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莫干山路工业遗产的保护开发初探

作 者:

作者简介:
张秀莉,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代四同,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硕士研究生。

原文出处:
产业与科技史研究

内容提要:

莫干山路位于上海市普陀区苏州河南岸,源起于外国人的越界筑路,兴盛于甲午战争后外人在华投资办厂的热潮,得益于苏州河便利的水运和沪西低廉的地价。莫干山路工业企业以纺织印染业和面粉业为主,新中国成立前是沪西工业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后在公私合营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和强化,改革开放后随着上海城市定位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这些工业企业逐步退出莫干山路。2000年以后,莫干山路逐步形成了利用工业遗产打造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M50,取得了一定成就,但莫干山路工业遗产保护开发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对莫干山路工业遗产的来龙去脉和开发路径进行了系统剖析,希望能对工业遗产的保护开发有所启示。


期刊代号:G01
分类名称:文化创意产业
复印期号:2017 年 05 期

字号:

       莫干山路位于上海市普陀区,全长582米,西侧为昌化路,南侧为澳门路,北侧和东侧为苏州河。苏州河流经此处时,由北向迅速转为西向,形成以莫干山路为中心的两面环水尖角区域,面积不到0.22平方公里,却拥有约1.3公里的岸线。莫干山路遗存众多工业遗产,且保存较为良好。

       工业遗产保护开发的研究,主要应围绕建筑的规划设计、历史街区的变迁、史学价值的挖掘三个方面展开。目前对莫干山路工业遗产保护开发研究的关注点集中在建筑的美学价值、立面改造和景观设计①、产业结构和工业布局的调整②,以及开发路径的总结。③对莫干山路工业遗产的史学价值挖掘较少。就历史研究而言,目前有关于莫干山路的整体论述④,新中国成立后的变迁情况尚无涉及;也有对莫干山路企业的个体研究⑤,但缺乏对企业厂房建筑变迁的梳理。本文从新中国成立前的历史回顾、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变迁两个方面阐述莫干山路工业遗产的来龙去脉,并以M50为案例对现有保护开发路径进行剖析,最后结合日本群马县富冈制丝场和德国汉堡仓库街的经验,对沪西工业区工业遗产的保护开发提出一点思考。

       一、莫干山路工业区的形成及初步发展

       1.莫干山路工业区形成的原因

       1843年上海开埠后,外国人在黄浦江沿岸建立了租界,以租界为主导推动上海城市化进程。随着经济增长和人口增加,上海城区不断向外拓展,毗邻租界的沪西郊区成为扩展的主要目标。外国人扩展公共租界的主要方式是越界筑路。1864年,公共租界修筑了极司菲尔路(今万航渡路),使公共租界的范围扩张到沪西地区;1899年,莫干山路一带被划入公共租界;1900年,修筑了劳勃生路(今长寿路)、小沙渡路(今西昌路)、戈登路(今江宁路);1907年东京路(今昌化路)修筑;1908年澳门路和莫干山路同时修筑。在此后的二十多年里公共租界持续对莫干山路进行扩建和维护。⑥越界筑路推动了这一地区商贸的繁荣和市政的完善,为外国人在此投资办厂创造了条件。

       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外国人取得了在华设厂的特权,掀起在华开办工厂的高潮。1907年,英商江苏药水厂搬迁到沪西小沙渡路,开外商在沪西地区办厂先河,此后沪西地区外商企业数量迅速增加。外商在沪西地区投资办厂,主要是因为这些工厂污染严重,无法在租界内生产,沪西地区毗邻租界尚不属于租界,工部局无法对其进行管辖,给了外商可乘之机。由于外商的刺激,华商也掀起了办厂高潮。华商工厂主要集中在沪西地区,因为这一区域靠近租界,市政基础和道路交通较为完善,社会治安较为良好,市政管理较为规范,同其他区域相比更为便捷和安全。

       便利的交通和低廉的地价也是促使企业在莫干山路建厂的因素。沪西地区位于苏州河南岸,航运十分便利。苏州河联系太湖流域和上海,工业生产所需的各种原料可以通过苏州河水运源源不断地运往上海,在上海生产的许多工业品也通过苏州河运往内陆各省。1913年沪宁铁路麦根路货站(后称上海东站)修建后,更加推动了这一地区交通的便捷性。此外,苏州河沪西段当时拥有大量未开发的空地,地价较低,随着沪西地区的逐渐开发,地价不断攀升,到1931年,毗邻莫干山路的西苏州路地价已经达到每亩约20000两。⑦

       2.莫干山路工业区的初步发展

       截止到20世纪30年代初,沪西地区已经成为上海主要工业区之一,主要以面粉业、纺织业和化学产业为主。莫干山路主要是面粉业和纺织业,是当时全国最大的面粉生产基地、全国最大棉纺织企业所在地。截止到1939年,莫干山路共有工厂企业12家(表1),其中面粉业5家,纺织业6家,堆栈1家。其中生产规模较大、效益较高的有3家:阜丰面粉厂、申新纺织第九厂(简称“申新九厂”)和统益纱厂。这些企业以华商居多,所生产的工业品知名度较高,质量卓越,远销国内外,且属国货,使莫干山路成为当时国货运动的主要阵地(图1)。

      

      

       图1 新中国成立前莫干山路企业分布图⑨

       3.战时的畸形繁荣

       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上海工业遭到严重破坏。当时上海的工业主要集中在闸北、杨浦、浦东一带,闸北受创最严重,毁损过半,杨浦成为火窟,浦东工业区也损失甚大。苏州河南岸的沪西工业区位于租界内,相对安全,大批工人企业和生产设备转移至此,出现“战时繁荣”。出现“战时繁荣”的直接原因是战争促使大量人口涌入租界,刺激了日用工业品需求的增加。此外,逃到租界的人们多数有一定的资金实力,他们将资金投资工业生产,经营工业。⑩据上海公共租界的统计,截至1938年年底,上海租界内的工厂数已达到4700余家,超过1937年前两倍以上。(11)

       莫干山路的华商企业在“八一三”事变后也一度停业,但一个月后就陆续恢复生产,不少企业的业务规模较1937年前有所增加。(12)棉纺织业方面,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上海租界以外的沦陷区纱厂,不是被敌人炮火所毁,就是被日军强占,而内地对纱布的需求量极为殷切,所以在租界内继续开工的纱厂无不获利丰厚。以申新九厂为例,其在这一时期显著的特征是设备和产量的增加。1939年,申新九厂订购泼拉脱条卷机、并卷机各1台,以及纳斯米式精梳机6台,斯马来纱锭24000枚。此后又向统益纱厂购进沙可罗威尔细纱机20台,购入后又接长为每台400纱锭。1940年申新九厂又自造大中型拈线机20台,成为当时远东最大的棉纺织厂。(13)产量方面,1937-1940年,申新九厂的棉纱线产量增加了33230件,棉布产量增加了4857千公尺。(14)这一时期,申新九厂全面抗战前的债务逐步还清,信用状况大大改善,不少银行主动向其放款,资金运用能力大大增强(表2)。(15)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