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声转说之产生及推阐

作 者:
马坤 

作者简介:
马坤,男,重庆人,中山大学中文系博士后研究院,主要从事音韵训诂学研究,E-mail:9filippo@gmail.com(广东 广州 510275)。

原文出处:
古汉语研究

内容提要:

以往学者关于声转的讨论主要限于戴震的“转语二十章”,对其产生条件以及后来学者的改进鲜有论述。本文联系戴震、钱大昕、章太炎、黄侃等学者的相关研究,勾勒出该理论产生和发展的脉络。我们认为,声转说有其独特的关涉对象和研究方法,它与“古声纽考证”和“古本纽假说”既相互独立又存在一定联系,在清人“因声求义”的训诂研究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2017 年 1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一、声转溯源:“转语”的来历及特点

      转语是声转研究的重要材料。它导源于汉代训诂传统,扬雄《方言》探讨方音语汇已经存在“转语”“语之转”等名称。略举数例,如:

      (1)庸谓之倯,转语也。(《方言》卷三“庸谓之倯”条)

      (2)铤,空也,语之转也。(同上,卷三“、铤、澌,尽也”条)

      (3),火也,楚转语也,犹齐言火也。(同上,卷十“,火也”条)

      魏晋时期的训诂学家沿用了这一术语,例如:

      (4)《尔雅·释诂》“卬、吾、台、予、朕、身、甫、余、言,我也”,郭璞注:“卬犹姎也,语之转耳。”

      (5)《方言·第五》“,宋魏之间谓之渠挐,或谓之渠疏”,郭璞注:“语转也。”

      (6)《方言·第十一》“蝇,东齐谓之羊”,郭璞注:“此亦语转耳,今江东人呼羊声如蝇。”

      汉魏学者所谓“转语”指同一个词在方言中的不同表现形式。其成因有二:一是,上古同源词分化后在不同地域产生了异读;二是,各方言在独立发展的过程中创制了新词。前者在音、义两方面皆存在一定联系,如例(1)(3)(4)(5)(6),后者含义接近而音读上可能没有必然关联,如例(2)。到了唐代,学者又用“转语”指称外族语中一个词的不同译法,例如:

      (7)《汉书·匈奴传上》“黄金饬具带一,黄金犀毗一”,师古曰:“犀毗,胡带之钩也。亦曰鲜卑,亦谓师比,总一物也。语有轻重耳。”

      (8)《汉书·西域传》“北与捐毒,西与大月氏接”,师古曰:“捐毒,即身毒,天笃也,本皆一名。语有轻重耳。”

      从清代训诂家的研究来看,戴震最早对这类材料产生注意。戴氏《方言疏证》共标注了40条转语,所使用的术语包括“一声之转”(20例)、“某声之转”(8例)、“语之转”(4例)、“语转”(3例)、“转语”(1例)、“声转”(1例)、“声微转”(1例)、“语之变转”(1例)、“语声转”(1例)等;钱大昕《声类》对转语做了全面清理,尤其注重声训材料的爬梳,该书第一卷《释诂》《释言》《释训》《释语》《释天》诸篇收录声训材料达568条;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王念孙《释大》及《广雅疏证》也常常出现“某某一声之转”“某某古双声”等,分别标注转语429、125和211项。

      根据我们考察,清儒所关注的转语主要为先秦以迄汉魏的声训、异文、假借、同源词等材料。其特点在于同语音、语义和字形三者都有联系,极易造成误解,必须抓住语音这一关键才能得到确诂。自戴震以来,学者陆续将古韵成果引入训诂研究中,对转语的音读关系加以揭示,继而为上古声纽研究奠定了基础。限于篇幅,本文只从理论层面探讨声转说的建立和发展,有关戴震《方言疏证》、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王念孙《释大》及《广雅疏证》等对声转说的运用或修订,我们将另文讨论。

      二、戴震的声转学说

      戴震是声转说的开创者。但该理论仅部分地保存在《转语二十章序》中,至于“二十章”和声转条例的具体内容则并不明确。以往学者根据戴氏《声类表》以恢复其面貌,但由于缺乏具体的考辨步骤,各家的意见不免存在抵牾。我们首先从《声类表》的具体列字入手,结合该书体例归纳纽目表,再依据《转语序》的相关论述考察声转条例,最后联系江永的字母理论探讨戴氏所依据的审音标准。

      (一)声转纽目表

      戴震《声类表》的体例为:全书分九卷,对应其古韵九类二十五部;各卷按韵母的开、合口分表;各表按声纽的清、浊及韵类的内、外、轻、重分栏;各表又按声纽发音部位分五大行,每大行按发音方法分四小行,合之即为“二十章”。考察声转纽目表的关键就在于确定各行(“章”)所包括的声纽。我们将《声类表》第三卷作为考察对象,该卷对应戴氏“东冬钟江(阳)—尤侯幽(阴)—屋沃烛觉(入)”三部,具有声纽分布均匀、收字较多等特点。我们先从东部的平、入二声着手,考察“三十六字母”的分布;若某声纽没有出现,再参照上、去声或其他韵部进行判断。具体情况如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