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阶级”与“第四阶级”在中国的概念演变

作 者:

作者简介:
蒋凌楠,女,北京大学历史系博士研究生。(北京 100871)

原文出处:
苏区研究

内容提要:

“第三阶级”与“第四阶级”概念作为“阶级”的衍生词,曾在1920-1930年代一度流行。其西欧语词(如英文the Third Estate/the Fourth Class)本有鲜明的旧制度等级色彩;但是近代的日文翻译削去了传统与现代、西欧与东亚的差异,使得“第三阶级”、“第四阶级”及其序列划分形成一种独特话语。其中隐含着社会主义学说对世界历史进程的蓝图,简单直接地展示了社会层秩现象。中共一度将其作为话语武器来批判对手,但最终因为歧义与混用,而被正统马克思主义术语“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所代替。这也标志着中国从日本获取马克思主义概念、学说渠道的衰落。


期刊代号:K4
分类名称:中国现代史
复印期号:2017 年 11 期

字号:

       DOI:10.16623/j.cnki.36-1341/c.2017.03.003

       马克思主义乃至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很大程度上受到日本影响。很多西方社会主义概念、理论经由日本的翻译、阐述,再到中国本土化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学界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知识传播史层面,近年不乏关注,但大体仍在概论阶段,只有少数详及关键文本如《共产党宣言》的翻译与传播情况。①另一方面,对新名词、概念史的考察,重在清末民初,涉及新民主主义革命史的研究有限。②而本文拟讨论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一度流行的“第三阶级”与“第四阶级”用语,在中共革命早期阶段从日本吸收,混杂着东西方社会主义特色,之后又逐渐在革命史中消退的过程。

       一、自西徂东:第三、第四阶级概念的旅行

       提到“第三阶级”,今天容易联想到的是法国大革命中的第三等级(the Third Estate)。的确,脱离了法国旧秩序与大革命的语境,就无法理解这种表述的由来。

       欧洲中世纪在王权与教权斗争后形成的等级君主制(estates of the realm),将社会成员划分为僧侣(祈祷者those who pray)、贵族(战斗者those who fight)与劳动者(those who work)三种等级秩序。这种等级君主制在大约15-17世纪的欧洲普遍存在,集中表现为国王召开的等级会议。③。其中最著名的是法国大革命前的旧制度(old regime),分神职人员、贵族、平民三个等级(estates)。众所周知,法国大革命的发动者乃是政治上有义务、无特权的第三等级(the Third Estate)。而法国乃至西欧的社会结构观念变化,从旧制度三等级划分到劳资阶级分立的出现,是18至20世纪现代社会转型的表现之一。

       在此历史背景下衍生的“第四等级”(theFourth Estate)是指制度以外的另一等级。④当19、20世纪西方工人运动崛起之时,旧制度下的“第三等级”称呼不能满足工业革命与政治革命之后的欧洲社会分层。工业社会的进程加快了底层人民与工商业者之间的社会生活分离。由此产生了“第四等级”(the Fourth Estate)的称呼。第四等级(the Fourth Estate)指称无产阶级(the proletariat)的用法,较早出现在1752年英国人亨利·菲尔丁(Henry Fielding)的小说中。作者提出要关注最广大的民众的力量。⑤而在观念史上,赋予“the Fourth Estate/der vierten Stand”划时代意义的是德国社会主义者理论家、工人运动活动家斐迪南·拉萨尔(Ferdinand Lassalle)。

       1862年4月拉萨尔(Ferdinand Lassalle)发表了一篇歌颂工人阶级的演讲,后来以《工人纲领》为题出版小册子,闻名于世。他论述了现代工人阶级是怎样由机器技术发展引发的生产条件改变而形成起来的;工人阶级代表着且必然代表新的社会原则,即一切人在法律上完全平等的原则,废除一切特权的原则;而这一原则要求以平等和直接的普选权为其实现的手段。在这篇演讲中,拉萨尔将继“第三等级(der dritte Stand)”的革命之后、担负着社会革命任务的“工人阶级(Arbeiterstand)”称为“第四等级(der vierten Stand)”。⑥拉萨尔描述了第四等级的历史性出现及其要求:“第四等级在1789年还隐蔽在第三等级的内部,而且看来是和第三等级相同的。现在,第四等级希望把它的原则变成社会的统治原则。”“第四等级是社会的最末和极端的一个等级,也是被剥夺继承权的一个社会等级,它不提出,也不可能提出任何不是法律上的和实际上的、也不是贵族土地占有制和资本占有制的独有的条件,以便用来变为新的特权并使其贯穿于一切社会制度之中。”“第四等级的内心并没有任何新的特权的萌芽,正因为如此,这个等级同全人类是完全一致的。它的事业实际上就是全人类的事业,它的自由就是全人类本身的自由,它的统治就是一切人的统治。”⑦

       随着19世纪后半期欧洲社会主义思潮与工人运动的兴起,“第四等级”这种用法在欧洲流行起来。在意大利,作于1901年的著名画作《第四等级》(Il Quarto Stato)展现了意大利乃至欧洲掀起的社会主义运动。⑧直到二战前,欧洲社会主义运动浪潮不断,德国依然使用这一用法。如希特勒在1927年面向大工业家的宣传小册子《复兴之路》里讲到,要用国家社会主义的政策,给予第四等级(der vierten Stand)——即无产阶级——一定的福利,从而将其纳入国家共同体之中。⑨

       从词汇史上看,近代以前,英语中表示社会分层的流行语汇,除“estate”以外,主要有“rank”、“order”、“estate”和“degree”。这是中古社会层秩结构的反映,也是旧制度的观念约束。直到18世纪,人们开始相信人的社会等级应是不断流动的,而非生而继承的。这种新的观念在法国革命与美国革命的推动下,使得人们更倾向于使用新兴名词“class”来取代浸满旧观念的“rank”和“order”等词汇。由此“Class”更多表示工业社会下的社会结构分层。⑩相似的,法语中的“état”转变为“classe”,德语词“Stand”变为“Klasse”。(1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