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题的提出 按中国成本协会(CCA)定义,成本即“为过程增值和结果有效已付出或应付出的资源代价”,相应地,企业内部审计成本就是企业为支持内部审计活动所付出的资源代价。从审计活动直接投入的成本看,企业内部审计成本包括为实现既定审计目标而发生的人、财、物、时间、信息等各种资源投入的价值,即为狭义审计成本;而从组织运行的宏观角度看,与内部审计活动相关的一切耗费和支出均需计量,因此在狭义审计成本外,还需包括被审计部门配合审计而产生的成本及由于审计而增加的组织运转成本,即为广义审计成本。目前我国对内部审计成本的讨论和研究,大多以狭义审计成本构成为主,即主要衡量内部审计部门开展审计活动所投入的人力、物力及财力。 二、内部审计的广义成本构成 关于审计成本的构成,国内学者从不同角度展开了有针对性的研究分析和科学论述。梁晶(1999)认为审计成本可以分为组织成本和项目成本,组织成本是指维系审计组织正常运转,保证其职能发挥所必须投入的成本;项目成本是指为实施具体项目所必须投入的人财物消耗。周应良(2005)从固定和变动两方面对审计成本进行分析,认为:审计成本=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张爱萍(2009)则认为审计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按组成又分为显性成本、隐性成本和机会成本。 笔者认为,企业的广义内部审计成本=直接成本(狭义审计成本)+间接成本;直接成本=固定成本+变动成本,间接成本=配合成本+组织运转成本(见图1)。
上述成本从效用来看,固定成本、变动成本、配合成本属于部分有效成本,其中包含有效部分和无效部分;组织运转成本则属于无效成本,即其耗费不会带来企业价值的任何提升。从成本管理的角度,对于部分有效成本,应该努力降低其无效部分以降低总成本,或是在总成本不变的前提下实现无效部分向有效部分的转化;对于无效成本则应采取措施,实现有效控制、持续降低。 三、广义成本下的内部审计价值管理难点 从组织价值增值目标来看,内部审计活动应遵循成本效益原则,即项目的审计收益必须高于其对应的广义审计成本,理想状态是审计活动能获得最高的投入产出比。而在实际工作中,若要对单个项目进行价值管理,则面临以下问题。 (一)固定成本难以准确分摊 项目的固定成本与工作量及其单位固定成本有关,而单位固定成本又与年度总固定成本和年度有效工作量挂钩,即:项目固定成本=单位固定成本×项目有效工作量,单位固定成本=年度总固定成本÷年度有效工作量。而实际中,由于年度总固定成本和有效工作量均为年末统计数,且与企业的实际运营情况、内部审计工作管理水平挂钩,在年中难以得到准确数字。 (二)间接成本难以准确计算 审计的间接成本中,配合成本与审计要求的配合事项相关,而配合事项的多寡既取决于审计人员的审计策略和方法、对审计证据充分性的判定,还取决于审计实施中所涉及事项的复杂程度、部门工作衔接的畅通程度,成本的发生具有主观性和随机性。组织运转成本主要是因审计引起工作执行滞后而产生的资金和人员闲置成本,此外还有权责界定中的推诿成本、怠工成本等,其价值量均难以准确计算,部分甚至难以用金额计量。 (三)审计收益难以全面预测 内部审计工作的收益可以分为显性价值和隐性价值。显性价值是审计发现问题、挽回经济损失或纠正错误做法带来的经济收益,其短期价值较易计算,长期价值则难以准确计算。隐性价值是审计通过监督、评价职能发挥,起到鼓励先进、激励后进以及警示违规、提示风险等方面作用,为企业带来的价值,其收益的判定具有很强的主观因素,难以准确、全面地进行金额化预测。 综上,广义成本下的审计项目价值管理具有相当难度。而且对成本收益的计算本身即会带来人力物力支出,并且计算的成本随计算精度增高而增加;尤其是如果计算将影响决策,则计算的时间会导致新的机会成本。对成本计算的要求过高,极易陷入“追求收益而降低收益”的怪圈。 四、广义成本下的内部审计工作改进措施 广义审计成本下的项目价值管理,并非基于严格的成本收益测算开展,而是应当基于成本构成特点分析,从企业实际规模和治理结构出发,围绕企业经营目标明确内部审计部门的职能范围,并据此审慎确定内部审计部门规模,实现直接成本构成最优;进而对审计项目按作用进行分类管理,收益估算仅作为重点项目的立项论证参考,关键是通过对广义审计成本的整体控制,促进审计成本收益率的整体提升,从而实现企业内部审计的价值增值目标。 (一)合理设置审计部门 部门的规模决定了审计固定成本,同时又影响了审计变动成本,其设置的合理性是决定企业直接审计成本的关键。如果内部审计部门规模不能满足企业需要,则意味着要将内部审计业务外包,通常同等工作量的外包成本会高于内部执行成本;因此,如果部门设置偏小,将在小幅降低审计固定成本的同时,大幅提高审计变动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