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公弼的《美学·概论》:中国现代美学学科的奠基之作

作 者:

作者简介:
祁志祥,上海政法学院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 201701

原文出处:
广东社会科学

内容提要:

1917年萧公弼连载发表的《美学·概论》,准确介绍了“美学”的学科定义,细致厘定了“美”的概念的丰富涵义,在美的主观性与客观性、差异性与公共性、普遍性与创造性之间的辩证关系,审美的公正心态,爱美与人的天性,好美恶丑的艺术作用与社会作用,艺术美的创造方法等问题上提出了发人深省的意见,堪称中国现代美学学科的奠基之作,在中国现代美学史上拥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


期刊代号:B7
分类名称:美学
复印期号:2017 年 05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B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14X(2017)02-0176-07

       中国现代启蒙主义美学不仅表现为对民主的价值理性现代性的追求,而且表现为对科学的工具理性现代性的争取。在西方,“美学”直到18世纪中叶的鲍姆嘉敦,“始成立科学”①。而在1750年鲍姆嘉敦创立“美学”学科以后至20世纪初,西方美学作为一门研究感觉或情感规律的科学,已有200多年的历史,而中国美学则一直处于有美无学的原生状态,距离科学的要求甚远,亟需借鉴西方的美学学科进行科学的启蒙。在这方面,蔡元培曾希望有所作为,终因社会活动太多、事务繁忙而未能如愿。从1917年到1927年,萧公弼、吕澂、范寿康、陈望道先后在西方美学学科的译介和建设方面作出了初步的努力,从而为美学这门研究情感规律的科学在中国落地生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美学从此变成了有美有学的人文科学学科。而萧公弼的《美学·概论》是最早的奠基之作。

       关于萧公弼的生平资料很少,仅从有限的资料中可以知道他曾为《寸心》杂志编辑部成员,并曾与彭举等人一起创办《世界观》杂志。《寸心》杂志由何海鸣于1917年1月在北京创办,以文艺为主,兼及政论、时事等,同年7月停刊。萧公弼的《美学·概论》即在该刊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六期连载,但因杂志停刊而未刊完。发表《美学·概论》时,萧公弼尚为四川工业专修学校学生,但诚如他在《研究哲学之要点》中自述:“弼虽置身工业,酷嗜哲学”,对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均有所倾心。此前,他已在《学生杂志》发表过不少文章,主要有:《易为中国之灵魂学》(1915年第2期)、《释我》(1915年第3期)、《细胞奇妙观》(1915年第3期)、《修养谈》(1915年第4期)、《科学国学并重论》(1915年第4期)、《研究哲学之要点》(1915年第4期)、《读康德人心能力论书后》(1915年第6期)、《古之卫生术》(1915年第11期)、《责任心与生活力》(1916年第2期)、《改良社会为学生应尽之天职》(1916年第4期)。②美学作为哲学的一个分支,自然也引起他的强烈兴趣。

       在萧公弼看来,中国哲学重在灵魂学说,属于精神之学,“诞者治之,则将流牛鬼蛇神,阻害进化”(《易为中国之灵魂学》);西方哲学重在科学,自觉以聪明睿智辨别真伪。治学者应该兼取中西方哲学思想之优长,正如他在《科学国学并重论》中所言:“盖科学者,扩张智能之学也,国学者,发展精神之学也。”“斯二者,皆于人生社会有密切关系,所谓不相悖害者也。”在美学上,虽然“美与艺术之观念,早已为古代思想家所顾念”③,但直至“18世纪,人类智识进步,感情生活充分发达,而美之感觉科学的研究始形发达”。他的《美学·概论》,就体现了借鉴西方近世“感觉科学”对中国美学进行启蒙的努力。

       萧公弼在《美学·概论》开头即交代了其写作缘起是基于当时中国美学的凋敝状况:“余观我国近日社会美术之缺乏,制造之简陋,已不寒而栗。乃其最者,无行文人,恒喜舞文弄墨,以艳情小说蛊惑当时。余惧我青年男女之忽于男女忽于审美,而有以餔其毒也。于是本奥国野鲁撒劣牟氏之说述美学概论,以就正道焉。”④可见,借鉴西方美学在我国建立美学学科,对我国美学思想界进行科学启蒙是当务之急,他撰写《美学》正是为了挽救和改变当时中国美学界的凋敝状况。《美学·概论》所借鉴的西方美学家,作者公开声称的是“奥国野鲁撒劣牟”,其实文中所引的西方美学家包括古代的亚里士多德、柏拉图,近世的休谟、沃尔夫、鲍姆嘉敦、康德、黑格尔、席勒、立普斯等后世称引评述的一系列大家。在美学的学科定义上,文章主要借鉴了鲍姆嘉敦;在美的定义上,论文主要借鉴了康德;在美的唯心实质上,作者主要吸取了立普斯。而作者公开声称文章所本的“奥国野鲁撒劣牟”,则主要体现在文章结构上。野鲁撒劣牟何许人也?叶朗主编的《中国历代美学文库》注释:“疑为奥地利哲学家、心理学家埃伦费尔斯·撒瑞斯坦·伦冯”。王海涛《萧公弼与中国现代美学的早期开拓研究》指出:此说误,应为奥匈帝国维也纳大学教授耶鲁撒冷。不仅萧译“野鲁撒劣牟”与“耶鲁撒冷”音近,更重要的是萧公弼《美学·概论》的前三部分标题“一、美学之概念及问题”,“二、美学之发达及学说”,“三、发生的生物学的美学”与耶鲁撒冷所著《美学纲要》一书三章的标题相类似,它们是:第一章“美学底概念和问题”,第二章“美学的发达及其派别”,第三章“发生的生物学底美学”。萧公弼发表《美学·概论》时,耶鲁撒冷的《美学纲要》尚未译为中文,直到1922年泰东图书局才出版了王又陵的译本。耶鲁撒冷另著有《西洋哲学概论》,其第五章“美学之方法及目的”将《美学纲要》主要内容收录其中,商务印书馆1926年出版了该书陈正谟的中译本⑤。萧公弼虽然根据耶鲁撒冷《美学纲要》的结构体例论述了“美学之概念及问题”、“美学之发达及学说”、“发生的生物学的美学”及“美学之要义及其地位”⑥,但四部分的论述实际上有些相互纠缠,概念不清。在笔者看来,《美学·概论》的最主要的贡献,是界定了“美学”的学科定义,剖析了“美”的基本涵义,使美学作为“美的哲学”在中国得到了最初的奠定。

       美学的学科定义是什么?萧公弼指出:“美学者,研究精神生活之科学也。”⑦依据鲍姆嘉敦,美学研究的“精神生活”偏指感觉、情感,所以美学是研究感觉、情感规律的哲学:“美学者(Aesthetics),哲学之流别。其学‘固取资于感觉界,而其范围则在研究吾人美丑之感觉之原因也’。”⑧“美学者,情感之哲学。”⑨“美有哲学意味,而为‘感官知觉’(Asthetik)之语,初用于巴武母哈鲁特氏(Baumgarten),天资聪颖,淹博善察,自一七五○年至一七五八年,皆闭门扫轨,殚精著述,祖述伍鲁甫氏(Wolff)所作《哲学体系》而补其阙,深明美学在哲学中有独立成科之要素。书成,士夫赞赏,传播一时,而美学遂独立为哲学之一部分矣。”⑩同时,依据“于美及艺术之形而上学均有特殊研究”的黑格尔(11),鉴于美的集中体现是艺术,所以,美学又可视为“美及艺术之哲学”(12)。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