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40-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298(2017)02-0041-06 今天的教师置身于一个不断变化和改革的社会背景之中,各种教育改革的主张纷至沓来,许多教师或多或少地会感到迷茫和困惑。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特别是互联网上以慕课课程为代表的各种网络公开课程的快速发展与传播,对于现行的学校教育和专业教师存在的必要性提出各种挑战。教师也许会越来越困惑于怎样的教育才是真正好的教育?怎样的教师才是真正好的教师?然而,如果要真正回答这些问题,首先应当弄清楚的问题就是我们究竟应当依据什么来回答这些问题呢?教师又应当依据什么成为真正专业的教师呢?做教师有其“原理”可以依循吗?在这种情形下,教师要想保持一份教育者的自信、从容和清醒,如果不加强哲学的学习,不努力建构个人的教育哲学,是非常困难的。教师个人教育哲学作为对自身和他人教育思想前提和依据进行反思的活动,使得教师的实践成为一种有理论自觉的实践。因此,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所在,即教师为师之道的根本在其哲学思想,而非经验的重复或技术的熟练。正如美国教育家乔治·奈勒所说:“无论你干哪一行业,个人的哲学信念是认清自己的生活方向的唯一有效的手段。如果我们是一个教师或教育领导人,而没有系统的教育哲学,并且没有理智上的信念的话,那么我们就会茫然无所适从。”[1] 一、“哲学之思”之于“为师之道”何以必要 提到哲学,人们通常会觉得它们是一些深奥难懂的理论,哲学之思则往往被看成是远离人们现实生活之外的抽象思辨活动,而教育则是每一位教师日常工作中具体而琐碎的实践活动。于是,时常会听到这样的质疑:这些思辨深奥的哲学理论与具体平常的教育实践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呢?我们当老师为什么需要了解这些哲学思想呢?然而,事情本身是否真的像人们通常所认为的那样?哲学与教育之间真的存在着难以逾越的鸿沟?哲学只是远离具体教育实践的玄思异想?具体的教育实践可以离开哲学而独立存在?其实,这样的质疑和误解主要是由于长久以来,教师专业发展主要受到以下两种错误观念的制约和影响:一种是将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简化为技术性、操作性的活动,因而教师只关注方法的熟练掌握和技术的熟练操作,教师最终不可避免地沦为缺乏创造性的“教书匠”;另一种则是将教师视为是教育理论、教育思想的被动接受者,误以为关于教育的哲学思考、理论研究只是大学相关教育研究者的事情,中小学教师不需要也不必要进行自己的教育理论研究和思考。这样的观念既误解了教师的教育实践的复杂性和创造性,同时也曲解了教师拥有哲学思考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第一,教师的哲学之思有利于突破自身教育经验或习惯的束缚,克服自然经验主义思维方式的弊端。经验在教育实践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在长期教育教学的经历中积累起来的经验使得一些教师表现出杰出的能力,其中并涌现出孔子、苏格拉底这样伟大的教育家。但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是,经验并没有使所有教师都成为教育家。长期以来,优秀的教师、杰出的教育家仍然寄希望于“江山代有才人出”,然而杰出教师的个别出现不能确认教师专业发展的经验主义道路,并且,也没有理论可以支持是经验产生出这样的杰出教师。①从理论上说,经验是特定条件、环境下的产物,不可避免地导致其具有偶然性、个别性和有限性,因此,仅凭经验的归纳和总结的规律永远达不到真正的普遍性和原理性。对于教师专业发展而言,如果教师仅凭自己经验的积累,或者甚至是对其他优秀教师经验的模仿或总结,仍然很难使得教师真正成为专业教师。因为经验的积累和总结不过是在经验中养成了熟练型的意识,习惯性地支配了教学的行为,这种习惯性的教学行为有可能成功,也可能不成功。成功经验多一点的教师就成为好教师。至于为什么成功,经验本身并不能在根本上给予回答。在教师专业化的发展道路中,教师的亲身经验的确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源,但是,它并没有独力承担教师专业建设的力量,教师的专业并不是优秀教师的经验汇集就可以构成的,它同所有科学的专业一样需要有专业的基础理论的形成作为支撑。从现实情况来看,经验具有保守性和自我复制性,这使得教师往往无法超越既有的经验和习惯,由此导致教师工作由于缺乏反思性和批判性,不可避免地成为“教书匠”。 教师进行哲学之思,有助于教师批判性地反思教育的根本问题,对于为何而教、教什么以及如何教进行哲学的追问与思考,教师对其经验、习惯等建立的条件及其背后的各种假定进行反思,从而使其经验成为一种有理论自觉的经验,并始终保持一种变革的状态,随时可以根据不断发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新的重构和建构,这样才能帮助教师适应变革时代教育实践不断提出的新要求。于是,教师面对各种教育改革主张既不固执己见,也不偏听偏信,而是抓住教育的根本、基本原理,相信“万变不离其宗”,最终“以不变应万变”。 第二,教师进行哲学之思,有助于打破教育活动中教师对于科学主义的迷思。在争取突破经验主义局限的努力中,人们越来越寄希望于科学的力量。只是,怎样才能超越个体、偶然的经验,达到真正严格的科学呢?令人遗憾的是,近代以来人们关于科学的理解一直被实证主义传统所统治着。人们努力从各种可以观察的表现中收集资料,运用可能的技术和方法对资料加以分析处理,从中找出作为本质、规律的结论,并认为只有这样才是严格科学的道路,才有可能获得本质的认识。但是,实证主义并没有真正超越经验主义,甚至仍然奠基于经验主义之上。在此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实证研究、定量研究的方法甚至已经成为科学的代名词,人们以为只要遵循了科学的研究方法,就是在进行科学研究,其研究结论就一定具有科学性。实际上,这种对研究方法的迷信本身是违背科学精神的。科学主义的问题不仅在于其基于经验的归纳总结最终仍然达不到普遍,更为根本的是,即使在资料的获取和分析上都不存在问题,收集的经验也足够充分,但是它也只能获得一个研究的、认识的结论,并不能直接引起实践的真实发生。就像即使我们运用所有的技术与方法收集齐全部的树枝与树叶,完整地拼出了一棵树,但是这棵树仍然没有是生命力的,我们真正希望找到的是如何使得这棵树能够长出来的根本原因,即找到从种子长成大树的“基因”。对于教师的专业实践而言,即使教师能够全部完整地总结了所有经验,然而仍然不能使得找到并让教师真正拥有使得经验真正得以发生的“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