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国务院研究决定中央各部门向社会公开“三公”经费的预决算情况。2012年12月中共中央出台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2013年11月发布《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强调“严格控制国内差旅费、因公临时出国(境)费、公务接待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会议费、培训费等支出”。2014年6月,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上所作的国务院关于2013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中开始对“三公”经费、会议费等管理使用不严格的单位进行点名通报。“三公”经费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三公”经费的规范使用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课题,是促进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重要环节,控制、压减“三公”经费,切实把有限的财政资金使用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刀刃上,提高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和有效性成为了社会的迫切要求。而审计监督是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监督责任的重要举措,是“三公”经费监管的重要环节。 近年来,我国不少学者对“三公”经费的控制与审计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田冠军通过构建“多委托人—多代理人”财政支出委托代理关系,探讨了各控制层级在“三公”经费控制上应发挥的职责与功能,并通过建立扩展的公共委托代理关系下的审计控制模型,探讨了“三公”经费的审计监督机制及运行路径。张国军通过分析“三公”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从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三个方面阐述了“三公”经费审计的具体内容。唐文芳指出,“三公”经费审计应把握的重点内容为预算安排情况、内部制度建立及执行情况、入账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合规性五个方面。尹平从“三公”经费公开的监管角度,指出要构建科学的审计监督和问责机制,加强对“三公”经费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审计。柯敏、石教胜认为“三公”经费审计应在“专题审计、坚持公开、联合问责、预算把关”四个方面作为。王凤悟归纳了公务用车审计的四项内容:公车的配置和管理情况、公车专项资金拨款和预决算情况、公车政府采购环节、公车的费用支出情况,提出了“召开司机座谈会、现场查看车辆、外调加油站和车辆修理厂、追踪资金使用流向”四种审计方法。 在上述研究的理论基础上,本文拟结合审计工作实践,通过分析“三公”经费管理与开支中容易隐藏的问题,探寻应采取的审计程序及关注点,通过总体阐述及分项目设计的方式构建审计程序表,力求梳理审计工作思路,提升审计工作效率。 二、问题入手的“三公”经费审计总体框架 根据财政部的解释,纳入财政预决算管理的“三公”消费是指各级党政部门用财政拨款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和公务接待费,是党政机关维持运转或完成特定工作任务所开支的相关支出,是政府行政开支的一部分。 本文拟从“三公”经费的预算管理、内部控制、经费开支、经费结算、经费公示五个环节入手构建“三公”经费审计框架。该框架中,预算管理是“三公”经费审计的首要环节,内部控制审计是重要基础,经费的开支及结算审计是主要内容,经费公示是有力的补充。依据该框架,从五个环节入手分析“三公”经费管理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探寻发现问题的审计程序及关注点(如下页表1)。 三、分项目的“三公”经费开支情况审计程序表 (一)因公出国(境)经费审计程序表 根据《加强党政干部因公出国(境)经费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党政机关因公出国(境)活动,包括访问、考察、培训、参加国际活动等,其费用主要包括:国际旅费、国外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公杂费和其他费用。因公出国(境)经费审计程序如37页表2。 (二)公务用车经费审计程序表 根据《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预算决算管理办法》的定义,公务用车是指党政机关用于履行公务的机动车辆,公务用车经费包括公务用车购置费用与运行费用。随着公车改革的推进与深化,一般公务用车正逐步取消,普通公务出行走向社会化,租车费用与公务交通补贴成为公务用车经费审计的新关注点。公务用车经费审计程序如38页表3。 (三)公务接待经费审计程序表 公务接待包含国内公务接待与外宾接待。根据《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国内公务接待是指对出席会议、考察调研、执行任务、学习交流、检查指导、请示汇报工作等公务活动的接待行为,其费用主要包括住宿费、工作餐、交通费等;根据《中央和国家机关外宾接待经费管理办法》,外宾接待是指接待国外、境外来宾,其费用主要包括住宿费、日常伙食费、宴请费、交通费、赠礼等。公务接待经费审计程序如39页表4。
四、加强“三公”经费管理的审计建议 1.细化预算编制,严格预算执行 “预则立,不预则废。”预算是行政事业单位经费管理控制的源头,是首要环节,要建立预算执行全过程动态监控机制。一是在保证行政事业活动顺利开展的基础上,注重资金的节约,通过科学测算和细致分析,制定出合理的“三公”经费支出标准和预算定额,确保各项预算细化到具体部门、具体项目,使经费的支出做到有依可循,预防实际开支的盲目与随意。二是把好预算执行的审核关,严格依据预算及相关制度规定开支“三公”经费,防止预算和执行“两张皮”的现象,杜绝“三公”经费的体外循环,对项目预算进行归口管理,落实各相关部门“三公”经费的预算执行情况,做到责任到位。三是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对于违反“三公”经费规定的事项,责任追踪到位,把“三公”经费管理和使用情况,作为领导干部履职情况评价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