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重视防范商业银行员工违规交易带来的风险

作 者:

作者简介:
宋永兴,于雪征,交通银行青岛分行审计部

原文出处:
中国审计报

内容提要:

02


期刊代号:V3
分类名称:审计文摘
复印期号:2017 年 08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员工违规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

      案例一:客户经理参与民间融资、虚假骗贷。某客户经理办理虚假贸易背景的小企业贷款后,用其职务便利为父母办理了虚假个人贷款,用父母贷款向小企业受托支付企业进行了民间借贷,民间借贷涉诉后,以为原小企业借款人进行收回再贷的机会,用银行贷款置换了父母的民间借贷损失,并造成银行贷款逾期。

      究其成因及风险,一是客户经理对不符合借款条件的借款人不但未尽职调查,贪图个人私利,参与民间借贷,违规行为存在主观性。二是支行审批岗形同虚设,贷前调查重要环节缺失。该笔业务支行分管行长未履行双人核实,也未按要求对客户经理申报的授信报告进行审查,在对借款企业不了解、授信报告中关于客户经营情况和化解风险分析与授信主体实际情况脱节的情况下进行了审批,为该笔贷款出现风险埋下隐患。三是未按制度流程办理业务。因贷款对象为同事亲属,放松了对贷款资料的审核,使违规人员有漏洞可钻。四是贷后监控不到位。贷款发放后,各级的贷后监控未能根据资金流的异常、贷后资料的缺失等对该户进行风险分析,及时预警。

      案例二:客户经理“飞单”并不当获利。审计人员通过监控录像及客户资金流向发现,个别支行的个金客户经理,利用工作之便违规向客户销售非交行投资产品并收取不当得利。进一步的审查中,还发现该客户经理通过操控亲属账户,以利息形式收取、付出大额资金。经测算,息差约为7%,明显存在民间借贷并获利的行为。

      究其成因及风险,一是由于目前社会上各类理财、融资渠道众多,此类理财机构将银行的优质客户作为目标客户,以利益驱动向银行个金客户经理进行渗透,员工对风险的识别能力不足。二是银行管理层对“能人”型客户经理关注不够。该客户经理营销业绩领先,其与客户交流、资金往来均有效规避了正常监控,是造成该事件隐蔽性发生的内在原因。

      案例三:客户经理违规套现。客户经理通过控制其亲属企业商户的刷卡机具及其账户从事违规套现交易。

      究其成因及风险,一是经营机构所在地区民间融资及信用卡套现具有普遍性,员工家属多有从商背景,银行员工具有较好的个人信用,申请高额度信用卡比较容易。二是银行对偏远地区的机具业务监控不足,系统控制存在缺陷、管理层对风险的识别能力不足,对员工的合规教育欠缺。

      案例四:客户经理为贷款户过渡资金、还款、虚假受托支付、贷款资金流向关联企业及关联企业个人、贸易背景不真实,最终形成不良贷款。发现某客户经理所管理的十几户贷款集中存在虚假受托支付、贷款资金流向关联企业及关联企业个人、贸易背景不真实、资金用途失控等问题,进一步检查发现,客户经理通过控制他人账户为这些贷款人循环进行筹资、还款,并从中获利。

      究其成因及风险,贷款“三查”不到位,管理层对员工的合规教育和日常监控不足,未能及时发现员工的主观违规行为。

      对策与建议

      加强银行制度流程建设。结合业务发展实际,加强对小企业业务的调查研究工作,及时调整操作流程,规范相关制度。加强贷前审查,重视对真实受托支付环节的把控,确保信贷资金按计划使用,防止资金被挪用,加大信贷风险。

      加强贷后监管,及时监控受托支付后的资金走向,从企业生产、经营情况进一步验证贷款用途的真实性。不仅重视对交易合同、增值税发票的审查,还应进一步审核运输单、进货单、入库单等,并结合现场验证贸易背景真实性,杜绝无真实贸易的关联转款;对于借款人通过关联企业进行资金划转的,应提供更为完善的佐证材料,并在对企业的不定期查访工作中予以重点关注,做好信贷资金的跟踪监控检查工作,防止由于借款人利用关联企业转移信贷资金,变相挪用贷款,防范操作及合规性风险。

      加强对员工合规经营的教育,提高管理层风险防范意识。加大员工可疑交易的排查力度,重视对客户经理的监控与管理,杜绝违规行为的发生;全面提高各业务条线的风险预警能力,从信贷管理到营运操作,多角度审视业务风险存在的可能,将风险关口前移。对严重违反规定的行为加大问责力度,提高全员警示作用,形成“违规必究”的合规管理理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