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义礼智信五德的早期源流和当代诠释取向

作 者:

作者简介:
刘峻杉(1981- ),男,山东威海人,首都师范大学传统文化教育研究中心,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传统教育哲学和德育原理研究。

原文出处:
大学教育科学

内容提要:

老子是较早以“仁、义、礼、智、信”的顺序来系统化论述道德内涵的。孔子、孟子、荀子等先秦大儒结合各自的时代背景和思想主张,从不同角度丰富和细化了五德的思想内涵。原生态的仁义礼智信五德具备了气质—美德伦理的双重属性。五德与五行理论曾经发生过结合,是五德理论不容忽视的一种内涵解释思路。五德理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异化,主要表现为人伦关系超越五德气质而导致的狭隘化,以及神秘主义与封建专制结合而导致的神秘化。五德体系的当代阐释需要重视的是达成气质—美德伦理层面的基本共识,以及注重研究思维方式上的民族特色。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17 年 11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7)03-0094-07

       习近平主席号召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从传统文化中挖掘这些资源离不开对仁义礼智信五德的追根探源。仁义礼智信五德体系是中华传统道德的众多概念组合之中最简洁明了而又被社会大众所耳熟能详的概念体系,具有很好的道德文化承载能力和价值。然而,五德体系在历史上不是一成不变的固定概念,而是一种不断流变的历史态。因此,五德体系在当今时代是否还具有道德价值以及如何来发掘其价值与意义,首先取决于我们以什么样的眼光来把握五德体系,以什么样的标准和取向来进行阐释。在此基础之上,我们才可能将其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充分发挥其潜在的涵养作用。

       本文首先要考察仁义礼智信五德体系在先秦时期的诞生背景,及以老子和孔孟等为主所建立的五德的原生态形式,分析其特征和属性;继而追溯五德在历史上与阴阳五行理论相结合的背景及其价值;然后分析五德理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异化,包括异化的表现与原因;基于这些考察分析再归纳五德体系的当代阐释所需要重视的问题。

       一、五德体系的原生态形式

       1.老子的五德体系

       我国先秦时期的“德”观念是一个多含义且流变的概念,包括天德与祖先之德、制度德性、个人美德三个阶段。西周之后,“天德观”逐渐消隐[1]。但是在老子的道德思想中还体现着浓郁的天德观色彩[2],儒家思想也存在着“以天论德”的传统[3]。

       老子是较早以“仁、义、礼、智、信”的顺序来系统化论述道德内涵的。在老子之前,虽然仁义礼智信的思想内容也曾零散出现,但鲜见以此顺序来进行阐释和论证。①《老子·德经》第一章提出:“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臂而乃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泊也,而乱之首也,前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首也。”②这一段文字实际上言简意赅地构建了老子思想中的道德体系,包含了“道、德、仁、义、礼、智、信”七字系统。其中道是德的最高端,仁、义、礼、智、信是“德”无法保持圆满状态之后朴散而出的下德状态,而且仁、义、礼、智四种状态和阶段逐步占据主导地位,而“信”则包涵在其他四种元素之中,起承载作用[4]。

       2.先秦其他诸子的五德思想

       自老子之后,仁义礼智信五德的组合逐渐清晰。例如《中庸》所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其中出现了“仁义礼”的排序。孟子提出的四端之说,“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其中,“仁义礼智”四元素直接排列在一起。《庄子·庚桑楚》中说:“至礼有不人,至义不物,至知不谋,至仁无亲,至信辟金”,明确而清晰地包含了五德元素。《文子·上仁》也说,“古之为君者,深行之谓之道德,浅行之谓之仁义,薄行之谓之礼智,此六者,国家之纲维也”。这些都说明自老子以后,以“仁义礼智”的顺序来论述道德思想逐渐成为了一种较为稳定的范式。

       甚至就春秋战国诸子思想的发展和侧重来说,也隐约存在着一条“仁义礼智”的脉络线索。“仁”可视为孔子思想的核心。孟子将“仁”与“义”合而论之,其更侧重于从“义”的角度来阐释思想,形成了儒家伦理的仁义美德伦理传统。荀子则着力发挥了孔子的“礼”学,从而形成了儒家伦理的律法主义和理性主义社会规范伦理传统[5](P109-110)。而韩非子的法家学说,可视为重“智”而建立的政治理论。此外,先秦儒家伦理还主要包括“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四则和“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维等概念,其中“礼义廉耻”称之为四维,出自《管子》。③但无论是四则还是八维,从道德内涵的角度上,也都可以归并入仁义礼智信的五德体系。

       3.五德的气质—美德伦理属性

       陈来概括了先秦三类与德有关的表达:第一类属于个人品格,如《尧典》中的直、宽、刚、简四德;第二类是社会基本人伦关系的规范,如《左传》中的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教;第三类可以看作前两类结合的产物,如《周礼》中的知、仁、圣、义、忠、和六德[6]。就仁义礼智信五德的原生态形式而言,可以说仁义礼智信既包含了人格气质的观察、描绘和实践导向,也包含了其外用于社会伦理的规范价值。

       例如:以老子的仁义礼智信五德观来看,就“仁德”的品德内涵而言,尊道贵德是“慈爱”生发的保证,慈爱与对善的追求是一致的;需要重视自然规律支配下的差异性和本然性,从而表现为包容;仁德具有柔和的特性,是柔弱而非强势的[7]。义德在人格气质修养方面的鲜明特征是唯道是从,勇于承担;柔能生强,慈而后勇。在义德的伦理主张方面,老子义德观启示以“尊道贵德”作为正义的前提性条件,应效法天道原则来完成利益再分配[8]。礼德方面,“礼”的人格气质修养特征是诚敬尊重,光明畅达,心平气和,明理自律。从外在的“礼仪与制度”方面来看,“礼”的本质是对自然之道的诚敬顺应,“礼”的自觉持守是和谐稳定的表征[9]。老子智德观在人格气质修养方面,主要体现为谦虚谨慎、知足处静、灵活变通、勤奋乐观等,而且老子智德观反映了先秦文化中智慧与道德密不可分的特点[10]。信德方面,“信”以同一性为特征,具备对仁义礼智四德的整合性功能以及带动提升的超越性功能。信德指向的人格气质修养需要重视“尊道贵德”的忠信,在日常生活中从诚信开始积淀个体的内在同一性,由此将收获希望和踏实感。信德的外用则启示加强制度信用的建设和维护,导人以正信而不是迷信和盲信[1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