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单位如何实施互联网+内控?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财会信报

内容提要:

02


期刊代号:V3
分类名称:审计文摘
复印期号:2017 年 06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信息系统基本框架

      行政事业单位利用互联网技术实施内部控制,首先要明确控制对象以及达到的控制目标;其次要根据职责分工明确控制责任,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为实施内控奠定基础。

      (一)控制范围

      在行政单位实际经营过程中,影响其业务活动、预算等目标实现的各种风险因素,都是内部控制的对象。各领导、科室及各岗位工作者,应充分运用互联网信息平台,掌握风险动态,控制或降低风险损失。

      互联网信息系统应及时准确地收集、传递与内部控制相关的信息,确保信息在部门内部、外部进行有效沟通,促进信息的集成和共享。这是行政单位成功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条件。同时,单位应当加强对信息系统的开发和维护、访问与变更、数据输入与输出、文件存储与保管、网络安全等方面的控制,确保信息系统安全稳定地运行。

      (二)相关制度

      1.《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

      2.《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政府会计制度》;

      3.《政府管理信息系统网络建设技术标准》、《政府管理信息系统安全总体标准》;

      4.相关计算机软件工程规范。

      (三)控制目标

      1.确保内控信息真实、完整,及时、顺畅;

      2.为国有资产的安全、有效使用,提供信息支撑;

      3.为提升公共服务的效率、效果,提供信息支撑;

      4.为有效防范舞弊与预防腐败,提供信息支撑。

      (四)职责分工

      1.业务部门:正确使用本单位建设的核心信息系统、网络等;根据业务开展需要,提出信息共享、交换的需求;接受相关信息系统的使用、维护培训;做好分配的账号资源的安全保密工作,严格执行保密制度,并指定一名信息员负责沟通。

      2.信息科:负责网络应用系统的安装调试及核心系统的正常运行维护(系统升级、病毒防范、数据备份、黑客防范、系统运行状态监视及故障分析解决等);负责信息系统的规划、扩展与实施;推动办公等软件系统使用的普及,开展相关系统使用的培训;负责账号管理、资源分配,办公上网用户的备案及管理工作;严格执行保密制度,不得将数据向外人泄露,不得向网外传递相关数据;负责保管网络管理、运行检修记录等资料。

      3.主管领导:做好信息的跨岗位传递及核查监督,防止特定岗位出现故意或者无意的错弊,保证重要信息内外传递顺畅。

      (五)不相容职责

      单位在设计内控制度时,首先要考虑哪些岗位和职责是不相容的,其次明确规定各个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使不相容岗位和职务之间能够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形成有效的制衡性。一般来说,单位所有经济业务活动信息的提供者、审核者、加工者、使用者要分离,不能交叉、重叠,相关重要岗位不能由一个人担任。

      单位重要目标控制系统

      (一)单位重大风险控制动态

      通过信息系统及时反映滥用职权/徇私舞弊、违规违法/顶风作案、重大事项申报不实、贪污腐败/侵吞盗窃、突发事件/安全事故、监管失职/勾结作弊、资产不实/手续不清、凭证混杂/审核宽松、财报不实/信息失真、部门利益/影响协作等风险的动态变化,及时采取控制措施。

      (二)单位重点目标控制动态

      通过信息系统,及时、正确地反映影响目标实现的各种不利风险,使相关部门、岗位及责任者可以及时拟定应对措施,防止隐患发生。当本部门无力化解全部问题时,应将剩余风险及时提出来,全单位共同研讨应对策略,确保目标任务完成。

      (三)科室预测风险的报告

      当各科室预测到可能会发生不利风险时,应及时通过信息系统传递给各相关者,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重要经济活动控制系统

      (一)预算业务控制

      1.预算基础配置控制

      (1)预算方案设定

      根据各种预算内容进行预算方案的自由设定,其中,预算项目包括会计科目、预算科目、所有辅助核算项目等;控制金额类型包括发生额、余额、借贷差额等。科目及项目的设置不限定级次,即,用户可对一级科目进行预算设置,也可对二级、三级科目进行预算设置。

      预算内容的多样化,可以给用户更大的空间,使其能够根据自身需要对各预算要素灵活搭配,设置多种有效的预算方案。

      (2)符合单位特性

      单位预算不仅要控制会计科目和辅助核算项目的内容,也要监督与预算科目紧密相连的费用及款项。因此,信息系统应充分考虑到单位特质,在基础资料中加入预算科目及预算设置功能,并在日常核算中进行严格控制,使单位的财务控制可以双管齐下。

      (3)项目预算引入

      信息系统中的预算管理系统,应从项目管理系统中引入项目预算信息;对未入库项目,要能录入或导人有关信息(含基建项目概算、计划数)。信息系统中的项目管理系统,可通过预算管理系统下发和变更项目预算数,实现两个管理系统的信息共享和数据同步。

      (4)与财政部门预算衔接

      信息系统应通过与财政部门预算系统的接口,导入和导出相关的预算报表、数据等信息,从而实现单位预算与财政部门预算系统的对接与共享。

      (5)指标层次管理

      信息系统中的指标流动具有明显的层级关系,从财政待分指标,到部门待分指标、单位可执行指标,再到开支事项,以体现出组织管理责任关系;同时,结合单位的组织级次、归口关系,通过灵活定义不同的指标层次,并分别选择需要匹配的指标要素,来满足指标分层管理的需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