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下半叶鄱阳湖区的“农进渔退”

作 者:
吴赘 

作者简介:
吴赘,江西师范大学传统社会与江西现代化研究中心、江西财经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南昌 330022

原文出处:
历史研究

内容提要:

渔业是鄱阳湖区的传统产业,明清至民国时期在区域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20世纪下半叶鄱阳湖区出现明显的“农进渔退”,农业主体地位空前加强,渔业迅速衰退。这一进程的动力机制主要包括人口增长、制度与政策变化、便于围垦的自然环境以及稻田比水面更具经济价值等。农进渔退与后来鄱阳湖区乃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恶化具有因果关系,主要表现为水旱灾害频发和加剧、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对此,应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观点予以具体分析,这样才能为产业转化及区域经济的绿色发展提供有益的历史借鉴。


期刊代号:F7
分类名称:经济史
复印期号:2017 年 02 期

字号:

       “农进渔退”是指湖区圩堤围垦、围湖造田,推动渔业向农业转化,亦可称之为“湖区农耕化”。它是近世以来鄱阳湖区等中国中东部大江、大河、大湖区域普遍出现的历史现象。鄱阳湖位于长江以南、江西省中北部,其周边有余干、鄱阳、九江和南昌等十二个县市,是鄱阳湖区的核心区域,即为本文所论的鄱阳湖区。随着农进渔退进程的展开,鄱阳湖区经济、生态与社会发生深刻变迁,其中有许多值得总结的历史内涵。遗憾的是,史学界至今对这一问题关注不够。①笔者拟从产业转化与生态影响的视角,对20世纪下半叶鄱阳湖区农进渔退问题进行讨论。

       一、20世纪下半叶“农进渔退”进程

       渔业是鄱阳湖区的传统产业。东晋陶渊明《游斜川序》生动再现了鄱阳湖渔业盛景:“鲂鲤跃鳞于将夕,水鸥乘和以翻飞。”王勃《滕王阁序》描述唐代鄱阳湖区渔民捕捞归航的动人画面:“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正因为渔业的发达和重要,元代就已设立河泊所征收渔课税。②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饶州府征收的鱼课钞“属本府柴棚局河泊所办”,占总课税的37.13%。③正德年间南康府杨林河泊所所征鱼课钞占各色课钞的35%以上。④嘉靖年间九江府所属各色课钞约36577锭,⑤鱼课钞计有17533锭,⑥占课钞总数的47.93%。万历年间有闰年南昌府河泊所征收的鱼课银数共计1881.3两,无闰年南昌府辖五大河泊所征收的鱼课银数共计1737两,⑦而当时南昌府所征商税才501两,⑧远低于该府所征收的鱼课税。迨至清代,河泊所大多虽已裁革,但仍由各府县代管,课额照旧。渔业专项课税的征收,涉渔课税在地方税收中的高比重,延续至民国时期。⑨可见,明清至民国时期渔业在鄱阳湖区域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鄱阳湖区圩堤围垦的历史较长,早在东汉时,豫章郡太守张躬就在南昌城西南筑南塘湾堤以“捍江”。其附近的十二里堤,是唐刺史韦丹修筑的。⑩元代余干县南汤圩的规模已达“数十里”。(11)随着中原人口陆续南迁,鄱阳湖圩堤围垦到明代有了进一步发展,圩堤在鄱阳湖区域已经变得相当普遍,特别是赣江、信江、抚河、饶河和修水等下游入湖地带,其中以余干、鄱阳、南昌和新建4县为最多。经历明末战争,人口急剧减少,到清康雍乾时期,中国出现新一轮人口增长,鄱阳湖区域人口增长迅速,占江西总人口的比例越来越高,清代鄱阳湖圩堤围垦迎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明清时期圩堤围垦推动了湖区农业发展,与渔业一起共同使鄱阳湖区成为全国著名的“鱼米之乡”,江西与湖广一起使“天下足”。民国时期,鄱阳湖区圩堤围垦经历一个缓慢的发展过程。历经上百年的动荡,终于在1949年迎来新中国,民众要求稳定和发展的愿望越来越强烈,新政府顺应了这一历史潮流,但由于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低,国家只能通过不断地大规模扩大耕地面积来满足民众愿望。鄱阳湖区就是通过圩堤围垦、提高粮食总产量来满足民众生存和整体社会发展需要的。

