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10月16日至11月6日,乌克兰教育科学院院士、教育科学博士苏霍姆林斯卡娅教授应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的邀请来华访问期间,于10月21日至10月26日来沪顺访。在沪期间,苏霍姆林斯卡娅院士做了有关乌克兰教育改革、苏霍姆林斯基生平教育活动的科学分析、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的报告。在她抵沪的当天晚上,我即抓紧时间对她进行了采访。在以后几天的活动之余,亦与她就有关问题进行了交谈。为了更全面、更生动地介绍当今乌克兰教育改革的进展情况以及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最新研究成果,在征得苏霍姆林斯卡娅院士同意后,现将苏霍姆林斯卡娅在沪的谈话与报告的主要内容以访谈录的形式刊登于本刊“专家访谈”栏,以便尽快地向读者传递国际学术交流活动的信息。 高文:1991年苏联的解体是国际政治生活中的一大事件。请问,苏联的解体对曾经作为苏联一个加盟共和国,而今成为独立的主权国的乌克兰的教育有何影响? 苏霍姆林斯卡娅:确实,在解体前,乌克兰的教育体制与全苏的教育体制并无二致。 1991年,拥有64万平方公里土地、5200万人口的乌克兰宣告独立。在其人口组成中,乌克兰人占72%,俄罗斯人占22%,其他民族占6%,应该说,乌克兰作为一个独立的主权国,从诞生之日起就开始了突出其民族特点的教育改革。就体制而言,目前的改革所引起的变化主要集中在中等教育阶段。目前,乌克兰的中等教育由小学、基础学校和高级中学三个阶段组成。其中,小学学制为3-4年,6岁入学读4年,7岁入学读3年。家长有权根据儿童的身心状况进行选择。基础学校为5-9年级,毕业后进行分流。高级中学为10-11年级。与中等教育相比,学前教育与高等教育变动不大。高等教育变化的唯一特征是学院改名为大学的趋势。 高文:从您刚才进述的乌克兰中等教育结构的改革中,我发现,改革后的乌克兰中等教育体制仍与俄罗斯有着很大的相似之处。这一事实似乎证明了教育的传统对改革幅度的制约,历史对现实发展的影响。在今天的俄罗斯办学模式表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这一趋势是否也同样存在于乌克兰? 苏霍姆林斯卡娅:是的。在今天的乌克兰,原苏联单一的普通教育学校的模式已被打破,学校类型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在改革中出现的新型学校有:实科中学、文科高级中学,这些学校向学生提供比普通教育学校更多、更广泛、基础性更强的教育。不同类型的学校在其实践中依据的是不同的教育理论与教育观点。学校类型的多元化,使各类学校有权选择自己的教育工作体系,构建富有特色的学校教育活动。唯一必须遵守的条件是学校所选择的教学大纲、教学方法体系等在实施前必须获得教育部下设的专家委员会颁发的许可证。该委员会由高校教师组成,审查的主要标准是看该大纲是否有利于儿童的心理发展,是否体现民主化、人文化的精神。面对多元化的学校类型,家长与学生也同时拥有了选择学校的权利。目前,在乌克兰最普及的是苏霍姆林斯基的教学工作体系,在基辅已开设了以苏霍姆林斯基命名的学校。其他受到欢迎的有蒙台梭利教学体系、法国的弗雷奈教学体系、德国的巴尔多夫学校。很多学校的校长都在积极创办主体学校。在乌克兰的不同部分也形成了不同的办学模式,如在乌克兰的西部,学校以弘扬民族传统为主;在乌克兰的东部,学校则主要建立在文化对话的基础上。此外,在乌克兰各民族集聚地还开办了波兰、匈牙利、希腊、犹太和俄罗斯等少数民族学校、班级或文化中心,开展本民族文化传统的教育。进不进这类学校是以自愿为原则的。不过,目前在乌克兰大家都热衷与寻找自己民族文化历史的根源,所以,这类学校的数目已达178所。这类学校的出现带来了一个新的问题,那就是怎样培养这类学校的教师。除了上述学校外,在教育体系之外,还有传播宗教的学校。在基辅还出现由外国人开办的学校,如:以色列人开办的包括小学至大学的综合学校,以美国人霍瓦尔特命名的学校等。 高文:从原苏联单一化的普通教育结构与学校类型,向多元化的教育结构与学校类型的过渡。这一变化必然引发各类学校对大量不同的教学大纲、课程、课本和参考资料的需要,以便从中作出选择。您能否谈谈,作为教育改革重要组成部分的教育内容改革的进展情况? 苏霍姆林斯卡娅:学校教育的内容的更新是乌克兰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改革的一个明显的特点是人文化与民族化趋势,即以乌克兰的民族与人文价值作为构建内容的依据,开设了乌克兰历史与文明、乌克兰学、乌克兰地理、乌克兰语言与文学等学科。内容改革中的另一特点是克服过去过于统一与集中的课程模式,还地方与学校一定的自治权。例如,在新公布的中小学基础教学计划中,就区分出三个组成部分:按国家基本标准规定的基础部分、由地方自主决定的地区部和学校有权选择的部分。国家部分是必修课程,但就学科方向而言是有不同侧重面的,可供选择。地区部分是可选择的,它反映了地方的民族文化特点与传统。学校部分则可由各校根据自身的可能与需要,考虑学生的兴趣,自行选择,由此形成各校不同的办学特色与方向。 高文:教育内容的改革必然引起教育与教学过程的相应改革。我想知道,乌克兰教育家是如何评价发展性教学思想的? 苏霍姆林斯卡娅:确实,发展性教学思想在乌克兰的教育改革中受到推崇。这是因为,今天,教学的目的已由知识的再现转为发展学生的思维,整个教育过程也从过去主要定向于集体,转为更多地关注个性,即:学生个性的发展、个人的爱好、兴趣、特长等成为教育过程的中心。 高文:回顾历史,历次教育改革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教育观的改变以及对实施新的教育内容与过程的准备程度。请问乌克兰在培训教师方面有些什么措施? 苏霍姆林斯卡娅:乌克兰中学教师的培训是由教师进修学院承担的。独立后,学校课程的设置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些旧课程被淘汰,新课程不断出现,教师面临着重新选择专业的需要。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也使教师培训工作具备了新的功能,表现出实用主义的方向,即按照教师自己的愿望,为教师提供第二专业的文凭,以帮助教师实现职业的转换。此外,教师进修的方式也有所变化,如:成立乌克兰教师创造学会、按专业组成教师联合会以及一年一度举行教育市场。这一切为教师开设公开课、交流材料与经验,以及激励教师的创造精神提供了可能。 高文:请问,在乌克兰的教育改革中,教师扮演什么角色? 苏霍姆林斯卡娅:我是从事教育史研究的。我发现,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教师对改革的参与度是不同的。在乌克兰独立后的几年中,教师参与改革的积极性是比较高的。广大教师并没有消极等待,而是积极地投身于改革的创造活动之中。他们经常带着问题来教科院咨询,有的教师则参加研究生的函授学习。通常,中学教师读研究生都是定向的,他们以不脱产的方式学习,获文凭后仍回学校工作。目前在乌克兰最为流行的是称之为“科学记者”的一种教师不脱产的进修方式,即:学校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与对口的科研单位挂钩,由该单位指派导师,与他一起工作,完成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