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二语be过度生成问题研究

作 者:

作者简介:
吕杰,肖云南,湖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2)。

原文出处:
外语教学与研究

内容提要:

英语二语学习者语言产出中经常出现be过度生成现象,有的研究者将be看成动词形态变化的替代性标记,另外一些研究者则将其中部分含非宾格动词的变异结构看成过度被动化错误。本文分析了中国近5200名大学英语一年级学习者的写作材料,同时对162名来自同一阶段的学习者实施了语法判断测试。作文分析结果发现,be的过度生成不是过度被动化的结果,也不是代替主动词标记形态变化,而是受主动词情状体特征的影响,多表现为状态动词或达成动词与be共现,语法判断测试的结果进一步支持了这一点。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2017 年 04 期

字号:

      在英语二语发展过程中,谓语动词的时体结构经常发生变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动词形态变化缺失或变化错误;2)助动词be的缺失或冗余等。例如:

      (1)a.He call me last night.(Lardiere 1998)

      b.Here she making a cake.(Ionin & Wexler 2002)

      c.Friendship can't be define in word.

      d....such as student who is study computer.

      e.About half past two robbers were enter the Pizza Palace.(Yang & Huang 2004)

      f.He is want to go up then.(Ionin & Wexler 2002)

      g....in one episode he is said to Bart.(同上)

      h....he is goes to elementary school.(同上)

      i.He was arrived early.(Oshita 2000)

      对于动词形态变化方面的变异,生成语言学框架下出现过两种不同的阐释:特征受损假设和表层形态缺失假设(Prévost & White 2000)。前者认为由于学习者的功能语类或底层特征完全受损或局部受损,导致学习者将动词的非限定形式随意用于限定性语境下(Eubank 1993/1994;Eubank et al.1997;Beck 1998)。简言之,引起动词形态变异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学习者没有充分习得时态或一致等底层特征。后者则认为,二语学习者具备抽象的时态、一致等特征知识,只是在表层形态上实现这些特征时出现了困难(Lardiere 1998;Prévost & White 2000;Ionin & Wexler 2002;McCarthy 2008)。但是无论上述哪种观点,其解释范围都局限于动词的形态变化,即(1a-d)所示之错误,而无法涵盖(1e-i)。前者只是动词形态变化问题,而后者则主要是多了一个助动词be。be从何而来?Ionin & Wexler(2002)认为be可能是代替主动词标记时体特征。但在(1g-i)中,be和主动词都标记了时体特征,如何解释?

      许多研究者将(1i)剥离出来,专门从过度被动化角度提出解释(如Zobl 1989;Yip 1995;Balcom 1997;Oshita 2000;Ju 2000;Kondo 2005;Chung 2014等)。在(1i)中,主动词arrive为非宾格动词,在深层结构中只带内论元,位于宾语位置,但在表层结构中移到主语位置(参见Perlmutter 1978;Burzio 1986)。这种深层结构到表层结构的映射与被动结构相似,故有研究者提出非宾格动词过度被动化是为了标记名词短语论元位置的移动(参见Oshita 2000)。我们认为将非宾格动词剥离出来,至少应该先廓清三个问题:1)非宾格动词以外的其他动词是否也存在过度被动化,如(1g)?它们与非宾格动词过度被动化是否存在明显差异?目前来看,研究者们基本认同非作格动词很少过度被动化,但是及物动词过度被动化现象并未引起人们的注意。2)非宾格动词在携带be时的形态变异是否只存在be+V-en一种形式?如果其他形态(如be+V,be+V-s)也比较常见,则不能简单地将之看成过度被动化。3)其他动词携带be时是否也存在多种形态变异?遗憾的是,笔者仅见Zobl(1989)论及这些问题。他认为只有非宾格动词携带be的发生率具有系统性,其他动词没有与be一起出现两次以上。我们认为需要有更多证据印证,否则不宜将非宾格动词过度被动化分离出来。在此之前,我们不妨将包括非宾格动词过度被动化在内的这些二语现象(即例(1e-i)所示之现象)统称为be过度生成错误。

      2.研究过程

      本研究主要回答两个问题:1)是否应该将例(1e-i)看成be过度生成错误?2)如何解释be过度生成错误?be的出现是过度被动化的结果,还是其他原因所致?

      研究分为两部分:研究一通过分析二语学习者的语言产出,考察各类动词及其形态变化在be过度生成结构中的分布情况;研究二通过语法判断测试进一步分析be过度生成与动词的类型差异是否存在关联性,并从中寻求导致be过度生成的原因。

      2.1 研究一

      2.1.1 研究问题

      本研究回答以下两个问题:1)在be过度生成结构中,主动词出现的频率是否存在类型上的差异?也就是说,be过度生成结构是否倾向于发生在某类动词上?2)在be过度生成结构中,主动词的形态变化是否存在明显的倾向性?尤其是否明显倾向于V-en形式?

      2.1.2 研究过程

      我们选取了广东省某独立学院及湖南省某高校大学英语一年级近5200名学生的考试作文作为分析材料。我们认为,学习者的书面产出能比较真实地反映其语言水平。到本研究实施时为止,所有学生均未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作文的写作时间为30分钟,字数不少于120词,体裁主要为论说文或记叙文,话题涉及友谊、专业选择、健康与幸福、英语学习、校园养宠物、校外兼职、出国等方面,覆盖面比较广。

      鉴于本研究的目的,我们只从作文中寻找be过度生成结构,计算总量并分析主动词及其形态变化的类型。在挑选出来的句子中,与研究不相关的错误一律忽略。对于动词也只考虑谓语动词是否存在be的过度生成,其他时态错误或限定性错误,如将V-ing形式用作谓语等亦不予考虑。对于少数可能出现的be+V的正确用法(如省略to不定式),亦不包括在内。另外可能有一些be过度生成句,如Students are support to practice English word every day,由于主动词用词错误致使其意义不够清晰亦予以剔除。需要指出的是,be的形态变化无论是否正确,均不影响选择。

      关于主动词的类型,我们主要从及物性、非宾格性与情状体几方面划分。这种划分可以让我们从句法和语义两个方面观察be过度生成结构。根据及物性可以将动词分为及物和不及物动词;根据非宾格性可以将不及物动词分为非宾格动词和非作格动词。如果某个动词既可充当及物动词又可充当不及物动词,则根据其在句中实际意义及用法分别纳入及物类或不及物类。根据动词情状体可以将动词分为达成动词、完结动词、活动动词和状态动词四类(Vendler 1967)。对于动词情状体类型的判断,我们采用Shirai & Andersen(1995)和Robison(1995)的三步判断法,将两者相结合。最后我们统计了各情状体类型中be过度生成结构出现的频率,以及每个主动词出现在该结构中的频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