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劳动的经济分析RQ本文于1996年12月5日收到。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1997 年 05 期

关 键 词:

字号:

      邓小平同志说过:“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1]因此,研究教师及其劳动,对于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更好地发挥教师教书育人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拟从经济学角度,对教师劳动的投入与产出,教师劳动的效率与效益,教师劳动的报酬及其补偿等问题进行比较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希望有助于我们加深对教师劳动的性质和特点的认识。

      一、教师劳动的投入与产出

      教师劳动的投入包括两大部分:一是物力投入,二是人力投入。

      教师劳动的物力投入是指教师在成为教师和从事教师职业过程中,个人所投入的直接成本和机会成本。这具体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教师在受师范教育和参加在职培训期间,个人或家庭所支付的学杂费、书籍文具费、来往交通费、生活差旅费等;(二)教师在从事教师职业过程中,为补充更新知识,获得教育科学信息,提高教育教学能力而支付的各种费用,如购买参考资料,征订报刊杂志,从事调查研究等的费用;(三)教师选择教师职业而可能放弃的收入,也就是教师因从事教师职业而造成的损失,即无形支出。

      教师劳动的人力投入是指教师准备和从事教师职业而消耗的体力和智力之总和。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教师在进行系统的教育学习过程中所消耗的体力和智力;二是指教师在教书育人、传道授业过程中所消耗的体力和智力。教师劳动的人力投入,即消耗的体力和智力量,可用社会平均劳动时间来表示。由于教师劳动时间具有特殊性,它包括了教育工作时间(备课、上课等)、教育延长时间(如家访、个别辅导)和教育辅助时间(如业余进修、教研活动),因此,教师劳动的体力和智力消耗量是巨大的。

      教师劳动的人力投入与物力投入比较,人力投入要大于物力投入。尽管教师在准备和从事教师职业过程中,可能比准备和从事其他职业要多支付一定的费用,但相对于准备和从事教师职业多消耗的体力和智力来说,人力投入则是主要的。在我国,培养学历合格的幼儿或小学教师、初中教师、高中教师和大学教师,分别至少需要经过12、15、19年时间的教育和专业训练,这期间教师所投入的心血和汗水是难以估量的。特别是,教师是辛勤的园丁,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要传道、授业、解惑,他要管教、管学、管导,他要促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因而他付出的劳动是艰辛的、繁重的、高强度的、超负荷的。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特别是教育工作者,他们的劳动更辛苦。”[2]

      教师劳务的产出是指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提供给学生的呈流动形态的教育劳务和经由学生消费这种劳务后而形成的新的劳动能力。

      教育劳务是指教师通过传道、授业、解惑、人格熏陶等,启迪、促进和发展学生的精神世界,满足学生的精神需要。教师劳动的这种产品,不具有脱离劳动过程而独立的“物化形式”,而是只能边生产(提供)、边消费(享受)的某种“劳动活动形式”的产品,是属于“服务”性产品,即教师为学生提供服务。马克思说:“服务这个名词,一般地说,不过是指这种劳动所提供的特殊使用价值,就像其他一切商品也提供自己的特殊使用价值一样;但是,这种劳动的特殊使用价值在这里取得了‘服务’这个特殊名称是因为劳动不是作为物,而是作为活动提供服务的”。[3]教师劳动提供的服务,正是以劳动形式存在的一种活动,它能为学生提供某种效用,满足学生知识和精神的需要。

      劳动能力是指存在于一个健康的人体中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所运用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人的劳动能力,尤其是劳动力的智力,构成体力的体质以及运用体力的技能,只有通过教师的教育和训练才能获得。马克思说:“要改变一般人的本性,使他获得一定劳动部门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能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和训练。”[4]教师劳动就是“直接把劳动能力本身生产、训练、发展、维持、再生产出来的劳动”[5],而经由教师劳动即接受教师的教育和训练之后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劳动能力,便是教师劳动的特殊产品。

      教师劳动的这两种产品,是教师劳动直接或间接生产出来的,它们或与劳动结合在一起,或附着在服务对象即学生身上,都是无形的精神产品。教师劳动还有一种产品,虽然也属于精神产品,但却有独立的“物化”形式,那就是教师的科研成果,包括论文、论著、音像技术等。这类产品是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同时或前后生产出来的,它们不仅是教师的无形产品的有益补充,而且是现代教师劳动成果的重要体现。

      从上述教师劳动的投入与产出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创造性。

      教师劳动的复杂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以人力投入为主的教师劳动,其消耗主要是脑力和智力的消耗,其过程是一个积累、加工、传递、转化知识、技能、思想、方法等的复杂劳动过程,它与以物力投入为主的其他劳动过程相比,需要多付出三分心血,七分汗水;二是以提供教育劳务为直接产出的教师劳动,其生产者教师提供教育劳务的过程与消费者学生享用教育劳务的过程几乎是同步进行的,彼此结成的是经过双向选择的生产与消费、供给与需求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作为生产者的教师必须尽心尽力、想方设法提供适合学生需要的教育劳务,而作为消费者的学生则对教师提供的教育劳务有取舍挑剔的权力;教师提供的教育劳务的质量和效果需经消费者学生乃至社会认可才能得到检验,而学生和社会对教师教育劳务的评价和要求又是变化的,不确定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