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的平行性”和语法体系的构建  

作 者:

作者简介:
沈家煊,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北京 100732)。

原文出处: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内容提要:

“结构的平行性”是本地人语感的来源和表现,是语言成为一个系统的事实基础,在构建语法体系的时候,决定形式类(词类)的分合和句法成分类的分合,都要以结构的平行性为依据。重视结构的平行性,要着眼于大格局,不要纠缠于枝节。已经成熟的英语语法体系就是以结构的平行性为依据,建立在“类分立”的格局上。构建汉语的语法体系,以结构的平行性为依据,应该建立在“类包含”的格局上。具体说,汉语的“是”属于动词的一个特殊小类,是判断动词而不是别的;汉语的“没(有)”属于动词的一个特殊小类,是存现动词而不是别的;汉语的“在”属于动词的一个次类,是处在动词而不是别的。把“是、有、在”放在一起看,汉语的述谓语一律具有指称性,汉语名词和动词的关系因此呈名词包含动词的“类包含”格局。汉语的主谓结构是所谓—所以谓结构,“所谓”和“所以谓”都具有指称性。以结构的平行性为依据,汉语的句法成分宾语和补语呈宾语包含补语的“类包含”格局,补语是宾语的一种,即动态结果宾语;定语和状语呈定语包含状语的“类包含”格局,状语是定语的一种,即动态定语。要知道,不是只有“类分立”才能讲语法,“类包含”也能讲语法,对汉语而言,用“类包含”讲语法讲得更顺畅、更简洁。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2017 年 11 期

字号:

      一、结构,形式类,结构平行

      什么是语法?赵元任说:“语法是研究一类一类的形式出现或不出现在由别的类构成的框架或槽之中的。所有在这一点上行动一致的形式是同一个形式类的成员。”①举的例子是:

      三个形式都属于“动词语”这个类,其中的“吃、打、骑”都属于“动词”这个形式类,“了、过、着”都属于“动词后缀”这个形式类,“饭、球、马”都属于“名词”这个形式类,“名词的功能之一就是可以填进动词之后的宾语这个框架或槽之中”。形式类主要指词类,框架就是结构,结构是词类的组合序列,上面这个“动宾结构”就是组合序列“动词—动词后缀—名词”。所谓“属于同一结构”就是指“结构上平行”,“吃了饭”“打过球”“骑着马”属于同一结构,因为三个短语在结构上是平行的。没有结构和结构的平行就没有形式类(词类)。

      二、类分立,类合一,类包含

      构建一种语言的语法体系,除了大小单位的划定,还需要考虑两个重要因素:一个是词类或形式类的分合,一个是句法成分类(主语、谓语、宾语等)的分合。类的分合,从逻辑上讲,除了“类分立”和“类合一”,还有“类包含”,见Lyons。②

      

      同一语言如果构建有两个语法体系,我们如何比较和评判它们的优劣呢?标准就是两条:严谨和简单。这两条标准都很重要③,严谨和简单的语法体系才方便讲语法。严谨不用多说,简单标准就是“奥卡姆剃刀原理”:如无必要,勿增实体。设一个语类够了就不要设两个,设一条规则够了就不要设两条。

      三、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现在通行的汉语语法体系存在一个严重问题:按照“名词的功能之一就是可以填进动词之后的宾语这个框架或槽之中”这一条,“饭、球、马”固然都属于名词类,但是汉语的事实是,能填入这个框架或槽位之中的也包括一般认定为动词类的词:

      

      

      事实上动词跟名词一样可以受数量词的修饰,但是一般认为受数量词修饰是名词才有的语法特点。更多的例子:

      三顾茅庐 三打祝家庄 两学一做

      三分赞成七分反对 一分同情九分担心

      有一点慢 有些儿快 有两种快

      这一次去西藏多亏了你 这种开玩笑可要不得

      导演冯小刚三个转身都很华丽 两对情人的两个告别都成了诀别

      吕叔湘一文举出近代汉语中动词受“(一)个”修饰的大量例子④:

      做个准备 有个下落 讨个分晓 做个记认 装个老实 没个成功 觅个自刎 得个依靠

      有个翻身 仗个干脆 买一个不言语 吃亏在一个聪明好胜 算得个特等马糊

      赢个他家偏有 落个人财两空 打个胸厮撞

      还有受“一件、一段、一番”等修饰的例子⑤:

      一件虚惊 一件挂碍 一件奇异 一件机巧 一件极通情 一件不守女儿规矩 一段相思

      一段娇羞 一番教育 一番漆黑 一重怒

      动词形容词还经常出现在下面的句式中:

      问个明白 吃个没够

      来一个不吭声 好一个教书育人

      这叫一个爽 那叫一个棒

      搞它个水落石出 打得个落花流水

      北风那个吹 瞅他那个胖

      往床上一躺 吃完了一散

      动他个一动 试上他一试

      有人说,修饰动词的量词不能是“匹、条、枝”这类专用名量词,但是这不是名词动词分立的理由,因为抽象名词“信心、疑问、仁义、痛感”等等也是没有专用名量词的。名词和动词是讲语法的两个最重要最基本的形式类,名词动词的分合因此直接关乎汉语语法体系的构建。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依据“结构的平行性”。

      四、以“结构的平行性”为依据

      朱德熙提出,语法研究要十分重视“结构的平行性”。⑥他说,本地人的语感就来自结构的平行性,或者说,结构的平行性是本地人语感的表现,因此在确定语法范畴及其性质的时候,要以结构的平行性为依据。在他的著作里,多处详细谈到如何依据结构的平行性研究语法,下面择其三处分别加以说明,加上我们的阐释、补充和结论。

      (一)“是”是强调判断的动词

      他是买房人。

      买房的是我。

      买房是投资。

      对于这三个句子,大家都承认属于同一结构“A是B”,其中的“是”是判断动词。但是遇到下面这些句子就有了争议:

      他是买房子。

      他是挺可爱。

      他是去年去了美国。

      “是”后头明显是谓词性成分,而且跟主语缺乏正常的语义联系,于是有人说这些句子里的“是”不再是判断动词,而是语气副词,尽管持这一观点的人承认动词的宾语可以由谓词性成分充当。对于这个有争议的问题,朱德熙提出,应该依据“结构的平行性”来解决。⑦他说,很容易发现,“他是买房子”跟“他是买房人/他想买房子”具有结构上的平行性,而跟“他也许买房子/他反正买房子”(“也许、反正”是语气副词)没有多少相似之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