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从中国传到日本,是怎样普及、如何变迁的,是笔者一直感兴趣的课题。在此试论述日本人如何熟练掌握传到日本的汉字,探讨其变迁过程。 日本存在3世纪已经有一部分日本人熟练掌握汉字的想法。汉字确实是《三国志·魏志·倭人传》中记载的卑弥呼(3世纪中期)时代传到日本的。但是能够理解汉字的人只有来日的中国人或者韩国人及认识少数汉字的卑弥呼附近的人,汉字没有得到普及。当时的汉字对于卑弥呼周围的人来说是怎样程度呢,大概只能理解少数汉字之意。 636年成立的《隋书·倭国传》记载“无文字,唯刻木结绳。敬佛法,于百济求得佛经,始有文字”,是指佛教推广文字普及。佛教传来的同时僧侣不读解经文佛教就不能得到普及。木简等书写工具的毛笔、砚台的出土文物证明是7世纪之物。笔者认为文字的流通是以这些出土文物为证据,在此之前日本列岛没有流通文字。本文试考察7世纪之前日本列岛汉字的流入状况,同时探讨文字流通历史的成立过程。 一、日本文字的考古数据 1世纪至7世纪初的代表性资料列举如下:
从上表来看,至7世纪初,生活、政治中几乎没有使用汉字。汉字作为生活工具使用是7世纪以后。 二、金印“汉委奴国王”的“委奴”是“倭人”之意 笔者认为金印“汉委奴国王”的“委奴”是“倭人”的卑词。中国古代使用“委奴国”之语,把住在边境的几个国家视为“倭人”之国。《汉书·地理志》的“乐浪海中有倭人”也是这个意思。《三国志·魏志·倭人传》“倭人条”也是和上述“委奴”同样构思的表达。因此,《汉书·地理志》的“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以岁时来献见云”的“倭人”、金印“汉委奴国王”的“委奴”、《三国志·魏志·倭人传》“倭人在带方东南大海之中,依山岛为国邑,旧百余国”的“倭人”,三者是同样的意思。即“委奴”=“倭人”。 “委奴”是把百余国合并的“倭人”的卑词。中国古代把“倭人”视为统一一定地域的国家。《后汉书·东夷传·倭》:“建武中元二年,倭奴国奉贡朝贺,使人自称大夫,倭国之极南界也。光武赐以印绶。”如此所见,后汉的光武帝与“委奴国”进行外交是有意义的。因此,“委奴国王”是对人的蔑称“奴”附加在“委”字上,理解为“倭人之国王”的意思。《隋书·倭国传》:“安帝时,又遣使朝贡,谓之倭奴国。”这是《后汉书》所见的安帝(106-125年在位)时朝贡的倭国王帅升。因为“倭奴”是对“倭人”鄙视的称呼,“委奴”也完全是同样的表达方式。《宋史》可见“倭奴国”之名称。由此考虑,“奴”无疑是对“人”卑下之语的说法。即“匈奴”、“胡奴”、“委奴”、“俀奴”、“倭奴”的“奴”是对“人”的卑下用语,这些用语都是同样的意思。 当时的日本列岛国王看到汉武帝赐予的有文字的金印时,感想如何呢?也许是首先关注金的存在,看着凹陷的文字向翻译询问文字的意思,感到汉字的存在不可思议,对于汉字只是这种程度的认识吧。 三、关于室见川铭板(福冈县) (一)室见川铭板 1948年7月末佐世保第二中学(旧制)的教师原末久先生下班回家的路上,在室见川的河边脚碰到一块金属板捡起来带回家了。那块金属板保存了28年,后来给长崎县中学教师冈村广法先生看了,冈村先生看明白上面刻的文字,发现了“延光四年”四个字。这是公元125年,说不定这是有极高价值之物,这个想法在冈村先生脑中闪现。他把金属板上写的文字内容画成图,寄到北京大学拜托鉴定真假。不是北京大学,而是中国历史博物馆,1975年9月11日寄来了回信。中国的鉴定是清朝人制作的文镇。 冈村先生对这种解释不能信服,继续考究。不久,冈村先生的解释得到长崎县镇西学院短期大学江源正昭教授的协助,得出了此铭板是汉王朝赐予倭国王之物的结论。 铭板内容如下:“高旸左王作永宫齐鬲延光四年五。” 发现了写有“高旸左”的周代铜戈,“鬲”是从新石器时代至战国末期所见的石器、青铜器,汉代时不使用了。有三条腿,中间放水,上面放甑点上火,用开水蒸谷物等。青铜器在祭祀时也作为仪器使用,上述的“鬲”也是仪器之意。 东方日出之处称为“旸谷”,“高旸”是指“旸谷”(汤谷)。从天子面向南称江东为江左的表达来看,“高旸左”即是“汤谷(扶桑之国)”。但是,这种情况必须弄清“倭人之国”和“汤谷(扶桑之国)”的异同。我们经常发现把“倭人之国”和“汤谷(扶桑之国)”掺杂考虑的书籍,“倭人之国”是现实之国,“汤谷(扶桑之国)”是传说中的理想之乡,两者不同。“倭人之国”和“汤谷(扶桑之国)”在概念上要加以区别。以中国的洛阳为中心,其东侧有“倭人之国”,再往东侧有“汤谷(扶桑之国)”。当然有“倭人之国”离“汤谷(扶桑之国)”较近,接受其“德”的想法。孔子憧憬之国、徐福奉告秦始皇有不死之药的国家、东方日出附近的神仙之国,即“汤谷(扶桑之国)”。因此,室见川铭板的“高旸左”是离“旸谷”(汤谷)最近的国家之意。“王作永宫齐鬲”的“王”是指九州岛列岛的王。如果那时代帅升活着的话,“王”指的是帅升,如果不是帅升的话,就是指继帅升之王。“齐鬲”的“鬲”是祭祀的仪器,相当于“问鼎轻重”的“鼎”,完备国家的祭祀方法之意。“鬲”在汉代已经不被使用了,所以“齐鬲”不是实际上完备“鬲”的意思,而是以“鬲”作为比喻的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