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即将过去的20世纪可以说是人的世纪;因为本世纪中,通过教育,人的地位在逐步提升。50年代作为第三势力兴起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及教育思想,便是这一特征的显著标志。“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在即将到来的21世纪,则更应当是人的世纪;因此,通过教育不断地提升人的地位,也就会成为21世纪教育的基本走向。 然则,21世纪教育的这一基本走向如何把握呢?亦即它究竟体现在哪些方面?或者说,怎样才能促成这一基本走向的实现呢?我现在拟就此问题谈谈个人的一孔之见,以便向海内方家与广大教育工作者请教。 一、充分发挥教育的“四发”功能 从教育的角度分析,不断地提升人的地位乃是教育的基本功能,而这又具体反映在它的所谓的“四发”功能上,即发现人的价值,发掘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发挥人的力量。同时,我们只要充分发挥教育的这四大功能,就一定能体现21世纪教育的基本走向并促成其实现。 (一)发现人的价值 任何人生在世界上都是有价值的,不仅人类有价值,同时个人也有价值。所谓人的价值,就是人应有的地位、作用与尊严。我国古代的“人贵”论便表征着这种看法。“贵”即有价值的意思,“人贵”论便是有价值论。从《尚书·泰誓》“惟人,万物之灵”起,直到清末龚自珍的“天地至顽也,得倮虫(指人)而灵”(《龚自珍全集·释凤》)止,都表现着这种宝贵的思想。西方现代人本主义则更是人有价值论的倡导者。归纳起来,人的价值主要反映在这么几个方面:首先,人既不同于动物,也不是机器,而人就是人。因此,每一个人就不只是要肯定自己是人,更要把别人当人看。其次,人是改造自然、推进社会的巨大力量。我国古代《易传》把人与天、地并列,称之为“三才”;老子以人为“四大”之一,肯定地指出:“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老子·二十五章》),就反映了对人的这种看法。因此,人应当成为大自然与社会的主人。最后,每一个人都有其应有的尊严,都力求获得其应有的地位,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但是,人的价值并不是一下子就能发现和认识的。原始社会的人的生存,经常处在外在的客观力量的威慑之中,因而总觉得自己软弱无力,看不到自己已有的和应有的地位与作用。奴隶社会是一匹马换五个奴隶的时代,作为奴隶的人自然毫无地位、作用和尊严可说。封建社会中作为农奴的人,也只能过着被剥削、被压迫的非人生活。直到资本主义初期人文主义思想的出现与抬头,才真正发出了对人的价值的呼唤。但几百年来,人的价值始终未能摆脱资产阶级统治的严重桎梏。即使到本世纪后期,对人的价值的发现与认识,依然受到了种种的干扰与破坏。比如有些学者把人动物化,把人还原为机器,并企图用动物研究来代替对人的研究,用机器模拟来取消对人的探索。由此可见,在21世纪中,我们必须进一步通过教育,深入地发现人的价值;而教育的这一功能的充分发挥,自然有助于人的地位的不断提升。 (二)发掘人的潜能 任何人生来都具有一定的潜能,甚至是优秀的潜能。潜能并不神秘,它是人足以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是能够把人培养成为人的可能性或前提条件。动物没有人的潜能,因此,无论对它们花多大功夫,也是不可能使动物向人的方向发展的。我国古代不少思想家、教育家就注意到了人的潜能的存在,如孟子的“性善”论与“良知良能”说,便是讲的潜能:前者指道德潜能,即人生来具有接受社会道德的可能性;后者指智能潜能,即人生来便具有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前提条件。二程、朱熹、王守仁、王夫之等都持此种看法。每个人生来不仅具有一定的潜能;同时还欲使自己的潜能得到实现;而且只要自己努力,个人的潜能都一定可以开发出来。西方现代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倡导的自我实现论,主要就是讲的这种潜能的自我实现。 人的潜能的充分实现,必须通过教育、学习才有可能。但教育对潜能的开发,又必然要受到种种条件特别是社会文化历史条件的限制。正因为如此,在漫长的古代社会中,人的潜能是难以开发出来的,如历代不少具有优秀智能潜能的儿童,最终被湮没掉, 便可以说明这一点。 20世纪特别是其后半叶以来,随着人的地位的提升和“以人为本”的呼声的日益高涨,对人的潜能的开发也就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取得了可观的成绩。但是毋庸讳言,发掘潜能的这一教育功能远未充分发挥出来。进入21世纪后,我们必须进一步通过教育,全面地发掘人的潜能;而教育的这一功能的充分发挥,也自然有助于人的地位的不断提升。 (三)发展人的个性 每一个人都应当有自己的个性,而且还必须使自己的个性得到充分而自由的发展。什么是个性?国内外教育界与心理学界尚处在见仁见智的局面之中。而在我看来,大千世界、茫茫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性”,“性”即性质或质的规定性,它至少可以划分为物性与个性两个层次。个性即是人性在个体上的表现或反映,它是人们在生理、心理、社会性诸方面的一系列稳定特点的综合。个性既然反映人性,所以它便是共同性与差别性的统一。所谓发展个性,就是要在人的共同性的基础上,充分地把人的差别性显示出来,从而使每一个人都具有高度的自主性、独立性与创造性。这也是人类世世代代所追求的一种共同理想。 但是,通过教育发展个性的这一理想远未实现。在历史的长河中,由于人们对个性的理解与把握各执一端,即有的只强调共同性的一面,而抹杀了其差别性,因此,在教育中,就只注重对人们提共同要求,从而也就扼杀了人的个性的发展。就主要倾向说,古代的教育便是如此。进入近现代社会后,发展个性的要求逐步提到了议事日程,不少有远见卓识的思想家、教育家都莫不鼓吹发展人的个性的必要性与重要性。西方早期的人文主义思想家与现代人本主义便是这方面的代表。可是由于他们又只强调差别性的一面,而抹杀了其共同性,因此,在教育中,就只注重因材施教、个别对待,从而也未能使个性得到真正的发展。据此,当历史的车轮驶入21世纪后,我们便要进一步通过教育,逐步使人们的个性得到全面的发展,而教育的这一功能的充分发挥,也必然有助于不断地提升人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