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明中央对西藏经济的扶持政策及作用

作 者:

作者简介:
陈崇凯,男,西藏民族学院历史系副教授; 顾祖成,男,西藏民族学院历史系教授,享受国务院津贴的专家。二人合作发表论文《西藏在中国近代史中的重要地位》等多篇。

原文出处:
西藏研究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F7
分类名称:经济史
复印期号:1997 年 04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元明时期,西藏地方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和繁荣,是西藏经济发展史中的重要一段。由于处于分割动乱中的西藏地区归属中央王朝,在大一统的中央政权支持下,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逐步确立并不断发展,使生产力得到解放。这一生产关系及社会经济形态的变革,首先以10世纪阿里地区古格拉德王为寺院赏赐庄园为标志,寺院主也开始变为占有一定庄园和牲畜的封建领主,领主与寺主合为一体。[①]无论是寺院集团还是世俗社会,其庄园经济都在不断发展。元代对萨迦派和帕竹家族的扶持,是促进西藏领主经济发展的成功范例。当帕竹家族结束了萨迦政权统治后,元王朝即加封其领袖绛曲坚赞为大司徒,颁给印信。他及其后任在中央王朝支持下,通驿道、复修庄园,新建13座宗城,减轻僧众负担,扩大藏汉经济交流。到元末明初,大大小小的领主庄园(溪卡)遍布于前后藏各地。[②]

      有明一代,特别是15到17世纪中叶,是西藏寺院领主经济巩固并发展繁荣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最大特点,是在明中央王朝扶持下,黄教寺院经济迅猛发展。到16世纪中叶,黄教寺院经济已形成具有全藏规模和主导地位的经济集团。明朝末年,黄教寺院经济进一步扩展至今青、甘、川、蒙、滇等地,强大的寺院领主经济集团与世俗贵族溪卡及“马头”“大户”等,成为17世纪西藏封建农奴制庄园经济的最大特色。然而,仔细分析一下这一时期西藏地主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就不难发现,除了上述中央王朝在政治上的大力支持和西藏社会内部生产关系的变革以外,在完成这一历史转变和飞跃的过程中,元明中央政权对西藏地方经济的多方扶持政策和藏汉经济文化的积极交流则起了重要的历史推动作用。这些政策概括起来,有以下几方面。

      一、元明中央积极拓展西藏与内地的交通

      交通,自古以来就是制约经济发展的关键之一,也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从西藏早期历史看,吐蕃时期之所以能兴盛一时,其重要因素之一,是由于唐蕃古道的开通,加强了与中原先进经济文化的交流。两宋时期,吐蕃衰亡,唐蕃古道断绝,陷入分裂动乱之中。元初当西藏各派归附后,忽必烈即着手令达门开拓西藏与内地的交通,从青海、前后藏直至萨迦,设置27个大驿站。由点到线,沟通了元朝在藏区所设的三大辖区。[③]为了保护驿道的畅通,元中央政权把支应各站的用具及乌拉差役分别落实到万户府,实行站户负责制。1276年后,针对站户逃亡事件,又令大臣桑哥对藏地驿站管理进行改革,将驿站移交蒙古军队,由军队分兵专管。从此,卫地藏民不必亲赴藏北驻站,不但确保了西藏与内地的交通往来[④],而且缓解了藏民负担,必然促进西藏经济的发展。与此同时,元朝中央多次以赈济之法从经济上直接资助站户,约两年一次,最多时一年给银11000余两,外加牲口800头。[⑤]

      明代是西藏与内地交通史上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明朝中央为进一步发展西藏与内地的经济交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复修青藏、川藏驿站,多次派内地民工入藏,与藏族人民通力合作,整治旧线上的险阻路段,架设桥梁,开辟新线与商道。“自是通路毕通……无虞寇盗矣。”[⑥]特别是茶道(即商道)开通后,促进了茶马贸易及商旅往来,成为联结藏族与内地人民的纽带。

      明代青藏驿道分别是在元及唐旧址上复修的。其中路大体从西藏经墨竹、那曲卡、当拉岭、通天河、查灵海、日月山到西宁,是官方驿道的主道。[⑦]东路由玉树入藏,是在唐及唐以前入藏的古道基础上复修的,全线长约4000里。[⑧]川藏道是由明初驿站和茶道整修而成的,主要是将川内驿道续修至昌都后与青藏东道相接而成,全线长约4700里。宣德时因青藏道盗匪劫掠,贡使及官员改由古茶路从川藏道往返。[⑨]年经此道的贡使多达数千,嘉靖十五年(1536)一次即高达4170人。因此,川藏道不论是从驿使还是茶马贸易量上均与青藏道一同成为西藏与祖国内地的交通热线。此外,松藩道在明洪武及宣德年间多次进行大规模整修,还新增了邮亭。其南路从成都经灌县、咸(汶川)、茂(茂汶)、叠溪、松蕃,出黄生关与青藏大道相通。东路西通文县与今甘肃藏区相连。[⑩]

      明代使用率最高,对西藏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影响最大、贡献最多的是茶道。藏民将此商道亲切地称为“嘉(即茶)兰姆”。除由陕西经甘青入青藏道运送在陕西泾阳加工之湖南砖茶外,在四川境内主要是川藏道与松蕃道。川藏商道指从雅州经打箭炉通乌思藏的茶道。《明史·食货志》载:“自碉门、黎、雅抵甘、乌思藏,行茶之地五千余里……初制,长河西等番(即藏)商以马入雅州易茶,由四川岩州卫入黎州始达,茶马司是(定)价……于碉门茶课司给之。”明初,政府专门整修了碉门到岚安的道路,并开拓了岩州至碉门的通道。民间茶商为图便捷,或取道碉门或取道黎州。嘉靖以后,因明朝大力扶持黎雅一带的茶叶生产,其地道路又相对平易,更促使了民间茶商的汉藏贸易,往来商族多改行黎州。从雅州到打箭炉,茶叶以人力背负搬运为主。从打箭炉入藏,改由牦牛、骡马等畜力驮运。翻折多山,从两路口经理塘、巴塘过宁静山到芒康,再经察瓦岗到昌都西北瓦合寨与昌都至拉萨驿路会合。松藩茶道主要是用于向西藏转运转销南路的边茶,在小东路和汶川金川形成两条专用茶道。(11)

      二、在支持庄园经济的同时,减免赋税、赈济灾民以间接资助藏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