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究偏离学术目的的表现、原因及其启示

作 者:

作者简介:
潘艺林 重庆邮电学院

原文出处:
江西教育科研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1997 年 06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教育研究的目标是什么?这个问题还有讨论的必要吗?在当代中国,各级教育研究会数以千计、教育学分支学科近百种、研究队伍阵容庞大并且的确研究出了大量的成果[1]。然而,笔者却常为不少人的研究目的所困惑,深感有必要对其进行反思,以期我们的教育研究更有价值。

      一、教育研究偏离学术目的的主要表现

      目的指人在行动之前在观念上为自己设计的要达到的目标[2]。教育研究者只有以探索教育规律,追求教育真理为研究目的,才能促进教育的发展,促进社会的发展。无容置疑,献身学术、对教育真理的追求,是许多教育研究人员的目的和自愿,正因此,才产生了丰硕的教育研究成果。可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一个时期以来,不少人所进行的教育研究,并非出于学术目的,而是出于种种非学术目的。对这些年的一些研究成果,只要我们稍微留心,就会发现如下几种相当普遍的教育研究现象是偏离学术目的的。

      第一、注解政策,迎合上意。教育实践工作应该认真贯彻教育方针政策,这就需要教育管理者对教育方针政策作出适当的解释说明。但这种性质的解释说明不是教育研究,因为,教育研究“是探索未知问题的科学实践”,而不是“根据已有知识进行的育人实践”[3],而教育方针政策则应是根据教育研究发现的客观规律和一定历史阶段的社会需要制定的,它包含的原理是已被证实了的,没有真伪未定的问题。

      然而,长期以来,不少教育研究者以教育研究为政治、经济服务等名义,将视线集中于为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教育方针政策作注的具体工作上,通常的情况是:每一项政治、经济政策一旦发生变化,便应运而生出一系列论述教育应当怎样适应这种变化的著作与文章;教育行政部门有某种意向或将颁布某种措施,争报课题、争作试点的研究者们便蜂拥而上,千方百计迎合上级的意图。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无视教育研究本身具有的面向未来的功能,只讲适应,少讲或根本不讲超越与引导,致使教育研究的目标随波逐流,其动荡程度甚至比教育实践目标的动荡更加剧烈。本来,为政策作注的目的是想为行政部门的决策服务,但结果却是南辕北辙。正如有人指出的:“正是由于在我国的教育科学研究园地里大量地充斥着这类‘科研论著’,因此,教育行政部门完全可以不依靠这种研究进行决策。”[4]

      第二、晋升专业技术职务。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的正规化,在科研水平和科研成果方面对申请晋升者提出了硬性要求,即有公开发表的研究成果。这无疑是社会进步的标志,有利于个人素质的不断提高,也有利于学术研究的繁荣。然而,为职称而“科研”,“热炒热卖”等现象也同时产生,并伴随着一些科研的假冒伪劣品。

      第三、捞取学术资本。也有的人不满足于现有官职或仅仅有个行政职位,他们企图通过“教育研究”捞取“教育家”、“教育理论家”等学术桂冠。他们认为教育研究是“软科学”,好出成果。可是,在这种投机思想指导下产生出来的成果是些什么样的成果则是不言而喻的。

      偏离学术目的,或出于非学术目的的研究在教育研究领域是相当普遍的,与此相应,它的影响是广泛而恶劣的,危害是多方面的。

      首先,它削弱了教育研究的科学性,因而削弱了教育研究的功能。教育研究应有探明未知教育问题、获得新的教育知识、指导教育实践的功能。然而,上述种种出于非学术目的的、急功近利的教育研究,没有也不可能发挥出教育研究应有的功能。相反,由于这些教育研究产生的成果没有深度,缺乏科学性,在教育实践工作中发挥不出应有的指导作用,致使教育工作偏离教育规律,波动太大,失误太多,以至于人们经常抱怨教育理论脱离实际,很多人认为教育研究无用。有的教育管理部门压缩研究经费也以此为借口,教育研究因此障碍重重。

      其次,造成了教育研究的巨大浪费。有的人士一针见血地指出,教育研究在人力、财力、时间和成果利用诸方面都存在着严重的浪费现象。[5]我们认为,这种现象正是教育研究偏离目标的结果。

      再次,败坏了教育研究的道德形象。有人分析指出:省级教科所(院)这支研究队伍在科研道德方面的问题突出,“一是学风、文风不正,引用资料不注明出处或对原文作断章取义的摘引;二是忽视或故意隐瞒前人已有的研究结论,而以第一论者的身分自居;三是将人身攻击同学术上的争鸣混为一谈,严于人而宽以事;四是组成小宗派,垄断课题组领导人的地位,在本单位甚至更广的范围内成为‘学阀’。”[6]我们认为,这实际上代表了许多人对教育研究的看法。

      总之,问题非常之严重,而要解决问题,必须先弄清问题的症结所在。

      二、教育研究偏离学术目的的基本原因

      造成教育研究目的偏差、目标错位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

      1.教育学术界认识的分歧

      应当承认,许多从事教育研究的人是以学术为本位的,他们并不为那些非学术目的所左右。然而,就是他们中间,也有的人对教育研究的目标缺乏科学的认识和准确的把握。教育学术界对教育研究的目标或目的发表了种种观点,虽然在总体上都承认教育研究的最高目的或目标是指导教育实践,但是,通过哪些具体目标来达到指导实践的目的?分歧却很大。“正是教育研究目的和意义上的这种分歧,使目前的教育学术界犹如四面临敌而受惊的兔子,呆在原地,不知所措。”[7]这样,种种非学术目的便乘虚而入,使教育研究离自己的学术目的越走越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