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至上:中国经济史学的“交易者理性”刍议

作 者:

作者简介:
樊卫国,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200020

原文出处:
上海经济研究

内容提要:

不同时空中,现实的经济人理性取向具有差异性,由此形成不同的交易形态。论文从中国经济史学的视角,以假设论证的方法,对中国交易者理性及其交易形态产生、演化的历史内蕴进行探讨。论文对有关“关系至上”交易者理性及其“关系化交易”等概念进行了界定。在此基础上对前近代中国社会的“人情偏好”交易习性的多重历史渊源进行梳理和解析,论证“关系至上”理性的近代发育和现代泛化的变迁历程,阐释了近代以来“关系至上”理性从“个体经验”到“世俗知识”变化的约束性因素,认为大规模市场的兴起和大规模权力的介入使“关系至上”的交易者理性日益世俗化。论文分析了中西理性之路差异深层因素,指出近代发育成形的“关系至上”的交易者理性,某种意义上说是中世纪“神权意识”与近代“竞争意识”相结合的产物。在市场经济普遍兴起条件下,文化转型滞后于经济转型,社会理性出现了严重的透支状况。


期刊代号:F7
分类名称:经济史
复印期号:2017 年 05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F0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309(2017)05-0107-013

       理性经济人假设①问世以来,批评之声不绝②。对理性经济人的质疑主要来自两个方面:(1)从人性复杂性的角度质疑,人并非都是自私自利的,也有同情心、利他心和忠诚品格。(2)从实现方法和实现程度的角度质疑,在真实的交易活动中人不可能实现完全理性、完全信息、完全利益③。这些质疑,尤其是新制度经济学、行为经济学的质疑使经济学分析进一步切合实际,具有更强的解释力。但理性经济人假设似乎并没有被扬弃,仍然存在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仍是一个有力的阐释工具。在“行为”层面,现实条件约束下,经济人达不到“利益最大化”的彼岸;在“理性”层面,“利益最大化”源自人性的一般抽象,仍然具有强大的解释力。

       任何抽象理性都蕴含于现实理性之中。一些基本理性在一定时空间具有不同的表现形态,烙有深刻的历史人文印记。按照将高度抽象的理论假设复原为真实客观的现实情形的分析思路,深化对这一问题的认知,需要对经济理性不同时空的社会化表现形式进行探讨解析④。

       经济学是研究经济运动、经济现象中普遍共性的理论,经济史学是研究国别经济、民族经济、区域经济个性的基础学科。不同民族、国家的人们对利益最大化的价值评判、实现路径等有着不同的认知理解和践行方式。本文志趣在于从“理性”层面,以经济史的视角对“利益最大化”的中国经济人理性表现形态进行假设论证⑤,以期拓展中国经济史学的理论研究。

       一、“关系至上”理性假设的概念界定

       (一)“关系至上”——中国交易者理性假设

       相对于“追求利益最大化”经济学的“经济人理性”假设,本文提出“关系至上”(或曰“关系优先”)的中国“交易者理性”假设:任何交易规则、制度都是由人操作执行的,规则、制度的操作执行是有弹性的,通过特殊的人际关系可以获得非常之交易利益。这一假设,是认可“经济人理性”为前提的二级假设。与经济人理性假设相比,交易者理性假设,具有动态性、现实性和文化性的特征。

       人际关系,即人与人之间存在的相互影响作用的联系性状态。“关系至上”中的关系不是指一般的交易关系,是指交易者私人间的情感关系,而且是人情关系的正面状态——彼此的好感关系。“关系至上”意谓在交易活动中,交易者认为建立人情关系比遵循规则和一定的利益得失更重要;通过好感关系,主动者最终可以获得超额利益。

       (二)“关系化交易”“关系偏好”之界定

       “关系至上”理性指导的交易既是关系化交易,即在交易过程中,谋取并建立好感关系不仅是交易的必要环节,而且是核心环节。“关系化交易”的行为特征是“关系偏好”(或曰人情偏好)。

       “关系偏好”特征大致可分为两个层次,一为“一般关系偏好”,一为“强烈关系偏好”,其区别在于后者愿意为好感关系支付(牺牲)一定的利益成本和时间成本。持“关系至上”理性的交易者行为特征大都表现为“强烈关系偏好”。

       现实中的关系化交易,是一组交易行为,由交易双方先期接触、(弱势方)支付关系费用、建立彼此好感关系、(强势方)施予优惠交易等一系列行为组成。关系化交易成本,或曰关系费用是一种隐性成本,弹性很大,其总成本边界略小于或等于总获取之特殊利益值。规则、制度的自由裁量度越大,关系化运作空间越大;集权程度越高,关系化运作越有效。

       关系化交易是一种交易方式,以是否突破法律规章为界,分为合法关系化交易和违法关系化交易两类,大量的民间交易行为属于前者。资源、权利总是稀缺的,供需总是不均衡的,交易意愿的主观性使关系蕴藉选择功能,关系成为交易中的极重要变量。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既是对关系至上的世俗诠释。“关系偏好”“关系至上”,成为古代、近现代中国市场、官场、科场及社会交易中的“理性取向”。

       (三)理性的结构及关系

       理性从其内涵指向看,具有不同之层次,由低至高可分为:原发理性(本能理性)—程序理性(秩序理性、形式理性)—价值理性。高一层次理性主导、控制着低一层次的理性。原发理性相当于欲望(如饮食男女是原发理性)。欲望必须受到控制,于是建立程序理性,而建立什么样的程序理性则取决于价值理性。同样,下一层次理性在属性范围等方面对上一层次理性存在着反制性。不同类别理性的层级秩序非简单线性排列,极端情况下,原发理性优先,因为它是最基本的理性——生命之需,程序理性和价值理性均要为它让道。生命高于一切,应该是最高理性,即为人性理性(简称人性)。人性理性似乎回归于原发理性,理性的层级关系由此形成某种循环关系。

       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大多在于价值理性和程序理性的不同。“关系至上”是一种价值取向,属于“价值理性”。将关系作为交易谋利的必要程序,“关系偏好”“人情偏好”,属于程序理性;从另一角度论,程序理性中蕴藉着价值取向⑥,“人情偏好”也是一种价值理性。世俗化的价值理性与程序理性混同的民间理性,在长久的历史积淀中往往演化为人们的社会习性,具有一定的文化强制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