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共政策绩效审计相关理论界定 (一)政府绩效审计 政府绩效审计是国家审计工作在逐步完善中产生的一种审计形式,具有更强的独立性、专业性和监督作用。政府绩效审计,顾名思义是针对政府的各个职能部门,包括政府机构、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政府参与投资的具有公共性质的建设项目,以及国家审计相关法律法规,对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涉及的经济往来进行全面审计,包括对其项目开展的前期准备、实施过程以及实施验收后的效益等进行评估,审核是否符合一般的经济性。通过政府绩效审计,可以有效提升政府行政的透明程度以及提供公共服务的质量,同时为政府今后制定公共政策和实行后续监督工作提供借鉴作用。政府绩效审计的主体仅限于专门从事审计的机关和工作人员,审计范围为政府职能部门、公用事业单位以及具有公共性的政府项目,审计内容和对象为公共项目在建设过程中的资金使用情况和公共政策执行的效果。 (二)公共政策绩效审计 公共政策是政府部门为实现某一时期的社会目标而做出的某种管制活动,体现政府的权威性和公共资源的分配性。通过对社会各种公共利益进行权衡整合,以达到最优的社会利益。为了更好地衡量公共政策的成效性,就此引进公共政策绩效审计。相比于政府绩效审计,公共政策绩效审计在审计主体、审计范围内容上基本一致,区别在于公共政策绩效审计的内容和对象仅为某项公共政策执行的经济性和效果性,而政府绩效审计在审计对象和内容上更为宽泛。 在衡量公共政策效果上,通常采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方面的结果作为评判标准。其中,经济效益可通过一般的货币尺度进行衡量,而社会效益因其存在一定的主观性使其在评判上存在困难,因此,主要采用两者结合的综合评价结果作为衡量的参考因素。目前,普遍采用的是投入产出模型分析法,即通过对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的成本和执行的结果进行权衡。当公共政策执行所产生的效益高于执行成本时,说明该公共政策是有效的;反之则是无效的。 (三)公共政策绩效审计与政府绩效评估 公共政策绩效审计与政府绩效评估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两者的联系在于两者的目的是相同的,其目标都在于通过对政府行为进行评估审计,以达到对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在执行政策和履行相关义务时的全程监督作用,并针对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关完善建议,以更好地加强政府责任、提高行政效率以及改善公共服务质量。 两者的区别在于:一是两者评价的主体不一样。公共政策绩效审计的主体仅限于专业的审计机关和工作人员,在专业性上要求更为严格,而政府绩效审计的主体更为宽泛,既包括专业评估机构也包括非专业评估机构或人员。二是两者侧重点不同。公共政策绩效审计侧重于事后评估,是对政策实施完毕一段时期内的效果进行评判,而政府绩效审计既可以是事中审计也可以是事后审计。三是两者的评估范围不同。公共政策绩效审计因其审计对象的局限性,其评估范围仅针对某个具体的公共政策执行情况进行评估,而政府绩效审计则可以是政府职能部门某段时间的全面评估,也可以是针对某个具体问题进行详细评估。 二、公共政策绩效审计研究发展概述 (一)国外研究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相较于我国在公共政策绩效审计研究上处于起步的现状,西方国家对政府绩效审计的研究处于比较发达的阶段,诸多学者出版的相关著作对研究政府绩效审计具有推动作用。 早期著作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1982年出版的《政府绩效审计:概念和案例》一书,该书通过论述政府绩效审计的起源、结构,并结合具体的操作案例指出绩效审计在实际运行中碰到的技术问题以及相对应的解决对策。作者认为政府绩效审计应从管理层面和效果性层面进行分析,管理层面主要关注对公共资源的投入和最终公共产品的输出对比上,是否符合经济性;效果性层面的研究主要评估某段时期内民众对于政府服务的满意程度,以及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之后的社会效果。这些早期的著作都建立在一定的案例实践基础上,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但缺乏相关的科学依据和系统论述。 之后,在1985年出版的《公共部门绩效审计》一书中,较好地弥补了之前的研究不足,通过把公共部门绩效审计作为公共财务控制的一个方面,着重对政府服务的经济性、效果性进行评估,提升对公共财务使用情况的控制。同时,该书系统性阐述了公共部门绩效审计对于提升政府服务质量、提高公共决策效率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信息时代的政府绩效审计应当不断发挥审计应有的监督作用,不断为政府职能部门提供工作方向和完善路径。 在期刊方面,1998年出版的文章中以新西兰政府绩效审计为研究案例,从政府公共服务的理论入手,将公共政策绩效审计作为一个系统,分析绩效审计制度的起源、实践过程以及发展中的变化情况。文章指出,政府绩效审计作为政府追求服务经济性、效果性的产物,审计专业人员应该在发现问题之后,针对问题的产生原因,结合政府部门的具体情况,提出相关可行的解决方案。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市场作为无形的手,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重要推动作用,而在公共服务的提供中,市场所起的作用有限。因此,在政府绩效审计中应引入市场管理机制,不应以政府管理者的身份判断政府行为,关注的重点应向公众方倾斜,保证政府绩效审计的公平透明性。 在公共政策绩效审计的重点研究上,相关学者认为绩效审计的目的在于通过对公共项目执行情况的全程关注,从而判断公共政策的执行效果是否与指定时的初衷一致。因此,绩效审计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对公共政策在实际运行中的效果评估,从而及时调整公共资源的使用情况,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同时,绩效审计作为衡量公共决策执行效果的重要手段,能有效约束政府机构内的职权使用,产生相应的政治监督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