       20世纪下半叶鄱阳湖区圩堤围垦快速发展,出现明显的农进渔退,大致分为两个阶段。1949-1957年是农进渔退快速发展的第一阶段,主要标志是出现大型国营垦殖场、农场。大量渔场让位于农田,农业产值增长,渔业的比重持续下降。1949年9月6日,江西省政府发出“组织群众修堤防汛和冬耕生产”的指示,要求“今冬明春将一切可能修复的圩堤全部修复”。(12)湖区通过联圩并垣将散乱的小圩联并成为大型圩堤。1953年春余干县完成堵塞互惠河联圩方案,缩短堤线135.26公里,占原有堤线的72.3%,该县防洪排水条件因此大为改善,大米增产1220万斤。(13)工程实施过程中,余干县七区乌泥的民工修筑圩堤的积极性很高。(14)这也预示着鄱阳湖区即将迎来新的历史。随着土地改革的推进,鄱阳湖区逐步实现“耕者有其田”,粮食增产丰收有了可能,然而历史的进程充满曲折。1950年全省增产稻谷8610万斤,(15)与年初增产5亿斤稻谷的计划(16)有很大差距,仅完成计划的17.22%。1951年的情况更差,粮食总产量85.68亿斤,比上年减少4.6%。(17)与之形成强烈反差的是,1950年开荒43.13万亩,增产粮食6450万斤,(18)于是政府与民众均把注意力转向鄱阳湖湖滩草洲。1954年9月4日,中南行政委员会下面成立湘鄂赣蓄洪垦殖委员会,确立了“蓄洪第一、垦殖第二、国营为主、民营为辅”的方针,全权负责江西、湖北和湖南三省的蓄洪垦殖。(19)1954年9月江西省在报告中指出:“湖田除堤防决口及特大渍水年份外,平均每四年可丰收三年……拟充分利用滨湖低地湖泊”。(20)11月湘鄂赣蓄洪垦殖委员会计划增加垦殖面积20余万亩。(21)是月中旬开工的乐丰农场水利工程,位于鄱阳、万年、余干三县交界处,包括乐丰、珠湖两大国营农场,总面积近14万亩。(22)全部工程最终于1955年5月完成。饶河联圩、红旗联圩、蒋巷联圩等相继建成,鄱阳湖区围垦建起了饶丰、赤湖、药湖、恒丰和成新等国营垦殖场。

       1949-1957年鄱阳湖区新增围垦面积150平方千米,1958-1976年新增围垦面积约1060平方千米,(23)此为第二阶段,是圩堤围垦的高潮阶段。1958年5月,中国共产党八大二次会议通过“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江西掀起“向湖要粮”、“与水争地”的圩堤围垦热潮。由于圩堤围垦区过快发展,导致劳动力严重不足,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有鉴于此,江西计划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调整60-70万劳动力去国营综合垦殖场;(24)出台了吸收退伍军人家属和未能升学的初中、高小毕业生为垦殖场劳动力的政策;(25)1957年江西有5万干部进入垦殖场和农场工作。(26)充实垦殖场或农场劳动力的工作一直在进行,有的地方从领导机关抽调40%—50%的干部到基层大办农业。(27)1961-1965年,江西省一直致力于下放机关人员,以充实农业生产劳动力,并全力进行圩堤围垦。有地方甚至把城市周边的村庄整体搬迁去围垦区,如余干县城琵琶洲吴家村就是1966年被整体搬迁至鄱阳湖东塘圩内垦殖的。(28)1960年9月28日《江西日报》社论指出,组成垦荒大军,开垦湖田洲地是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重要措施。(29)《江西日报》时常刊登文章表扬鄱阳湖区的圩堤围垦,如《把一切能利用的土地尽量种上,波阳大垦湖洲扩种晚稻》和《为了增加一个余干县,余干县一九六○年开发利用湖田洲地的情况的调查》等。(30)1966年5月23日,江西省人民委员会批复上饶专署,同意兴建江西单体最大的圩堤围垦——余干县康山大堤围垦工程,(31)鄱阳湖因之被围的面积高达36.7万亩。(32)如此大规模的圩堤围垦在整个长江中下游地区也是罕见的,此乃农进渔退的典型案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