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二十年:信息技术在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历史使命及其角色

作者简介:
顾小清(1969- ),女,江苏苏州人,教授,博士,华东师范大学上海数字化教育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要从事学习科学与技术设计、数字化学习环境及用户行为、信息化教育资源设计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E-mail:xqgu@ses.ecnu.edu.cn;王春丽,王飞,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系。上海 200062

原文出处:
电化教育研究

内容提要:

技术与教育是推动社会发展与历史前进的两大动力,20世纪以来基于信息化的领域创新速度要远远超过前几次革命,技术在促进人类文明前进上有目共睹。不同领域和信息技术之间的整合与协同变得更为普遍,信息时代已成现实。回望过去二十年,这场技术带来的深刻系统变革在与教育的持久碰撞中,其潜力是否得到有效、全面的释放?技术多年来沉降到教育情境的程度有多大?文章试图从历史研究的视角,审视近二十年来教育领域技术的使命与角色变化,为当下的教育信息化决策提供参考,并为今后的教育改进提供经验。文章采用历史分析法、案例比较法等,对教育信息化典型案例以及学校访谈等来源数据进行了梳理,分别从技术在学校的存在形态和方式、技术是否变革学校功能、教育相关者对技术的期待的改变、技术与教育之间不停歇地寻求平衡这四个部分对数据进行了分析和报告。通过获取不同参与者对实践理解的视角,以重构、表现教育领域技术的内化历程。结论与启示是:在新一轮赛跑中寻求平衡、发挥技术对教育的重塑作用需要系统性设计、延续与颠覆并存地建构与重构教学过程、为知识创造提供机会。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17 年 10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一、背景

       从互联网开始出现并参与到教育改革与发展进程的20世纪九十年代算起,已经过去二十多年。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二十年只是弹指一挥而已;而以信息技术发展速率衡量,二十年已然完全是另一个全新的技术世界。在这二十年间,教育改革与发展步伐从未停歇,信息技术在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地位也得到了充分的认可,并涌现了多样的信息技术支持的教育应用与创新实践方式。承载着对教育产生“革命性影响”的厚望,“教育信息化”成为重要的教育政策[1];带着对信息技术促进教学的期许,教育实践领域将技术引进课堂,开展着各种尝试;认识到教师是发挥信息技术变革教学的“魔法师”,对教师开展信息技术应用的培训成为二十年来教育信息化应用中的持续性项目;为教育提供各种资源、应用和服务的企业也风生水起,产品形式从二十多年前的媒体资源到今天的各种“解决方案”,成为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的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对此所开展的研究也从未间断,研究者试图在教学实践与技术应用之间作桥接,试图找到技术用于解决教育问题的良方,试图找到技术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案,试图预测技术将带来哪些新的教育形态。

       二十多年间,信息技术用于教育的成效以及对教育所产生的实质性影响,也是一个争论不断的话题。从早年的媒体是否有用的争论[2-3],到近期国际经合组织发布的“计算机并未提高学习成绩”的研究报告[4],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研究界针对社会质疑信息技术能否带来教育变革的一种回应。大部分的时间里,研究者被裹挟在信息技术推动的这场教育变革涌动中,对信息技术是否、如何以及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带来教育变革提供部分的证据或解释。而与技术的变革形态全然不同的是教育的变革,如果正在发生的话,也是缓步进行中的,是需要假以大时间尺度才能被感知并体现的。

       纵观人类历史,技术与教育这两个因素是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推动人类历史前进的核心要素。技术作为推动人类历史发展的核心推进力,而教育则作为人力资本的发动机,二者在人类前进的历史上竞相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并呈现出彼此之间供求消长的“技术与教育的赛跑”[5]的态势。过去的二十年,处于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远超教育发展的步伐的状态,在技术的裹挟和推拉下,教育处于艰难的变革之中。

       那么,回看过去的二十多年,技术的作用在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历史使命业已几何?技术促进教育变革的“革命性影响”的厚望是否已经产生作用?二十年或许难以构成“历史”,但通过对这二十多年来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回顾,或可在飞速发展的技术迭代与缓慢发生的教育变革之间发现期待的“革命性影响”,以便推进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变革与发展。为此,本文从回望我国教育信息化的二十年发展历程出发,从历史的脉络中梳理、回顾和审视信息技术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不同阶段所处的地位和角色,通过对比分析二十来年前后的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典型案例,试图从多重视角探究信息技术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关系,回应信息技术是否促进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并从国家政策和教育变革视角,为我国教育信息化顶层设计、教育改革和发展推进战略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二、研究方法

       本文从回顾历史的视角开展研究,综合采用历史分析法[6]、口述史[7]等方法收集过去十年间典型的教育信息化应用案例;结合研究文献的回顾,采用历史分析法[6]、案例比较法等分析方法,对收集的数据进行体现“后见之明”[8]的深入解读。

       (一)数据来源

       本研究的数据来源分为信息技术应用案例,以及信息技术应用相关者的口述实录,以纵向比较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方式与作用的转变。

       信息技术应用案例主要来源于中央电化教育馆与各地市电化教育馆评选的典型案例,以及本研究团队在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中小学走访调研过程中有意识收集的典型案例。本研究分别选取了十年前后案例各20项,其中十年前的案例来自于2004-2006年,华东地区10个,华中地区7个,西部地区3个;十年后的案例来自2014-2016年,华东地区8个,华中地区8个,西部地区4个,各地区的小学案例与中学案例的比例维持在1∶2左右。案例的选取过程遵循两个原则:一是案例所在的具体时间点;二是代表十多年来ICT应用于教学的典型性。

       针对原则一,本研究通过梳理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历程来确定对比的时间节点。20世纪九十年代初至21世纪初,这是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第一个阶段,即起步阶段[9]。特别是21世纪初五年来的建设,为我国中小学提供了一定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条件与基础,如2001年开展的“校校通”工程,通过多种形式实现互联网接入,建设教学资源库;2002年《教育信息化“十五”发展规划(纲要)》将发展目标定为信息化平台和资源体系建设,以及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等重大基础工程建设。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推进办公室2004-2005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基础设施进一步普及,中小学生机比达到27∶1,资源体系雏形基本形成,应用初见成效[10]。可以说,2005年左右见证了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初步成果,可以作为纵向对比的时间点。而在此后的十多年中,国家层面在教育信息化方面又进行了多项推动,如2006年我国教育信息化进入了“十一五”阶段,2012年颁布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11]。因此,本研究将2016年作为案例选择的另一个时间锚点。考虑到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可能存在某一年份的案例不够丰富的问题,因此将具体的时间点拓展为连续三年,即十多年前的案例来自2004-2006年,十多年后的案例来自2014-2016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