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比较下的上古汉语构拟  

作 者:
马坤 

作者简介:
马坤,中山大学中文系,E-mail:9filippo@gmail.com。

原文出处:
中国语文

内容提要:

白一平、沙加尔(2014)利用了近年来汉语方言、民族语借词和古文字领域的新成果,更为系统地将历史比较法引入上古汉语构拟当中。我们结合两位学者之前所提出的拟音方案,以介绍新系统中的各项重要进展,并简要评价当中的某些问题。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2017 年 10 期

字号:

      美国密歇根大学白一平(William H.Baxter)教授和法国东亚语言研究所沙加尔(Laurent Sagart)教授合著的新书Old Chinese:A New Reconstruction已于2014年9月出版①。该书面世之后受到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并获得了美国语言学会2016年度“布隆菲尔德图书奖”(Leonard Bloomfield Book Award)。两位学者之前都发表过上古音构拟方面的专著:Baxter(1992)的特色在于韵部构拟,即在数项音变假说基础上对传统韵部再分类并提出了“六元音”方案;Sagart(1999)主要利用谐声、词族以及民族语中的早期借词以探究上古汉语的词缀和声母系统。近十几年来,随着汉语方言、民族语研究的推进以及出土简帛文献的整理发表,上古音韵材料不断得到了充实。期间,两位学者合作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对早先的方案进行修订,白-沙(2014)正是在这一基础下诞生的。本文主要结合Baxter(1992)及Sagart(1999),根据我们的理解,来介绍白-沙(2014)所依据的新材料、新方法,以及拟音系统中的各项重要改进。

      白-沙(2014)共六章,其安排大致如下:

      第一章为引言,介绍研究思路。白-沙(2014:5)主张古音构拟应当遵循“假说—演绎”法(hypothetico-deductive method),即从有限的材料中推演出音变假说,使拟音系统具备一定预测能力,并根据新材料进行检验或调整。

      第二章介绍新材料。主要包括出土简帛文献、古方言以及民族语中的早期汉语借词三类。它们或为汉人所用或为外族人所借,本质上都属于汉语内部材料(白-沙,2014:40-41)。

      第三章介绍了拟音体系的总体情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与声母和前置结构相关的音变假说;韵部构拟上的改动;上古汉语词根的概貌;词缀的某些形态功能。

      第四章为该书的核心部分。本章综合运用方言和借词两类材料,系统地将历史比较法运用到声母和前置结构的构拟中。此外,还从谐声和词族材料出发,增加了一套小舌音声母。

      第五章为韵部系统的构拟。新系统沿用了Baxter(1992)的“六元音”方案,但在介音、韵尾、后置韵尾(postcoda)等位置皆有所改动。较为显著的有两项:一是取消了三等介音(*-j-),用咽化作用(pharyngealization)解释三等与一、二、四等的区别;二是增加了一套*-r韵尾以解释某些“阴阳对转”现象。

      第六章为总论。归纳了上古汉语的音韵特点,交代了新系统中存在的疑点,指出了将来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地方。

      2.研究材料和方法上的突破

      2.1 古文字

      在早先的研究中,Baxter(1992)和Sagart(1999)都比较重视音韵材料的可靠性问题。指出传世文献可能经后人删改,也可能出现版本错讹。近十余年来,古文字学界陆续整理和公布了大批简帛文献,其著录时代集中在战国至西汉之间,内容包括遣册、卜筮祭祷记录、司法行政文书、书籍等。当中的异文、谐声、通假和韵文等对于研究上古音韵具有重要作用。白-沙(2014)把通假材料纳入广义的谐声范畴,将谐声关系分为“共时的声符互用(interchange)”和“历时的声符替换(substitution)”两类,以区分当中的时代和地域层次:前者可用来订正或补充谐声系列,后者可用来推测语音演变。

      2.2 民族语中的早期汉语借词

      Sagat(1999:8)认为,长江以南的广大区域在远古时期是多民族杂居的,所使用的语言可能包括壮侗语、苗瑶语、南亚语、藏缅语等。战国末年,随着汉人南迁,汉语同民族语之间发生了持久而深刻的接触。受强势语言的影响,这些语言中存在多个历史层次的汉语借词。奥德里古尔(Haudricout)曾利用越南语中的汉语借词以考察汉语声调的起源,由此发展出*-s和*韵尾理论,显示出这类材料在上古汉语研究中的潜力。李妍周和沙加尔(1998/2013)提出了借词的“一致性原则(principle of coherence)”,以区分借词的历史层次。后来,该理论为更多学者所采纳,被运用到对白语、水语、哈尼语、苗语和拉珈语等借词研究之中,逐渐积累了一批早期汉语借词材料(参看蓝庆元、向柏霖,2013)。

      由于早期借词和同源词混而难分,白-沙(2014)一方面排除了藏缅语中的共同词汇,一方面剔除了系属不明的民族语借词(如:白语等),而主要利用了越南语、壮侗语、苗瑶语中的汉语借词②。上述三种语言早先都存在带前置成分(presyllables)的音节结构,它被认为是许多东亚语言单音节化的起点(米可,2013)。这三种语言大约在战国时期开始同汉语接触,故可以利用当中的早期借词层以重建上古汉语的音节结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