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大陆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实践中,和平发展的两岸关系有着广阔的空间。“一带一路”倡导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台湾在其中获得机会,并非妄言。 台湾经济起飞远早于大陆,台湾企业国际化程度较高并且经验丰富,经过多年的积累,两岸经济社会有了长足的融合发展。更重要的是,台湾在地理区位上大致处于海路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陆路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起点,因此,台湾应能最快最多地从“一带一路”建设中得到新的发展机遇。然而,由于两岸与岛内复杂的政治因素影响,台湾的经济发展之路曲折反复,不断纠缠在“西进”或“南进”的抉择中。蔡英文上台执政后,为台湾经济发展和应对“一带一路”挑战开出的药方是——到东南亚去,即提出具有“去中国化”意味的“新南向”政策。那么,在“一带一路”渐成规模、两岸经济文化相依相融的大背景下,“新南向”政策要台湾“自谋出路”,究竟有何政经意图?它与“一带一路”在东南亚狭路相逢,又将面临什么样的结局?这些问题值得讨论。 一、“一带一路”与经济全球化 “一带一路”设想是中国倡议的一项重大的国家发展战略,不仅致力于解决中国面临的挑战,而且努力推动全球化向包容性发展,是为解决当前世界和区域经济面临的问题而贡献的“中国方案”。这一战略构想的全称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自2013年提出以来,它正从倡议、构想变成具体的贸易额和合作项目,进度和效果超出了预期,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表达了对“一带一路”建设的支持和参与意愿,有30多个国家或地区与中国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一批有影响力的标志性项目正在落地。①2017年5月,“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一带一路”正朝着强调国际合作、强调共同发展的融合性经济全球化方向,稳步推进。 这一牵动沿线国家与地区、联通东西方、影响中美关系的发展战略是中国对自己的发展蓝图和融合性全球化的设定,它是一种对西方主导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全球化的反思,更是两种世界性变迁趋势的结果。一方面,“一带一路”设想的提出,反映了21世纪初叶世界经济体系发生的重心转移。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中国在促进经济增长、实现民族振兴等愿望的驱动下,经历了一个努力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积极加入WTO和其他国际市场体制,努力进入亚非拉市场,主张打破贸易壁垒、支持自由贸易。改革开放发展至今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成就,中国的崛起在客观上开启了新一轮的世界经济体系重心转移的进程。 意大利学者杰奥瓦尼·阿锐基(Giovanni Arrighi)认为,历史上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每一次重组,都会出现一个强势政府和跨国企业更加强大的综合体,即这个综合体的军事力量和财政力量都更加强大。“苏联解体后,世界性军事力量更加集中在美国和它最亲密的盟国手里,但资本积累的世界性过程中心,却从美国逐渐转移到东亚地区。”②他试图指出世界体系的新一轮重组将出现政治、军事力量和经济、金融力量的分家,即美国将继续引领着世界政治、军事力量,而以中国为引擎的东亚地区开始对世界经济、金融产生重大影响,甚至可能成为经济领导力量。阿锐基在分家说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当前世界体系中存在两个秩序,“一个是以美国为首的国家联盟为基础的、通过政治力量和军事力量称霸的全球性秩序,而另一个则是以东亚地区强劲的经济力量和金融力量为基础的全球性秩序”。③事实上,不管政治军事力量和经济金融力量的分家之势是否确已出现,或者说第二个全球性秩序是否确已存在,不得不承认的是,中国的崛起已成为东亚的新现实。④2008年以来中美在亚太地区的战略互疑与美国对中国崛起的担忧有直接关系。奥巴马任内的TPP是美国企图凭借其经济力量继续主导亚太经济格局的举措,它与以政治、军事为中心的“重返亚太”战略一样,是美国对于中国崛起可能改变亚太政经秩序的应对之策,包含着某种遏制、抗衡意味。特朗普上台后,中美在经济、贸易问题上可能开战的危机,也证明了美国在中国崛起之后对其自身经济实力的焦虑。 当然,对于中国经济实力的地区性与世界性影响,阿锐基的判断或许过于乐观,毕竟今天的中国只是在经济总量上接近美国,中国对日本、东盟国家的经济影响力要全面超越美国还为时尚早,美日之间牢固的贸易投资关系、美国作为东盟国家最大投资国的地位等,还是中国能否引领东亚乃至全球经济、金融所要面对的现实。但是,即便中国经济确已具备挑战美国全球领导权的实力,中国也并未拥有、并且未必希望拥有美国那种具有全球性影响的政治与军事力量。“‘一带一路’建设不是另起炉灶、推倒重来”、“不会干涉他国内政,不会输出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更不会强加于人”、“不会重复地缘博弈的老套路”。⑤中国的对外战略重心不在于建立排他性的地区安全同盟关系,而是致力于解决国内产能过剩的问题,这是改革开放三十年积累起来的结果,也是中国实现持续发展的瓶颈,就此而论,中国对诸如东盟10+1或10+3、“一带一路”这一类以经济、金融为中心、以区域整合、共同发展为目标的战略设计,更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