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技术发展之初,人们曾认为这是一个强大的均衡力量,它能够克服社会分化和不平等,增加社会互动的层次和公民参与程度;但是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互联网在给人类的社会生活和发展带来巨大福祉的同时,不同的地区、人群在互联网的接入、使用时有巨大的差距,形成了新的不平等与分化,即“数字鸿沟”(digital divide)(黄少华,2004:95)。本文选择大学生和新生代农民工群体①为研究对象,试图解释其微信社交中的差异及其与两个不同群体日常生活的相关性。之所以选择这两个群体,是因为他们在生理年龄上相近,均处于青壮年;而在教育背景、人生经历上差异明显。同时,这两个群体以不同的方式直接经历着现代化生活的锤炼:大学生群体以全面迅速接受最新资讯的方式感受现代社会,而农民工群体以劳动力流动的方式,承载着当代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社会与文化的转型。两个群体日常生活的差异使得其网络社交的对象、内容以及对其日常生活的影响有显著的差异。种种差异不仅仅是人和技术互动的结果,更是以互联网为媒介,教育背景、生活方式、社会交往等鸿沟的再加强。在此之中,两个群体正在经历不同的生命时间。这也为理解他们微信社交差异产生的机制提供了一个解说的视角。 一、关于网络、数字鸿沟与生命时间的学理讨论 时间,是承载人类实践的必要前提。就社会而言,不同社会及其历史时期关于时间价值、节奏的默认,在相当程度上呈现了具体社会形态的个性与地方性。就个体而言,不同的生命阶段显示出各异的人生状态。同时,又需要将个体的时间感受镶嵌在社会时间的宏观维度上给予考察。这一切,使得看似可以克服时空障碍的互联网手段,被不可言喻地打上了不同的实践特征。数字鸿沟在网络行为主体不同生命时间中、线上与线下互动中得以获得重新认识。 (一)微信与网络:在现在与未来的关联模式中塑造时间感 互联网的蔓延,将传统时间与空间的搭配模式修改为吉登斯所描述的时空“脱域”。(吉登斯,2000:18)在互联网的覆盖中,人在东边,却可以摆脱缺场的局限,同步见证西边的状态,并对空间相隔的事项即刻产生影响。毋庸置疑,互联网深刻改变了人们感知世界、穿梭时空的方式。在此之中,微信成为近年来使用率迅速上升的网络信息载体和工具。但微信和互联网一样,作为信息传播的载体,其自身并不具有直接生产功能,亦即不像核能、飞机那样直接通过自身的生产过程提高生产效率,从而改变特定物质或能量生产、空间移动速度的时间轴。依据其获取和传播信息的功能,微信对时间的影响,更多是在抽象层面影响人们对“现在”的感知乃至自我认同,以及通过对信息的获取、践行,影响从“现在”走向未来的可能性及方向性。 实际上,在时间范畴下,“过去”是清醒状态下得以参考的已发生事件的总和;“未来”是同一个人预期未发生事件的总和;“现在”是连接过去和未来的必经节点。而“现在”是“每一个清醒的人对生存状态的综合感觉,但感觉是延绵的、模糊的、不易描述的”(汪天文,2008:328-329)。尽管如此,每个人的“现在”都是踩在坚实的现实基础上的。现实的社会网络、现实的空间、物理构造等构成每个人具体的现在。也正因如此,微信深深卷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一方面成为构成“现在”的重要部分,另一方面人们如何感受正在经历的“现在”,及其与预期中未发生事件的关联性,在相当程度上推动了人们在微信及线下的实践。换句话讲,人们以各自的方式塑造着现在与未来的关联模式,而微信承载着实践主体特定的时间感受与模式。 (二)数字鸿沟:并不同质的网络实践 人们曾经为互联网对时空所具有的新的驾驭形式欢呼。互联网可以延伸我们的耳目,让人们摆脱缺场的遗憾,见证空间上原本遥不可及的场景;它可以传递亲人的一颦一笑,而不仅仅是一纸家书;似乎面对键盘和互联网,同样的大千世界可以对所有的用户展现。然而,虽然互联网给人们提供了一番非常不同于物理空间的网络空间,但网络空间也是由物质载体承载着的一种存在形式,具有真实性、历史性和时代性。(刘少杰,2013)渐渐地,人们发现互联网并非最初人们想象的那样一劳永逸、无懈可击,因为网络实践的主体同时是线下实践的主体,而线下实践的主体是那样多元而分化。由其衍生出的网络行为怎可能是同质划一的?于是,“数字鸿沟”的概念逐渐得到重视。它最开始是指数字技术的拥有者以及未曾拥有者之间存在的鸿沟或差异(韦路,2015:36),即人们在计算机和互联网可及性上的差异,这种差异被认为是“第一道数字鸿沟”。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普及,研究者们开始关注“第二道数字鸿沟”,即电脑和互联网使用上的差距,指使用信息资料有关的行为,包括对软件的熟悉程度和对信息搜索的能力等。目前部分学者们开始关注第三道数字鸿沟即信息资源和知识方面的差异(闫慧,2012:90),即信息意识(information conscious),使用者判断信息究竟是否有价值的能力(汪明峰,2005:113)。薛伟贤(2010:45)认为具有良好教育水平和信息素养的人能够更好地利用互联网获得自己所需信息,而受教育程度低的人在面对夹杂英文的网页、复杂的操作系统和文字处理软件时往往手足无措。可见,在以往的数字鸿沟研究中,强调社会阶层、区域差异、教育程度等因素的差异,也有按照年龄组进行的分析,但尚缺乏从网络行为主体时间感受的角度给予关注。而以微信为代表的互联网平台,正是以重塑时空关系为重要切入点,实现对社会互动、实践取向、话语体系、权力结构等一系列社会行动的变革。(刘少杰,2012)因此,将时间的框架纳入对人们网络实践的理解,是理解数字鸿沟的题中应有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