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I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8-0460(2017)02-0001-07 一、近现代主体性美学的建立 近现代美学具有主体性,是对古代客体性美学的反拨。古希腊、罗马美学以及中世纪美学都建立在实体本体论的基础上。古代哲学认为,在纷繁的现象的后面,一定有一个始基性的东西,那就是存在,而存在具有实体性。因此,亚里士多德把实体列为存在的第一范畴。所谓实体,就是独立于主体之外的第一存在者,它是万物存在的原因。于是,自然的元素(米利都学派)、数(毕达哥拉斯)、理念(柏拉图)、形式(亚里士多德)、上帝(中世纪经院哲学)等都成为具有实体性的本体。建立在实体本体论基础上的古代美学,也就具有了客体性。它认为美是实体的属性,与主体无关,主体只能静观美,而不能创造美。毕达哥拉斯认为美的本质是数,美的东西就是数量比例的和谐,如绘画和音乐之美都在于比例的和谐。柏拉图认为美不是实在事物的属性,而是理念的属性,是灵魂对上界中理念光辉的记忆。因此,美具有超越性。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是对人的行动的模仿,而且体现了其必然性。中世纪哲学则认为美与真、善一样是上帝的属性,而世俗之美是虚假的。 古代美学发现了美的普遍性,但把它归结为客观性,因此古代美学寻找深度客体,认为是某种实体性的东西才是美。实体观念是古代哲学的一个误解,实体是一个假概念。存在是我与世界的共在,离开这种共在来确定客观的实体是不可能的,也是没有意义的。美也不是实体性的,没有客体性的美,美是审美对象,仅在审美中存在。而审美是我与世界共在的一种形式,不同于日常生存活动。这样,建立在实体本体论的客体性美学就失去理论的根基。所以,休谟、尼采等都否定了实体观念。而近代哲学从笛卡尔开始,则走向主体伦,近代美学也随之走向了主体性。 近代哲学反拨客体性哲学,建立了主体性哲学,实际上是把实体本体论从客体性转向主体性,主体取代客体成为实体。笛卡尔从“我思”出发论证存在,主体成为存在的根据。康德从先验自我出发来构造哲学体系,世界成为先验意识的构造物。黑格尔倒转了主体性,让精神化为理念来推动历史,实际上是主体性的客观化。总之,近代哲学发现了主体,并且构造了深度主体性,认为这是存在的根据。 近代美学也建立在主体性的基础上。鲍姆加登命名美学为“感性学”(德文
),就是从主体的角度作出的。康德认为审美是情感活动,是从现象到本体的过渡形式。黑格尔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而理念最终体现为人的自由意识。青年马克思把主体性从精神领域转移到实践领域,认为实践创造了美,提出“美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的命题。总之,近代哲学相信,美的本质在于人的本质,主体具有自由意志,而审美则是自由意志的实现。 现代哲学发现了主体性的危机,因为现代性的建立虽然是主体性的胜利,但也暴露了主体性的缺陷,包括理性主体的虚妄以及感性主体的被压抑。它们发现,主体创造的现实并不自由,主体自身也被异化。于是,在抛弃了实体观念之后,现代哲学走向实存哲学。基尔凯格尔、雅斯贝尔斯、海德格尔、萨特等都建立了自己的实存哲学。实存哲学从生存出发,寻找生存的本质,这就是实存。生存就是海德格尔说的“此在在世界中存在”,它仍然具有主体性,是主体在世界中的生活,只不过这个主体性具有超越性。经由主体对现实的否定,生存转向实存,而实存指向存在。可以看出,现代主体性哲学寻找到了新的深度主体,也就是实存性的主体。现代主体性哲学超越了近代主体性哲学,主要在两个方面。一个方面,它借助弗洛伊德的无意识学说,克服了理性主义,确认了非理性的主体。另一个方面,它也克服了主体实体化的弊端,确立了与世界一体化的实存性的主体,也就是把独立的自我转化为此在在世(生存-实存)。在这个基础上,现代美学的主体性也发生了改变。一方面,审美主体不再是理性的自我,而是与理性冲突的酒神精神、新感性。另一方面,审美主体不是静观世界的主体,而是生存-实存中的主体,它冲撞现实世界,毁灭现实世界,以获得自我拯救。 在实存哲学的基础上,建立了现代主体性美学。现代主体性美学仍然坚持审美的主体性,即认为审美是人的自由创造。它抛弃了对于实体性的美的探究,而从生存的角度来界定审美的自由性。现代主体性美学具有否定性,它强调了审美的超越性、批判性,认为这是实现自由的途径,从而与近代肯定性的主体性美学拉开了距离。尼采把主体超人化、酒神化,并且认为审美可以超越现实。萨特主张主体介入现实、反抗现实,进行自由选择,从而建立了“介入美学”。法兰克福学派主张以自由的个性或新感性对抗意识形态,建立了“否定的美学”。 现代主体性哲学和美学虽然深化了主体性,同时也深化了其内在的矛盾。否定主体的理性本质,并不能确立非理性主体,因为无论是理性还是非理性都不是人的本质,只有超越理性和非理性,才能确立人的本质。此外,主体不能离开存在,人的本质必须在存在中确立。近代主体性哲学从主体出发,但离开了存在,这个主体就是虚构的理性主体。实存哲学从生存出发回归实存,从而把世界纳入其中,但生存只是存在的现实形式,具有异化的性质,不能成为出发点。离开了存在,生存就没有根基,而生存的超越性也失去了依据。更重要的是,自由不是主体性的胜利,审美不具有主体性。因为主体不能完全支配世界,不能消除主客对立;从主体性的生存出发,并不能克服异化,实现自由,也就不能达到实存。这样,审美就必须克服主体性的弊端,包括非理性倾向和自我中心化的倾向。这就是说,审美的根据不在主体性。因此,美学必须否定主体性,才能实现其后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