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非字面语言认知神经心理系统 王小潞/郭晓群 非字面语言的理解是高级认知活动,是语言与思维更抽象层级的表现。非字面语言的理解受到语言内外的各种因素的影响,如语言形式本质属性、规约度等,到目前为止我们还很难找出一个能解释非字面语言加工所有方面的普遍模型,或提出一个能解释非字面语言所有形式的“万能理论”。非字面语言的大脑加工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我们不应仅停留在某一孤立的理论模型或假说上片面地概括和归纳汉语非字面语言认知的神经心理机制,而应对各种理论和假说加以整合和优化,大脑统一认知的框架下根据不同语言形式、不同理解阶段,构建一个汉语非字面语言大脑加工的动态认知总模型。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6.19~32 2001—2015年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的使用趋势 文秋芳/林琳 文章选取应用语言学领域具有代表性的两份期刊TESOL Quarterly和《外语教学与研究》(简称TQ和《外研》),对2001—2015年520篇实证文章(TQ265篇、《外研》255篇)中量化法、质化法和混合法使用的宏观趋势进行对比,重点考察三个时段(2001-2005、2006-2010、2011-2015)量化法和质化法的使用差异。结果显示:TQ呈现的总体趋势是质化法(50.19%)>量化法(32.83%)混合法(16.98%),《外研》是量化法(79.61%)>混合法(12.94%)质化法(7.45%);三个时段,TQ中量化法与质化法使用的差异趋于稳定,《外研》中的差异愈加明显。最后,文章基于研究发现分析了上述差异的成因。 《现代外语》,2016.6.842~852 汉语事件名词的界定与系统构建 事件范畴是由事物与动作两个基本范畴融合而成的复合范畴。从跨语言角度看,事件范畴在语言层面编码为词而非句子,是一种有标记映射。可即使在形态语言里,仍然存在无标记事件名词,同时存在事件名词多义兼类这样一种普遍的语言共性。因此目前形态语言中事件名词的主要界定方法,仍然是利用分布这一功能标准。将汉语现有的框架与之比对后可发现,它们的核心分布都是名词事件结构的实现,因此汉语事件名词的界定方法总的来说是一种事件结构测试法。在具体操作时可根据各框架优先度的差异,赋予不同的权值,再以这些不同权值的框架为标准,按义项辨析事件名词备选成员,从而初步构建起现代汉语事件名词逐级分类系统。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5.161~175 叙事学视角下句末“了”的篇章功能研究 已有关于句末“了”篇章功能的分析框架仍未能很好地解释叙事篇章的用例。文章基于叙事小说语料库展开定量考察,通过观测句末“了”前后微观语境的变化,提供一种新的解释。研究发现:(1)句末“了”体现注视点类型转向,偏向于出现在转向的中间位置;(2)句末“了”很可能参与篇章的组构调控(人物塑造方式切换、视线流向调控);(3)注视点转向是句末“了”主观性的一个侧面,可以兼容以往观点,更好显示时体篇章用法和语义功能的平行。 《汉语学习》,2016.6.1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