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F426.91;K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4952(2016)05-0082-08 水资源对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水利事业则具有兴利避害的功能。东江—深圳供水工程(以下简称东深工程)是为长远解决香港同胞食用淡水的困难由周恩来总理批准兴建的主要向香港供水的水利工程。东深工程于1965年3月1日正式从东江向香港供水,历经三次扩建和一次全面改造。截至2015年5月,东深工程已经累计对香港供水近230亿立方米,相当于1.5个洞庭湖的库容量,[1]为香港的民生福祉和繁荣稳定做出了重大贡献。2013年,笔者曾就东深工程向香港供水的历程作了梳理和考察,[2]在此基础上,通过2015年对东深工程的实地调研以及对广东、深圳等地相关馆藏档案的搜集和利用,笔者着重对1965~1978年间东深工程向香港供水的情况及其对两地关系发展的意义进行了分析。因此,本文是基于前期研究成果的再考察。 一、东深工程缘起于内地对香港的大力支持 1962年秋至1963年初夏,香港发生严重水荒,缺少食用水的基本保障。在这种情况下,港英当局无奈向广东省政府提出供水请求,经周恩来总理亲自批示,广东省政府决定修建东深工程。 1963年5月30日,港英当局发出公告称:从6月1日起实施严格“限水”,规定每4天供水1次,每次供水4小时;各街巷公共水喉隔日供水1次。[3]为减轻水荒,港英当局派出巨轮到珠江口装运淡水;在原协议①基础上,在广东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深圳水库增加对港供水。为了长远解决用水问题,广东省政府开始研究修建从东江引水给香港供水的工程。 党中央非常关心和支持东深工程的相关谈判。1963年6月10日,周恩来审阅中共广东省委《关于向香港供水问题的谈判报告》后批示:“交涉是成功的”,并对向香港供水的一些事项做出安排。6月15日,中央发出《关于向香港供水谈判问题的批复》,指出:我们已经做好供水准备,并已发布了消息,而且已在港九居民中引起了良好的反应。[4]1963年底,当周恩来出国途经广州时,认真听取了时任广东省水利电力厅(以下简称水电厅)厅长刘兆伦的详细汇报和中共广东省委、省政府的意见,表示同意修建东深工程。对于东深工程,“中国政府将承担全部工程的设计和修建,并负担全部费用。”[5]1月24日,英国驻华代办贾维向外交部西欧司司长谢黎回复了港英当局的意见:“香港政府很有兴趣地获悉中国决定修建一条由东江到深圳水库的水道,并欢迎由此而来的从水库获得更多水量供应的可能性。现在正做出必要的技术性会谈的安排。”[6]1964年4月,国家计划委员会、财政部同意将东深工程列入1964年国家基建计划,拨付1964年上半年东深工程投资1200万元,并相应增加了广东省基建预算。[7] 1964年2月,东深工程正式动工,1965年1月竣工。根据双方协议②,自1965年3月1日起,每年向香港供应淡水6820万立方米,比原深圳水库供应的水量增加了2倍。[8]自东深工程向香港供水后,香港地区的用水状况得到很大改善,整年全日供水,居民反映良好,促进了香港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二、特殊时期坚持向香港供水 东深工程坚持向香港供水,即使在“反英抗暴斗争”爆发后也未停止供水。20世纪60年代,香港爆发了“反英抗暴斗争”。1967年6月10日,港英机构部分中国职工和部分英资企业的中国工人举行万人大罢工。7月13日,港英当局实施每4天供水4小时的“升级制水”。港英当局把实行“制水”的原因归咎为“未再获得中国方面的供应”,而实际上,被港英当局认为“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水荒”的1963年,“这年五月初存水量为三十亿三千二百万加仑,也能实行每日供水三小时。而现在水塘存水量仍有三十二亿七千七百万加仑,竟要实行每四天供水四小时的严厉制水”,至7月22日,香港水塘存水量已从7月13日“实施‘升级制水’时的三十二亿七千七百万加仑增加到五十六亿四千五百万加仑。但是,港英当局至今仍没有取消‘升级制水’的无理措施的表示”。[9]8月,北京发生了火烧英国代办处事件,导致中英关系出现危机。9月,东深工程管理局向广东省水电厅请示:1967年10月至1968年6月对香港供水问题,根据原协定规定,即将在10月1日开始。但考虑到香港局势的关系,情况特殊,是否仍按协定供水。[10]10月1日,东深工程管理局接到广东省外事处指示,已照供水。[11] 即使在特殊时期,东深工程也坚持不间断的向香港供水。除了前文提到的《人民日报》提供的关于香港水塘存水量的数据之外,还可以通过下表的具体统计数据得出上述判断。
通过上表可以看出,1966~1967年度的协定供水量已经在6月25日提前5天完成任务,供水量总计约7638万立方米,约合168亿加仑。由此可见,港英当局把实行“制水”的原因归咎于“未再获得中国方面的供应”的说法是不成立的。这说明,在发生“反英抗暴斗争”之后,港英当局有意把“制水”的原因推诿到中方,以表达对“反英抗暴斗争”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