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I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4937(2016)05-0120-06 近年来,张玉能先生与李志宏先生就美学基本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学术讨论,两位先生相互发难、追诘,在诸如“本质”与“反本质”、“正途”与“迷途”、“科学”与“人文”、“前进”与“倒退”等美学研究观点、方法、立场问题上攻防互辩,直接、坦荡、热烈,开诚布公,成为新世纪以来中国当代美学界不多见的学派论争现象。这场论争的直接起因是2012年在广西桂林师范学院召开的“新实践美学与中国当代美学发展”学术研讨会。会上,新实践美学、后实践美学、认知美学的几位代表性学者之间发生了激烈的论争。有学者把这场论争看作中国当代美学史上的“第三次大讨论”,认为“20世纪50年代和90年代的大讨论重点是讨论‘美是什么?’这个问题,即是一种关于美的本质的讨论,而本次讨论的重点……从本质上看是‘何以能美?’这个问题,这是体现中国当代美学研究转向的重要标志,是中国当代美学家研究视域转变的重要标志”[1]。这种看法确乎深刻地点明了这场论争在中国当代美学发展史中的作用和价值——使我们重新入思美学诸多基本问题,进而辨析当代美学研究应有的致思路向,为美学问题的研究提供方法路径和思想启示。 一、“我是谁”:“认知美学”的理论范型 法国著名画家保罗·高更(Paul Gauguin)有一幅画作名叫《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表现着、表征着关于存在的根本性询问,是对人在世界中的存在身份、由来、目的的自觉思考。借用到对认知美学的理解上,这种询问也将有助于我们把握认知美学的“身份”“来龙”与“去脉”。 关于认知美学的“我是谁”这一问题,拙文《认知美学:是什么与不是什么》曾经指出:“认知美学是美学与脑科学、生物科学、哲学、人类学等学科跨学科综合研究的思想范式和理论形态”,它以“审美认知模块”这一心理中介为结构中心,对美本质、人本质、智能、审美发生、美与美感、快感与美感、功利性与非功利性、知觉、形式与情感、审美与认识等一系列美学基本问题进行重新思考,对人类审美活动之谜进行了阐释。该文对美学界关于认知美学的几个理解误区也进行了简要的、必要的澄清:(一)认知美学是“认识审美活动”的美学,而不是“把审美活动当作认识活动”的美学,不能武断地称认知美学是认识论美学。(二)认知美学是否定“美本质问题研究”的美学,而不是否定“美学问题研究”的美学,认知美学反对“美本质”问题研究不是简单的“反本质主义”。(三)认知美学是主张“美学研究科学化”的美学,而不是推崇“美学科学主义”的美学,不能否认认知美学中的人文精神和情意向度。(四)认知美学主张以人类智能为逻辑基点,但不是非马克思主义的美学,而是马克思主义美学发展的新形态。历史唯物主义从来不排斥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从来不否定认识论价值,也从来没有否定包括感知觉、想象、抽象、情感等人类心理能力的发展过程。(五)认知美学是以功利性为审美活动的前提,不是导向狭隘功利主义的美学。功利性是审美活动发生和实现的内隐性、内在性机制,同时又在实质上构成着美学的价值论维度。通过这样的阐述,大致对认知美学的理论言说及致思理路进行了说明和解释,也可以部分地回应一些学者关于认知美学的不准确“认知”。例如以为:认知美学是没有本体论的认识论美学、认知美学是没有本质论的经验论美学、认知美学是没有人文精神的自然科学等等。 当然,理论范型及其理论身份是在横向理论格局和纵向理论发展中获得自己的存在和价值坐标的。横向理论格局是逻辑较量,是“论”;纵向理论发展是思想扬弃,是“史”。正是在与实践美学、后实践美学、新实践美学等美学流派或理论范型的“差异化”比较、扬弃、建设和发展中,认知美学逐步明确了自己的研究思路、建构起自己的理论模型,形成了自己的美学话语,确立了自己的“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Lakatos),设置了自己的“理论硬核”“辅助阐释带”和“方法论机制”,从而具有了相应的理论“韧性”,在面对复杂审美现象的时候,“有能力抵抗经验事实的挑战”。在一定意义上说,认知美学是中国本土当代美学理论合理重建和话语创新的积极思想成果。 二、“我从哪里来”:“籍贯”“出生地”与思想履历 如同我们中国人若要有个合法的身份证,必得有个合法的出生证一样,认知美学的身份证,可能也需要有出生证来证明。这就需要谈谈认知美学的出生及其出身。如果再用一个中国人常用的籍贯和出生地的说法,也许可以这样说,它有个美学的籍贯,但出生在认知科学这块土地上。那么问题来了,它还是不是美学的孩子?因为在很多人看来,它长着一张不同的脸,仿佛不是美学的嫡出。这张美学面孔由于其言说方式和致思方式的“特立独行”而不合于传统美学之群。这倒让人忍俊不禁地想到了这样一个情形:一个小朋友来到一群小朋友们当中,竟然无法一起愉快地玩耍。这种接受障碍和认同障碍有理论共同体因素的左右、有人文主义的学科意识形态偏见的影响,但根本上说,还是在美学的学科属性和基本问题上存在理解误区。 认知美学到底有着怎样的发展履历呢?说得宏大一些,“这是由经验主义美学传统的‘思想背景’、美学研究的‘问题瓶颈’、当代自然科学发展的‘条件给予’以及按照美的规律构造世界、重塑感性的‘历史诉求’所共同形成的美学研究趋向。”[2]说得朴素而平实一些,就如李志宏先生自述:我比较关注根源性、基础性问题;文学研究以文艺理论为基础,文艺理论以美学为基础,美学同心理学密切相关,心理学的诸学派中,发现认知学派最具科学性,而认知心理学又要以认知科学为基础。这样就一直追溯到认知神经科学之中,最终走向了“认知科学与美学”交叉研究的道路上。 1998年,李志宏先生发表《中国当代美学三大基本问题研究辨正》,提出:“所谓审美,就是人在无功利需求状态下,由观照事物形式一形象而产生愉悦感觉的行为。因此,功利性是审美关系的基础条件,而非功利性则是审美关系得以形成的决定性因素。在审美关系中形成的‘美的’感觉经由对象化、客观化过程成为人们认识误区中的虚空的存在物——美。”[3]这篇文章中对“审美”“美概念”“美”“意识能力的发展”“功利性与非功利性”等问题已经进行了相对明晰的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