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审计批判性思维”看大学生职业胜任能力培养

作 者:

作者简介:
全东峰,硕士,陕西理工大学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德育理论与实践。

原文出处:
企业研究

内容提要:

02


期刊代号:V3
分类名称:审计文摘
复印期号:2017 年 07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当今社会,经济形势日趋复杂,高校学生要想在大学毕业后找到理想工作,就必须拥有足够的职业胜任能力。职业胜任能力与专业能力不同,前者与个人工作绩效相关,区分出业绩优秀员工和成绩普通员工的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员工能否在实际工作环境中、在规定时间内保质保量地完成交付的工作任务,而后者是专指用于表现个人水平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职业道德和工作态度。审计批判性思维是高校学生应具备的重要思维方式之一,高校学生在校期间不仅要努力学好专业技能和知识,更要积极培养自身的职业胜任能力,不断的运用审计批判性思维来反省自身,寻找自身的不足。

      二、审计批判性思维在高校学生职业胜任能力培养转型中的新契机

      1.审计批判性思维的结构要素

      杜威,美国实用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他认为批判性思维是对于任何断言、结论或者假设,及其所根据的事物或者更深层次的推论,个体为了得到判定其是否正确而进行的缜密的思维处理过程。审计批判性思维即从事审计活动的工作人员,在处理被审计事物的过程中,基于公平公正的角度,秉持细心谨慎的态度,对被审计单位提供的数据、信息的有效性进行精准的判断,并对可疑的证物保持警惕,不盲目、不轻信,以质疑的思维审视一切眼前的事物。要想探究审计批判性思维在高校学生职业胜任能力培养中的重要性,就要先弄清楚审计批判性思维的结构要素。基于审计批判性思维的定义,可知审计批判性思维结构包括如下——

      三个要素:

      第一,批判性思维倾向。它是指审计师出于主观能动性的、有目的的、有意识地进行批判,能够全面激活审计工作人员的批判动力,是每个从事审计工作的人员都应该具备的一项重要素质;

      第二,批判性思维知识技能。审计工作人员如何正确、谨慎地进行批判,这就需要其掌握先进、专业、有效的知识技能,包括专业审计知识技能和被审计事物相关知识技能;

      第三,批判性思维实践经验。审计人员除了要拥有批判性思维倾向和知识技能,还要在处理审计工作方面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审计工作。

      2.审计批判性思维在高校学生职业胜任能力培养中的重要性

      职业胜任能力,是指职工能够得到企业聘用、胜任企业岗位、获得良好职业发展的能力,并且这种能力能够将员工自身的工作态度、专业知识和技能、人生观、价值观、工作方式、心理素质等等要素展现出来,其中专业知识和技能、心理素质是其中最重要的要素。在高校学生的职业胜任能力教育中,教育学生能够接受审计批判性思维,培养在日常的学习和工作中具备这种习惯和意识,保持谨慎和质疑的态度,使之成为自身的一项重要技能,对于高校学生以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创新是一个民族不竭的发展动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源泉。批判和创新紧密相关,只有不断保持对旧事物的质疑和批评,才能创造出新事物,因此审计批判性思维在高校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加强训练学生学会运用审计批判性思维的能力,能够促使其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重新对头脑中已知的事物进行再认知,舍弃不切实际的幻想,学会用长远的目光看待事情,深刻剖析事物的内在,并且根据外在事物的改变而改变,学会不断地反省自己,从而能够缜密细致地思考问题、处理问题、解决问题。基于“审计批判性思维”的视角,对高校学生教学课程当中的不合理现象进行清除,不仅督促高校学生端正态度,学好专业知识技能,更强调培养其职业胜任能力,提高教师教学技术水平,而且符合当今社会对于人才职业胜任能力日益增高的要求,为高校课程的改进提供借鉴意义。

      三、高校学生职业胜任能力不足的原因分析

      审计批判性思维在高校学生教育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我国高校毕业生的职业胜任能力仍然不高,甚至能用“差”来形容,多数学生毕业后前往公司就职之前都需进行一段时间的岗位培训和实习,这样才能对其所从事工作的内容有所了解,清楚自己的工作性质和岗位要求。高校学生的职业胜任能力培养不足,这种结果具有多方面的原因,在探究原因之前要先明确职业胜任能力具有哪些特征,这样才能对症下药。

      1.职业胜任能力的特征

      基于职业胜任能力的定义,可知其特征有如下三点:首先,职业胜任能力是工作人员的能否胜任工作的基础,根据身处岗位的不同,需要具备的职业胜任能力也有所不同,领导管理岗位和基层人员,二者所需要具备的职业胜任能力不仅在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上有所差距,在职业发展观、价值观和领导能力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其次,行业不同,需要的职业胜任能力也有所不同;再次,随着时代的进步,职业胜任能力要做到与时俱进,与不断前进的科学技术、文化水平、经济发展等因素相适应,并根据岗位的变化和职位的升降做到相应的改变;最后,职业胜任能力不仅仅是与工作相关的专业技术和知识,还与个人工作方式、心理素质、价值观和人生观等密不可分。

      2.学校职业指导培养不足

      针对高校学生的职业指导培养工作能够有效地帮助在校学生科学合理的规划人生,了解就业或者创业的知识和条件,为将来走向社会做好计划、未雨绸缪。但是在实际中,大多数院校在高校学生的职业指导培养方面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使得学生的职业胜任能力达不到标准,具体表现在:(1)职业指导培养课时少,在有限的课时内,学生并不能学到多少实用知识、面试技巧等,学到的理论又不能与应用于实际,这样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就会遇到很多困难;(2)职业指导培养部门少,高校很少设立这样专门服务于学生就业的职业指导部门,不能根据学生的能力和特长领域对其进行专门的指导,在择业时学生常常找不准自己喜欢的职业岗位;(3)职业指导教师储备不足,学校对与这方面的专职老师不重视,导致缺乏专业的职业指导。

      3.学校教学水平落后

      目前,国内院校在基础课和学科专业课上的课程安排上较多,但是关于职业能力指导的实践课程安排比例较低,学生的职业技能得不到提高,所学理论与实践不能有效的结合,这也就直接导致了学生职业胜任能力的素质较低。而且,多数高校的教学课程多年未改,在日新月异的新时代,学生所学到的知识落后于社会发展,难以满足企业对于新型人才的需求,更不用提职业胜任能力。还有,高校学生培养形式单一,多数院校的高校学生培养形式仍是以任课老师理论教学为主,缺乏必要的实践演练教学环节,学生学不致用,如果能引入外出实习等形式的教学活动,辅以科学合理的规划,教导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进行实践、体会,从而使学生能够获得更多的实践经验,为之后走向社会寻找工作积累经验,适应社会的需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