症,令香港再受重创。其后经济复苏,我们经历了数年的景气,通胀又再出现。正当政府准备全力对抗通胀,去年年底金融海啸令各国陷入衰退危机。”[5]也就是说,回归20年,香港的建设在经济发展方面所遭遇到的挑战和考验,一点也不逊于在政治发展方面所遭遇到的挑战和考验。 但是,让海内外中国人倍感欣慰的是,在香港回归以来不断遭遇到种种“天灾人祸”的挑战面前,特区政府和700万香港同胞没有被击垮,他们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的决心和意志从未发生过动摇。在中央政府和内地的全力支持下,经过特区政府和香港同胞的共同努力,逐步探索出了一条保持长期繁荣稳定之“香港模式”的新路。 回归20年来,香港在经济发展方面最成功的基本经验之一,就是董建华、曾荫权、梁振英所总结的“善用香港的独特优势”。 早在2005年1月,董建华就指出:“香港经济走出困境,首要原因是香港本身的独特优势发挥了作用。”“经济复苏的第二个因素,是政府审时度势,对香港的未来发展定位,确立方向……社会各界逐渐形成共识,最终确定香港今后的发展必须背靠内地,面向世界,建设一个提供优质服务的国际都会。”[3] 曾荫权当选第二任特区行政长官后,也反复向各方极力推介香港在经济发展方面的成功经验:“香港的成功靠人流、资金流、物流以及信息汇流,这四大巨流造就了这个城市人气旺盛、活力充沛、生生不息的特点。”[6]“‘一国两制’在经过十年实践之后,大家都看到它的优势所在。香港只有立足国家,才可以面向全球,创造更美好的未来。”[4]曾荫权总结道:“经过一轮轮沉淀,对于香港未来的发展路向,我们逐渐找到了共识。香港是一个国际大都会,我们的经济发展一定要以此为立足点……香港的长处是金融、物流、资讯、贸易、航运、旅游等服务业,我们的发展方向就是要深化这些优势,做到精益求精,我们以往做得好的,将来要做得更好。”[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