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豫北晋语分布与儿化概念界定 “豫北晋语”是指河南省内黄河以北地区带有入声的方言,其分布大致在太行山脉沿线,处于河南省城市密度最大的地带,包括孟州(原孟县)、济源、沁阳、温县、博爱、焦作、武陟、修武、获嘉、新乡县、新乡市、凤泉、延津、辉县、卫辉(原汲县)、淇县、鹤壁市、汤阴、安阳县、安阳市、林州(原林县)等21个市县,如图1所示。
儿化是一种特定的音义结合体,就是用“儿”的音与前一音节融合使儿化词附含有与“儿”相关的意义。(钱曾怡1995:124)语音上,儿化是指不独立成音节的“儿”和前一音节合音生成“儿化韵”的音变现象;词汇上,儿化中的“儿”是一个彻底虚化的语素;语法上,儿化具有区分词性、词义以及表小指爱和突出口语色彩等作用。(王媛媛2007:16)目前豫北晋语区各地方言均存在有儿化现象,且种类较多,特色鲜明。下文主要从语音层面对豫北晋语中的儿化现象进行描写、探讨。 二、豫北晋语儿化概述
(二)从舌尖是否卷起的角度看,目前豫北晋语中有两类儿化韵母:平舌儿化韵与卷舌儿化韵。平舌音儿化韵分布于济源、沁阳、温县、博爱、焦作、武陟、修武7地;卷舌音儿化韵分布于孟州、获嘉、新乡、凤泉、卫辉、辉县、淇县、汤阴、安阳、林州。
三、豫北晋语儿化韵母与基本韵母的对应关系 为便于下文比较,我们选取了豫北晋语区孟州、济源、博爱、武陟、修武、获嘉、新乡市、凤泉、辉县盘上、卫辉、淇县、林州等12个方言点(安阳上文中已经涉及,不再赘述),对儿化韵母与基本韵母的对应关系进行介绍。 (一)孟州方言“儿”的单字音读
,儿化韵母共20个,分别从42个基本韵母变来,基本韵母
不生成儿化韵,儿化韵母与基本韵母的对应关系详见下页表2。
(二)济源方言“儿”的单字音读
,儿化韵母共21个,分别从42个基本韵母变来,基本韵母
不生成儿化韵,儿化韵母与基本韵母的对应关系详见表3。
(三)博爱方言“儿”单念
,儿化韵母共23个,分别从43个基本韵母变来,基本韵母
不生成儿化韵,儿化韵母与基本韵母的对应关系详见表4。
(四)武陟方言“儿”单念
,儿化韵母共25个,分别从50个基本韵母变来,儿化韵母与基本韵母的对应关系详见下页表5。
(五)修武方言“儿”单念
,儿化韵母共23个,分别从44个基本韵母变来,儿化韵母与基本韵母的对应关系详见表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