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审计署主要以亚洲审计组织、世审组织、联合国审计委员会三个机构作为平台开展国际活动。这三个机构也正好是中国审计署近10年来参与度最深广、发挥作用最显著、影响力最直接的国际组织。因此,竞争、合作、双赢是这期间中印审计交流的方式和结果。 2010年8月,中国审计署准备在大连举办为期10天的第二届南太地区审计长研修班,已经有11个岛国的审计长及其助手报名参加。就在开班前一周,瑙鲁审计长莫戴先生打来电话,说因为航班问题,他必须提前4天到达,否则就赶不上研修班的开幕式和主要课程了。这是实情。南太地区航线很少,如果从某一岛国出发,要先到斐济、新西兰或澳大利亚转机,然后再飞往目的地。有时一周只有1-2个航班,搭乘起来很麻烦。我们同意了莫戴先生的请求。为了表示礼遇,莫戴先生途经北京时,我还专门请他和助手滨库女士吃饭,席间我才得知,莫戴是印度主计审计长公署(以下简称印度审计署)的官员,滨库女士是他的妻子。 选派专家担任瑙鲁审计长,只是印度审计署对外援助和国际战略的项目之一。此外,它还向阿富汗派遣审计专家组,与世界上17个国家最高审计机关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选派官员去世界审计组织发展培训委员会(IDI)长期工作等等。印度审计署是国际审计舞台上一支活跃而重要的力量。 国际主义情结浓重 印度审计署主要以亚洲审计组织(ASOSAI,以下简称亚审组织)、世审组织(INTOSAI)、联合国审计委员会(UNBOA)三个机构作为平台开展国际活动。这三个机构也正好是中国审计署近10年来参与度最深广、发挥作用最显著、影响力最直接的国际组织。因此,竞争、合作、双赢是这期间中印审计交流的方式和结果。 印度审计署是亚审组织的创始成员之一,首届亚审组织大会1979年在新德里召开。印度三度担任亚审组织主席,从第8届起担任亚审组织秘书长,一直干到第10届大会结束,总共9个年头。在亚审组织37年的历史中,它担任主要领导18年,担任理事会成员19年,一直在亚审组织领导班子里没挪窝。 担任领导固然荣耀和体面,但与它的付出和贡献也是成正比的。亚审组织最初的成员只有11国,到了2012年在印度斋普尔召开的第12届大会,就扩展到了46国,加上受邀的世界审计组织官员和其他机构代表,出席人数一般都在200人上下。资金、场地、交通、餐饮、文件,凡此种种都要承办国筹措解决。记得第12届大会结束后,我跟着领导前往孟买搭乘国航班机。孟买机场是国际中转的大码头,从这里转机的各国代表团很多,印度审计署驻孟买的派出机构几乎全员出动,提供了周到贴心的全方位服务,但这其间的辛苦和曲折,不是圈内人哪里知晓! 亚审组织秘书处是理事会办事机构,要处理繁细具体的日常事务,责任也重大,必须配备若干人员专司此事。印度审计署国际司司长苏达女士有一次谈到如何做好秘书处工作时,就反复用了一个词:“耐心”(patience)。为什么呢?因为秘书处的决定对成员国没有约束力,也没有强制性,只有靠耐心地说服、斡旋、等待,还有耐心的微笑。 中国审计署曾在第5届、第10届两度担任过亚审组织的主席。第10届是从2006年至2009年,是印度审计署担任秘书处的后半段,双方的合作高效而愉快。大概中国人的勤勉和执行力正好弥补了印度人的悠然与从容。 双边合作的典范 2009年10月,中国审计长刘家义访问印度,其中一个重要安排就是与印方续签合作谅解备忘录。这个备忘录始签于1991年,每3年评估之后予以续签。双方在会谈中高度评价了备忘录所发挥的作用,刘审计长指出:近20年的实践表明,中印最高审计机关是世审组织框架下双边合作的典范。这个结论得到印度主计审计长温诺德·莱的高度赞同,也成为近年来中印审计交往的惯常表述。 双边合作的前提是,相互理解和尊重彼此的重大关切和利益诉求。换句话说,在关键时刻要想朋友之所想,急朋友之所急。 2009年第11届亚审组织大会要选举新一轮理事会成员,章程规定一个国家只能任两届就必须退出。当时中国审计署任满了两届,也即将卸任主席职务,但是亚审组织成员中要求中国留任的呼声非常高。于是,中印协商后,联合向理事会提出一个议案:参照世审组织理事会的办法,卸任主席或卸任秘书长,可以再任一届理事会成员。议案得到批准并在随后的大会投票中,中印两国双双留任——印度审计署是刚刚卸任的秘书长。 到了2012年的第12届大会,中国审计署已经以卸任主席身份,又任满了三年的理事会成员。何去何从?印度审计署再次率先支持中国继续申请留任,因为他们即将接任亚审组织主席。率团出席大会的董大胜副审计长向后方请示后,决定不负众望,参加竞选。亚审组织46个成员国表面上风平浪静,私底下却暗流涌动。最后投票结果,中国审计署以几乎满票的最高票再次当选新一届亚审组织理事会成员。 从签署备忘录的1991年开始,中印两国每年轮次举办审计研讨会,一直延续至今。承办方要负责对方论文翻译并提供研讨会现场的口译,这往往是研讨会成败的关键。在中国好的英文翻译好像比比皆是,但在印度要想找一个优秀的中文译员似乎比较困难。2004年我陪同时任副审计长的刘家义参加了在新德里举办的第12期研讨会,题目是“IT环境下的财政审计”。中方代表宣读的论文是“网络环境下财政审计的架构与设想”,但是现场拙劣的中文口译把印度代表听懵了,把中国代表听傻了,研讨会眼看就难以正常进行了。这时刘家义副审计长急了,让人找了一块黑板来,亲自上前划了一张“财政联网审计的组网模式”图,接着讲了6个步骤的开发思路,中方随团翻译自然也技高一筹,印度同事立即被深深吸引住了,随即展开了热烈的讨论,那天的午饭直到下午3点才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