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通假糅合”及其相关问题 有一种十分特殊的糅合现象,即将读音相近的两个字的某些部分糅合在一起。早在1993年,吴振武先生已经注意到这种特殊的构形方式;2003年,他发表了《战国文字中一种值得注意的构形方式》,该文对此有详细的说明,兹简引如下:
对于这个从“羊”的“献”字,古文字研究者一般多未注意,故其在文字学上的意义,亦长期未能被揭示。1993年,笔者在一篇文章中指出: 今按这一形体的出现,似应跟当时“献”、“鲜”二字经常通假有关系。猜想不论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这一形体可能是捏合了“献”、“鲜”二字。因为盟书“献”字所从的“鬲”旁在形体上跟鱼旁颇相似,而古文字中所见的“鲜”字正有不少是将“羊”旁写在“鱼”旁之上的。(见《金文编》756页)我们相信,这一现象的揭示,会有助于今后古文字学释读工作。 这种将两个经常通假的字糅合(此词较捏合更准确)成一字的例子,在古文字中是相当罕见的。⑤
1.“通假糅合”界说
2.西周金文中的“通假糅合” 西周金文已有“通假糅合”这种构形方式。例如“齎”字:
3.“通假糅合”的文字学意义 糅合现象是对四书理论的突破。“通假糅合”是对古文字构形理论的丰富。有些“异体糅合”是在使用过程中为了增强表意、强化表音等目的而产生的,与繁化有类似之处;“通假糅合”强调“字音”在文字形体演变中的重要作用。文字“形、音、义、用”四个方面是相互影响的,语音在文字分化和演变中具有枢纽作用。正如刘钊先生所强调的,“对一个形体加以不同的改变,是古文字孳乳分化新字的一个最主要的手段,这种改变形体分化新字的方法一般都是以声音为枢纽的”(12)。曾宪通先生也提出:“文字的简省和分化,除了形体本身的条件之外,还要受到义和音的制约。”(13) 二、释“
(澹)” 《郭店楚简·语丛一》第107号简有字作:
简化是文字形体演变应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通假糅合”是古文字形体在动态演变过程中的一种特殊构形方式,具有阶段性的特点。这种现象一般都会消亡。但它让我们深刻理解文字“形、音、义、用”四个方面关系密切,尤其是语音在形体演变中的重要作用。 附记:小文草成后,承吴振武、陈剑、党怀兴老师审阅指正,特此致谢。 ①裘锡圭:《说
》,《古文字论集》,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3页。 ②江学旺:《浅谈古文字异体糅合》,《古汉语研究》2004年第1期。又见黄德宽等著:《古文字发展论》,中华书局2014年版,第166—172页。 ③吴振武:《新见十八年冢子韩增戈研究》,陈昭容主编:《古文字与古代史》第一辑,“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2007年版,第320页。 ④金俊秀:《说“害”》,《第十八届中国文字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辅仁大学中文系,2007年5月。禤健聪:《说上博〈吴命〉“先人”之言并论楚简“害”字》,《古文字研究》第二十八辑,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470页注20。 ⑤吴振武:《战国文字中一种值得注意的构形方式》,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编:《姜亮夫、蒋礼鸿、郭在贻先生纪念文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92-93页。 ⑥冯胜君:《读上博简〈孔子诗论〉札记》,《古籍整理与研究学刊》2002年第2期。 ⑦张新俊:《上博楚简文字研究》,吉林大学2005年博士学位论文,第22页。 ⑧同⑦,第21页。 ⑨(11)苏建洲:《楚文字论集》,万卷楼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版,第359页。 ⑩孙伟龙:《也谈“文字杂糅”现象——从楚文字中的仓、寒等字说起》,《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九辑,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670页。 (12)刘钊:《古文字构形学》,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