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青岛工业发展史论(1891-1937)

作 者:

作者简介:
江林泽(1989- ),男,山东青岛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研究生。

原文出处:
东方论坛

内容提要:

自1891年青岛建置到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青岛工业在近五十年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清政府治下的前工业化时期、德国租借时期的工业基础建设时期、日资主导下的工业格局形成时期以及南京国民政府统治下的工业发展成熟时期等四个阶段。德、日等国通过军事占领与经济投资等手段引发的外力冲击,不仅为近代青岛工业建设提供了动力与方向,并为未来城市与工业的发展留下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期刊代号:F7
分类名称:经济史
复印期号:2017 年 04 期

关 键 词:

字号:

       青岛地区历史悠久,但近代工业的萌芽则产生于德占时期,德国当局对城市、铁路、港口进行了大量建设,为未来的工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日本占领青岛后,全盘继承了德占时期已形成一定规模的城建与工业成果,并出于自身利益需要,有针对性的发展纺织、制盐等行业,最终确立了近代青岛的工业格局。在北京政府及南京国民政府治理青岛时期,这一格局不断发展,但都没有发生本质上的改变。

       长期以来,近代青岛城市发展史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就目前而言,学界研究大多集中在城市建设、社会文化与市民生活等方面,具体到工业领域,则以工业遗产的保护利用以及某些代表性企业的个案研究为主,缺乏对青岛工业发展整体脉络的梳理与总结。本文拟将近代青岛工业发展历程进行分阶段论述,并分析其各个时期的不同特点,以期推动相关研究的深入。

       一、前工业化时代:青岛建置

       青岛地区曾为中国北方的重要港口,但唐宋以后,由于经济重心的南移及海上贸易的衰落,港口渐趋沉寂。19世纪末期,国家海防意识勃兴,青岛作为优良海港的军事意义受到关注,清政府最终决定在此设防,青岛逐渐由渔村发展为市镇。

       (一)近代前夜的辉煌与沉寂

       青岛旧属即墨县,据《胶澳志》记载,“即墨,禹贡青州之域,古东夷地,周为夷国,后入齐,为即墨。”[1](P19)由于具有港阔水深、经济腹地广阔等便利的区位优势,此地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国北方的重要港口之一,“唐天祐年间,阿拉伯人来中国通商,北面之界即止于此。”[2](P29)但随着明清以来中央政府对海上贸易的忽视与限制,这一重要贸易口岸日渐衰落。到清朝末年,青岛已沦为“渔舟聚集之所,旧有居民三四百户,大都以渔为业”[1](P26),不复昔日通商大埠的繁华。

       (二)青岛建置与早期发展

       晚清时期,青岛地区因其海防重要性日益受到关注。1891年,主管北洋防务的李鸿章视察青岛,随即奏调登州镇总兵章高元移驻于此,并进行基本的防务建设,是为青岛建置之始。

       章高元在青岛驻扎不过数年,其间还因甲午战争远赴辽东,兼之不够重视,并没有对青岛进行充分的建设,仅修建了“一条长长的登陆码头,一个火药库,四座营房和一处将军衙门”[5](P47),章高元所主持的这些工程虽然规模不大,但从德国殖民者对其建设成果的继承角度来看,仍然可以将其视为十年后德国当局对青岛进行大规模建设的先导。

       与此同时,军队的驻扎与工程的修建也对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刺激作用,原先的渔村日趋繁荣,逐渐演变成为有一定规模的市镇,据记载,当时青岛已有数十家营业范围不同的店铺,远远超出了一般渔村所需,“除新近由即墨、平度、金口、海阳来此赁屋暂营者六家外,计车马、旅店七,洪炉一,成衣、估衣、雉发三,油坊、磨坊、染坊六,杂货、竹席、瓷器店铺五,药铺二,当铺一,织网、麻、草、油蒌木材八,肉鱼盐铺行六,鞋帽、皮货各一,纱布绸店、广洋杂货店三,酒馆、饭铺九,酱园、豆腐坊各一,糕点茶食三,计六十五家。”[4](P25)总而言之,德占前夕的青岛已相当繁华。

       (三)传统行业与现代工业的断裂

       青岛地区在古代由盛转衰,又在近代趋向繁荣,似乎已经逐渐产生了现代化的萌芽。但遗憾的是,这种繁荣中并没有产生现代工业的基础。前文所述数十家店铺所涉及的行业,大多是以满足民众日常生活所需的手工业、商业、服务业为主。1898年对青岛、李村附近48个乡镇中居民的职业类别调查结果显示,在771名不事农业生产的当地居民中,多数从事的仍为泥匠、木匠、石匠等传统职业,与未来青岛地区的主要产业缺乏直接联系。[5](P110)因此,在德国占领青岛前,当地并没有真正产生现代工业。

       二、开埠十七年:青岛工业基础的建立

       德国为维护其远东地区利益,并满足其占有殖民地的需求,在对胶州湾进行充分考察后,最终于1897年借巨野教案之机强行租借胶州湾。在占领青岛后,德国当局投入巨资对城市、港口、铁路和市政工业进行建设,力图将其打造为宣传德国优越性的模范殖民地,而上述建设与其他工业投资一起,确立了青岛现代工业的基础。

       (一)德国对胶州湾的考察与占领

       1871年,德国经普法战争统一。作为新兴国家,其极度渴望占领殖民地与扩大势力范围,而尚未被瓜分完毕的中国与远东地区成为德国的重要目标。从德国著名地理学家李希霍芬率先向德国政府建议在青岛建设港口开始,港阔水深、气候良好并且具有广大经济腹地的胶州湾沿岸逐渐成为德国的优先选择。1897年,德国海军顾问、筑港工程师弗朗裘斯赴胶州湾调查,从面积、岛屿、气候、风向、潮流、盐分、居民、水源、地质甚至包括华人坟墓位置等26个方面向德国政府提交了详细的报告,[6](P13-19)最终坚定了德国占领胶州湾的决心。

       1897年,两名德国传教士于山东巨野被杀,德国借机出兵占领胶州湾,并于1898年与清政府签订《胶澳租借条约》,正式租借胶州湾及其周边地区99年,随即在青岛大力开展城市、交通与工业建设。

       (二)德国当局进行的城市与交通建设

       交通是现代城市的命脉,鉴于青岛缺乏像广州、上海一样发达的内陆水道,发展交通更是刻不容缓。因此,德国当局“在规划青岛伊始,就充分考虑港口、铁路、城市三者之间的布局关系,采取了城建服从港建,以港口建设来促动城市建设和工业发展的政策。”[7](P42-43)一方面进行城市建设,另一方面则建港修路,为城市和工业发展提供交通便利。1899年,青岛港开始建设,1908年大体完成,作为配套设施的青岛船坞工艺厂(又名青岛造船厂)也告完工,厂内配有电灯,昼夜都可做工。[7](P9)与此同时,1899年动工修建的胶济铁路也于1904年建成通车,并在“青岛四方村修建了一座机车工厂,1903年建成投产,主要修理铁路车辆和有关器材”[8](P196),这就是后来在青岛乃至中国铁路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四方机厂。随着港口与铁路的建设完成,青岛海陆两方面交通条件均有了极大改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