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企业境外资产审计的内容和方法

作 者:
肖哲 

作者简介:
肖哲,审计署驻武汉特派办

原文出处:
中国审计报

内容提要:

02


期刊代号:V3
分类名称:审计文摘
复印期号:2017 年 04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在经济全球化和“一带一路”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中央企业作为“走出去”战略的主体,其境外资产规模正快速增长。由于国外经济形势复杂,中央企业境外资产面临的风险较高。如何提高中央企业境外资产投资效益,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是政府必须考虑的因素。国家审计作为最高层次的经济监督方式,要为国家“走出去”战略出谋划策。开展中央企业境外审计,对中央企业境外的财务收支和经营活动进行审计,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十分必要。

      中央企业境外资产的审计内容

      国家审计对境外国有资产的审计,既要关注到境外资产的经营情况,审查财务收支的真实、完整,促进境外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也要查处重大违法违纪问题,充分发挥审计工作的反腐倡廉建设作用。

      摸清底数,掌握中央企业境外资产的真实规模。中央企业境外投资主体多,通常存在母子公司、子公司之间交叉持股或是关联交易等行为。在对境外企业向母公司报送的财务报告进行审计时,要关注中央企业母子公司、子公司之间境外资产的合并抵消是否充分,防止资产规模不实。

      对中央企业境外投资项目的效益情况进行审计。关注境外投资项目投入、产出是否与可行性研究报告一致,关注境外投资项目的融资方式、承担的债务规模及利息偿还方式,关注项目投资回收期的现金流量情况。特别是在国有资产投入金额较大的境外项目中,更应关注资产经济效益情况,及时有效发现境外资产资金筹措、利息偿还等方面存在的风险隐患,揭示和解决境外资产管理运营中存在的问题。

      对中央企业境外内部控制、境外资产管理能力进行审计。一些中央企业为了一味追求“走出去”的政绩,急于将境外业务做大,忽视了境外投资风险控制的制度建设。应关注国内母公司对境外中央企业资产的管理情况,重点关注境外资产投资的内部控制制度、风险控制制度、风险预警系统等建设和执行情况,促进中央企业进一步提高自身对境外业务管控能力。如境外中央企业是否严格执行财经纪律,真实、全面反映企业境外资产经营状况;中央企业的境外投资项目决策是否科学、可行性研究是否充分、评估报告是否科学合理等。

      对中央企业境外从事高风险的期货、期权、外汇等金融衍生品投资业务进行审计。关注中央企业境外是否为了做大规模、做大利润,而违反我国法律规定从事高风险的金融投资类业务,以及关注境外中央企业对金融风险敞口的管理情况等。

      对中央企业境外的各项国有资产是否得到合理使用和保护进行审计。关注境外中央企业的管理人员是否存在擅自转移国有资产和铺张浪费损失现象,关注是否存在玩忽职守、贪污腐败、以权谋私等违法活动,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中央企业境外资产的审计方法

      审前准备阶段,采取座谈,远程视频等方式多途径获取中央企业境外资产的基本情况。认真调查研究,做好审前准备,通过搜集企业内网、互联网信息、阅读国外新闻期刊、外调延伸等方法,获取境外项目的相关信息。掌握企业的境外组织架构、人员结构、管理体制、经营现状、当地政治法律、国际经营环境等情况。同时,审计组还可以与境外项目的核心人员进行约谈。通过座谈、询问、召开电视电话视频会议等方式,加强对境外项目前中后期的整体了解。

      审计中央企业境外的财务经营情况。重点审计中央企业境外的财务真实性、完整性,以及经营盈亏、利润分配等情况。重点审计财务报表、财务凭证及其附件的真实完整。审计财务收支是否与经济事项相符,保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三者一致,防止公司资本外逃或私人化。审计费用类支出是否真实合规,有无损失浪费和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行为。审计收益分配是否真实准确,应向国内母公司缴纳的收益是否及时足额上缴。

      清产核资,审计境外中央企业与国内母公司之间的往来。盘点存货流动资产、清理债权债务,检查往来账的真实性、准确性,有无大额坏账准备等异常现象。尤其要关注境外以个人名义办理房产、车辆、投资参股等注册登记的,是否母子公司之间的往来不清,会造成国内外公司盈亏不实、产权不清、债权债务不实,带来损失风险。

      对境外中央企业的债务风险进行审计。境外中央企业的运作大多是靠高额举债,利息包袱重,长此以往会给企业带来沉重债务负担和债务风险。应积极采取多元化融资方式,优化投资结构,消化债务包袱。审核境外中央企业的经营周转资金,弄清来源。审核资金的使用审批手续是否健全,用途是否合规,尤其关注是否滥用银行额度、开办信用证、往来款融资贸易等方式,变相提供资金给第三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