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河北农业经济探视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河北师院学报:社科版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F7
分类名称:经济史
复印期号:1997 年 0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今河北省在汉代封国赵、中山和燕国范围内。司马迁和班固对这一地区的经济作了粗线条的描述,赵和中山“地薄人众”[①],上谷至辽乐“有渔盐枣栗之饶”[②]。但是,停留在这种认识上显然是不够的。两汉时期河北的农业经济在战国时期赵、中山、燕等诸侯国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发展,虽然由于资料的不足和零散,给研究汉代河北农业经济带来了诸多困难,但新的考古资料的出现,为我们进一步认识这一问题提供了条件。笔者不揣浅陋,运用文献和考古材料,对汉代河北经济进行了探讨,以期有助于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所论容有未当,敬请方家不吝指正。

      一、汉代河北农业经济的条件和概况

      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把当时的全国区分为四个经济区。它们是:山东、山西、江南和龙门碣石以北。这是按自然区划的区分,也显示出各地经济的特征。碣石指现在河北省昌黎县北碣石山,龙门为现在陕西省韩城县和山西省河津县中间的龙门山。即由碣石起循燕山山脉南麓西南行,再越太行山,历渭水中游而至黄河岸上的龙门的广大区域。

      《货殖列传》记载这一区域的特产说:“龙门、碣石北多马、牛、旃裘、筋角;铜铁则千里往往山出棋置;此其大较也。”汉代的封国赵、中山全境和燕就在这个经济区域内。赵国(都今河北邯郸)、中山(都今河北定县)在今河北省中南部地区,从中山国再向北是燕地的涿郡(治今河北涿州)。一般认为,“这个区域是一个半农半牧的经济区,农业还比较粗放,比中原地区为落后,但畜牧业则比较发达。”[③]这是概而言之,从地理位置来看,赵和中山辖地,即今河北省中、南部地区应属农区范围之内;今石家庄以北地区半农半牧的色彩渐浓,至涿郡、上谷(治今河北怀来东南)则是以畜牧业为主了。

      赵和中山地区经济总的特点是以种植业为主,战国时期,这里的农作物已经有禾、黍、稷、麦、稻、梁等[4],至汉代农作物的种类进一步增多。西汉时期的农书《汜胜之书》记载了多种农作物的栽培方法,其中提到的大田作物有:禾、黍、稻、稗、枲、麻、豆、小豆、宿麦、旋麦、芋等,这些在河北地区均已有种植。其中麦就是小麦,到西汉时已经分有春种的旋麦和秋种的宿麦;禾是北方谷子,稷和粱都是北方谷子的别名;麻是麻类的总称,麻是雌雄分株的,枲是雄麻,苴是雌麻;菽是大豆;大麦、稻、黍、小豆与现在的作物同名;芋的块茎长在地下称大芋头;稗是饲料,碰到荒年人也可用来充饥。除种大田作物外,还种植果木、蔬菜、瓜类等多种作物。

      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和班固《汉书·地理志》,都说处于太行山东麓的赵和中山“地薄”,即土质较差,发展农业的条件不太好,这是相对于中原地区而言。“地薄”应是笼统评价,实际上赵和中山并非尽是瘦薄之地,均有较宜耕作的自然条件。

      从自然条件来看,赵国大部分地区为冲积性黄土平原,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于发展农业经济。中山国地处太行山东侧,属滹沱河冲积扇和山麓平原地带。东去即为大平原,地势低平,排水条件好,地下水源丰富,也是宜于耕作的地区。

      从交通条件来看,秦始皇所修驰道中的一条,就是沿太行山东麓北上,经邯郸、中山而至于蓟的。由于紧靠太行山脉,又处于诸水的上游,地势高亢,不易受到洪水的威胁,比处于下游平原上的道路安全可靠。秦始皇修筑驰道的目的,当然主要是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但驰道的修成在客观上是会促进经济发展的。由秦迄于两汉,太行山东的经济都会一直很繁荣,固然有各自不同的因素,但无疑都受惠于这条道路的作用。邯郸还拥有漳水、滏水、沁水等舟楫之利,因而成为这一地区的交通枢纽和贸易中心,《史记·货殖列传》描绘了邯郸的盛况,“邯郸亦漳、河之间一都会也。北通燕、涿,南有郑卫”。商贾们“转毂以百数,贾郡国,无所不致”,不仅促进了这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也进一步沟通了这一地区与邻近地区的经济往来。待漳河岸上的邺(今河北临漳西北)兴起,已是东汉末叶的事情了。

      根据竺可桢先生的研究结果,我国西汉时期的气候条件与现在相似,但平均气温比现在略高[⑤]。从文献记载看,当时竹子、柑桔等喜温植物分布的北界比现在偏北[⑥]。战国秦汉时期太行山东平原的自然条件并不完全和现在相同,由于这里土壤含盐碱较多,呈现白色。《禹贡》载冀州的土壤为白壤。在九州中居中等(《禹贡》把九州的土壤分为九等,冀州为中中,即第五等)。土壤盐碱化和地面水分过多以及地下水位较浅有直接关系。

      应该指出,太行山东平原的富庶地区只是接近太行山麓的部分,并非所有的地方都是如此。靠近太行山附近的地区地势比中部和东部高,盐碱化的土壤也较为稀少。太行山由西往东,地形由陡至平,地下水位由深到浅,土壤含盐量也由低到高,盐碱化由无到有,由轻到重。

      为了治理土壤的盐碱化,古代劳动人民进行了不懈的努力。《汉书·沟洫志》记载,战国魏文侯时,西门豹治邺,将漳水沿岸舄卤的瘠土改良为肥沃的膏壤,“以富魏之河内”。西门豹之后,史起引漳水灌邺,民歌之曰:“邺有贤令为史公,决漳水兮灌邺旁,终古舄兮生稻粱。”盐碱地得到了治理,变为可种植稻粱的良田。

      华北大平原虽系下游冲积平原,地势低平,黄河下游易决善徙,但自战国时期人们开始在河边修筑堤防以后[⑦],这一影响逐渐减少。华北平原的湖泊在两汉时期还是相当多的。后来陆续淤淀干涸,现在已经难以知道详细情况了。其中最大的一个为大陆泽,因为泽的面积广大,淤积较缓,七十年前坊间出版的地图所标的宁晋泊即其遗迹,如今也已不可复睹了。由于湖泊众多,气候湿润,森林也就易于生长。秦汉时巨鹿郡的得名就是因为当地有规模宏大的森林[⑧]。森林众多无疑是会影响农田面积的发展的。西汉时期,平原中部的经济才相继有所发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