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全覆盖目标下政府审计组织方式探索

作 者:

作者简介:
庞艳红,王瑶瑶,南京审计大学

原文出处:
审计月刊

内容提要:

02


期刊代号:V3
分类名称:审计文摘
复印期号:2017 年 09 期

关 键 词:

字号:

      随着政府审计地位不断提高,政府审计的审计内容和范围逐渐扩大,审计职能逐渐拓展。2014年10月,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正式提出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的要求。在反腐措施如火如荼的实施进程中,政府审计所发挥的“免疫系统”功能有目共睹,公众对政府审计的期望也大大提升。与此同时,为更好地维护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和国有资源,更好地监督权力机关及相关人员的履职情况,审计全覆盖的目标及要求不断更新,相关制度日益完善。信息化的发展无疑为审计全覆盖的实现提供了良好的技术环境,从AO的开发,到联网审计的日臻完善,再到数据分析系统的实践运用,金审工程的累累硕果无不受益于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化背景下,审计全覆盖的战略目标,辅以审计技术方法的创新与突破,都催化着审计组织方式的革新,以更好地实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提高审计资源配置效率。

      组织结构需适应战略变化,那么,在审计全覆盖目标指引下,审计机关应如何调整项目组织方式,以提高审计效率,扩大审计覆盖面?在审计资源局限下,如何发挥政府审计的威慑力,以在突出重点的审计过程中营造审计全覆盖的监督氛围?传统的大兵团作战方式、“1”拖“N”模式在大数据技术环境下是否可以有所改进?本文通过分析目前审计组织方式存在的缺陷,结合鄞州区审计局的实践经验,试图就上述问题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

      一、目前审计组织方式存在的缺陷与需求

      新形势下,目前审计组织方式存在许多不适。具体而言,审计制度的变革、审计业务内外部环境的变化都对审计组织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无法协调全覆盖与突出重点的关系

      审计全覆盖是审计制度改革进程中的一大里程碑,要求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等实行审计全覆盖,以保障国家资本的安全有效运用。囿于政府审计资源有限,全面审计的计划在目前乃至很长一段时间内都难以实现。因此,目前我国的审计全覆盖是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的全覆盖,要做到全覆盖与突出重点的有机统一。然而,在政府审计实践过程中,目前的审计组织方式却无法协调全覆盖与突出重点的关系,存在审计盲点。

      目前我国各省市县根据中央政府上一年度的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上级部门任务、相关部门的委托及公众声音等来遴选年度审计项目,由此突出重点进行审计。然而,在这种审计项目组织方式下,由于政府审计无法对所有审计项目进行实时审计,屡审屡犯的尴尬时常发生。目前的审计项目组织方式虽然遵循了有重点的审计工作指导方针,但与审计全覆盖的目标及要求之间还存在很大差距,无法实现“有计划、有深度、有重点、有成效”的全覆盖。可见,审计全覆盖推动审计组织方式创新,在审计全覆盖指引下,需要更加统筹化、科学化。

      (二)大规模项目中大兵团作战所形成的合力薄弱

      大兵团作战的概念最早出现在军事战役方面,指规模比较大、歼灭敌人比较多的大型战役。而审计中的大兵团作战指突破传统的部门独立执行任务的组织方式,打破处(科)室界线,平衡审计目标和审计人员专长,进行统筹规划,合理调配人员。随着审计管理信息化发展,中央部门预算执行联网审计的成功,信息化、数字化在审计中的作用越来越凸显。周德铭发现在数字化背景下,审计业务组织方式也随之不断创新。韩强认为大数据审计必然是跨部门、跨领域、多行业、点面结合的审计。打破处(科)室界限成为大数据背景下的必然趋势。

      近年来,打破审计机关内设(科)室边界,整合审计力量的实践创新被越来越多的大规模审计项目所采用。在大兵团作战思想指导下,我国国家审计组织方式主要以职能型组织方式为主,辅以矩阵嵌套型组织结构。一般而言,在对规模较大、复杂程度较高的项目进行审计时,打破处(科)室界限,采用矩阵型组织方式是目前审计实践中常用的方法。然而,审计组织方式的革新是一个不断摸索和改进的过程。审计署兰州特派办课题组和甘肃省审计学会课题组在研究中发现,采用矩阵型组织结构时,会遇到双重领导、无归属感、临时性调动等问题,在领导各自为政的情况下导致下级审计人员职责不明,消极怠工,无法实现预期的合力效果。

      (三)项目成果数据化管理和信息共享不到位

      随着审计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审计对象的不断扩展,政府审计任务不断细化,目前包括政策落实跟踪审计、财政审计、金融审计、企业审计、民生资金和民生项目审计、资源环境审计、经济责任审计、涉外审计等。在审计业务执行过程中,这几类审计往往存在着重叠,有时会发生一个被审计单位在一段时期内被多个不同审计组审计,甚至发生两个不同审计组同时进驻被审计单位的情况,造成审计资源浪费。归根究底,这是目前审计项目成果数据化管理存在欠缺,审计结果无法顺畅地进行共享所致。

      为避免重复审计,更好地实现审计成果共享,“1”拖“N”的审计模式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认可和支持。刘文磊等、冉春芳等、陈朝豹等均认为审计业务有时存在审计对象重复、审计任务重叠等现象,审计机关项目决策管理部门应进一步整合审计资源、制定更为详细的审计实施方案以优化资源配置。由于审计人员素质能力、审计信息化软件开发应用、综合数据分析平台开发程度等局限,“1”项审计业务执行结果很难服务于“N”项审计任务,审计项目的事前统筹管理能力与审计成果数据化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