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近年来我国高校的大规模扩招,由于办学资源紧张、软硬件设施投入不到位等问题,对教学管理工作产生深远影响,也提升了高校领导层对教学质量监控的重视。审计属于具有很强实践性的课程,要求学生系统掌握审计理论知识,并且具备较高的实践动手能力。由于审计教学涉及税务、统计、法律等多方面的知识,在教学质量管理方面影响因素较多,迫切要求设计科学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当前高校审计教学中如何实施教学质量监控,提升审计教学水平,是促进审计教学发展需要考虑的问题。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全面质量管理(TQM)在高校教学管理中得到广泛推广,并在逐步发展中形成全面质量管理理论(TQMT)。从TQM角度分析,提升教学质量的过程,类似于产品质量的打造与形成,需要多个工序的有效衔接。而通过多个环节提升教学质量过程中,教学质量监控发挥着关键作用。本文分析了TQM与高校教学管理的契合,研究了现阶段我国高校审计教学质量监控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探索了构建审计教学质量监控长效机制的方法。 二、TQM及其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一)TQM的基本内涵 1950年戴明博士在日本开展质量管理讲座,围绕质量管理提出一些新观点,对于日本企业的发展具有启发作用。费根堡姆在1956年发表的论文中,首次系统阐释了全面质量管理(TQM)的概念。此后世界各国纷纷开展TQM研究,使其在不断实践与探索中得到进一步发展。TQM本质上属于以提高消费者满意度,实现全面质量改善的经营理念。它建立在全员参与的基础上,目的在于通过质量管理获得消费者认可。随着TQM理念的推广,越来越多企业将其引入内部运维管理中,日本企业在长期实践中将TQM变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实现了其与计算机、数据统计等技术的结合。1986年ISO确立了标准化的TQM内容,并于次年颁布了ISO9000系列标准,为企业管理利用TQM提供了参考依据。 (二)TQM的主体特征 TQM具有全面性、系统性和发展性的特点,其中全面性表现在TQM属于对质量管理的全方位界定,不同于传统质量管理中仅仅关注产品的生产规格和生产目标。刘易斯指出,TQM涵盖了产品从开发、设计到营销的所有环节,涉及到企业运营全过程中的每一项业务,不仅需要及时发现各环节存在的错误,也需要避免出现决策或计算失误,要求每一个参与者对质量负责。系统性表现在TQM是由多个子系统构成的完整体系。一些学者指出,TQM由技术、社会与管理系统三部分构成,涉及到组织架构、管理目标、参与主体、组织特点等内容。TQM的发展性表现在它是随着客观环境不断变化的,目的在于结合用户需求及时提出完善方法,不断调整战略目标,为用户提供更为优质的产品,进而实现更高的客户满意率。 (三)TQM与高校教学管理的契合 TQM改变了传统质量管理中以事后检验为主的管理模式,变为通过事前预防和协同控制,不断改进质量管理方法,达到提升质量标准的目的。TQM与高校教学质量管理具有极高的契合度,表现在高校教学管理与质量管理具有类似的要求与目标。近年来我国在高等教育教学革新中,指出现代教学管理要素、理念、方法与TQM的一致性,也指出TQM应用于高校教学质量监控的必要性。现代教学质量管理强调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过程和技巧,要求增进学生与教师、学校之间的关系,教会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提升教师的服务意识,通过不断探索与改进提升教学效果。对比分析TQM理论,不难发现现代教学管理与TQM中“过程管理”、“以客户为中心”、“持续改进”等观念不谋而合,也要求高校管理层提升对TQM理论的重视。 三、我国高校审计教学质量监控的现状与原因分析 高校审计教学质量监控是以质量评估为依据,通过合理的组织结构设计和人员配置,对审计教学各环节进行监督、检查、反馈与改进,以保障审计教学达成质量目标的过程,属于教学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研究表明,我国很多高校在审计教学质量监控方面还存在一系列问题,要想促进审计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高校必须树立全新的质量管理理念,结合TQM探索全新的审计质量监控机制。 (一)高校审计教学质量监控现状 自1999年至今,我国高校人数迅速增多,学科结构逐步向综合性方向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也得到提高。很多高校加大了教学设施设备投入力度,并且通过加快人才队伍建设适应全新的教学管理需求。然而在高校审计教学方面,很多教师依然沿袭单一、呆板的课堂教学方式,缺少对审计实践的重视。高校管理层依然采用由上至下的指令式管理方式,缺乏质量管理意识,加之教学资源供给不足、教学方式落后等因素,使得高校审计教学水平呈现下降的趋势,完全无法满足新时期对审计人才的需求。研究表明,部分高校虽然构建了审计质量监控体系,在提升审计教学质量,强化质量管理意识方面起到促进作用,但是由于教学质量监督不力、缺乏教学评价机制等因素,还无法真正体现质量监控的优势。在高校审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运行方面,部分高校由于缺乏与之匹配的制度规范,如教学评价制度、教学信息反馈制度等,阻碍了质量监控工作的顺利实施。部分高校由于缺乏完善的质量监控组织架构,导致教学质量监控与其他事务性工作存在冲突,或出现教学质量监控无法落实、教学反馈意见无法及时处理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