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责任审计项目中,会议记录的审阅已经成为审查领导干部重大经济决策的重要辅助方法,同时也是界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的有力依据。一份好的会议记录可以提供给审计人员哪些信息呢?会议名称、开会时间以及地点、会议性质、主持人、出席会议应到和实到人数、缺席人数及其姓名、职务、记录者姓名、会议发言的内容及讨论过程、会议的决定、决议或表决。面对这么多的信息,审计人员如何在这些信息中发现审计线索,在结合被审计单位实际情况并充分考虑工作量的前提下,可以采用数据思维方式分析会议记录。 将审计时间范围涉及的会议记录整理成二维表,包括党委会议、党政联席会议、办公会议、专题会议等,会议记录记载的重要信息用表格元素和属性的方式体现出来。如会议名称、开会时间、主持人、参加人员、讨论事项、发言人及发言顺序等等。具体设置情况见下表:
1.根据被审计单位制定的议事制度,查看定期例会情况;各年度之间进行对照,按照惯例每年都应该发生的经济事项,如年终奖金分配、年度考核、慰问活动等,各年度的会议记录中是否均有记录,分析被审计单位提供的会议记录是否完整和真实;各年度的会议次数和频率是否有较大变动,分析任期内是否一直坚持集体决策制度,是否是期初未能很好执行但任期内有所改善,还是期初能够较好地执行但后期有所松懈。 2.将表中“关键信息1(项目)”字段进行计数统计,对出现次数较多的项目进行具体分析,翻阅会议记录,查看其会议时间、会议内容,计算会议时间跨度,是否存在项目推进缓慢、处理问题久拖不决、决策失误造成损失等问题。 3.将表中“关键信息2(涉及人员或单位)”字段和“关键信息3(涉及人员或单位)”字段进行计数统计,对出现次数较多的人员或单位,特别是施工方、建筑公司或服务供应商,留意被审计单位的项目建设是否多集中于这些人员或单位,审查采购方式、招投标过程、付款方式等是否合规。 4.对参会者发表的意见进行统计,针对有不同意见的议题,要进一步调查了解反对理由,结合决策执行情况或执行结果,判断哪种意见更加正确,领导干部是否需要承担决策失误的责任;若大部分议题都未出现反对意见,或者虽然有不同意见,但最后都一致通过,审计人员则要查看参会人员发言顺序,是否是主要领导首先表态,是否在会议前事先沟通,对该单位的决策过程是否民主提出质疑。 5.将“关键信息1(项目)”字段和金额进行分组汇总和排序,将金额较大的建设项目作为重要事项,结合业务和财务数据,分析该项目是否存在分包分解问题,是否进行重大变更,是否频繁、随意调整建设标准。 6.通览《会议记录摘要》这张表,可以粗略地看出被审计单位的议事重点、领导干部的工作作风,有利于审计人员紧紧围绕审计重点开展审计实施工作,较为综合全面地反映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的情况,避免审计结果以点带面、以偏盖全。 充分挖掘其他类型的会议记录和个人记录的价值。如被审计单位组织的“三严三实”对照检查和民主生活会,其中自我揭露了公车私用、超标接待、招商引资铺张浪费、项目损失浪费等问题,审计人员可以在检查财务资料的时候,留意这些问题在账面是否如实反映,还是通过隐蔽的手段进行了处理。再如,被审计单位领导班子中个别成员的个人会议记录比较完整,审计人员可以将其与单位会议记录进行比照,还原真实的决策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