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新领导人以全新的政治姿态展现在政治舞台当中,其上台不久便在全党全国范围内地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国共产党此次重新运用群众路线来整顿党内作风问题,其规模之大和程度之严在改革开放时期均属罕见。而中国共产党此次对群众路线的重新提倡,并将其作为整顿党风的利器,说明了它在新的历史时期仍具有相当的活力和价值,并在当代中国政治运行中发挥着实实在在的作用。在此背景之下,如何准确和全面认识群众路线在中国共产党主导的中国政治当中的功能,便成为一个极为现实的学术问题。 一、既有研究不足与本文的理论视角 海内外学者围绕群众路线都展开过相关的研究,尤其是海外学者对此有大量的学术研究。对海外学者而言,“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作为群众路线的核心要义,可以视作一个动态的过程,包含着类似于西方政策过程的各个环节。西方学者从政策过程角度来解读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主要是受到毛泽东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一文中对群众路线内涵所作阐释的影响。哈丁认为群众路线是一种有效的决策和社会整合模型,包括了信息搜集、问题筛选、形成议案、政策选择、政策实施和政策评估等步骤。①刘易斯认为从概念化角度看,群众路线包括四个发展阶段,即认知、总结、权威化与执行。②汤森则认为群众路线要求政治过程中广泛的政治参与,但这种参与是为了促进政策的执行,而不是为了政策的形成与控制。③布勒切尔通过对毛泽东时代中国农村社区更小政治单位中政治实践的考察来讨论群众路线。他也将群众路线看作是一个政策过程,但却是区别于西方的政策过程,在地方政治的小单位里,群众路线的政策过程并不需要分解为各个具体的环节步骤,这些环节是混合在一起运作的,这一过程主要根据群众讨论而不通过正式投票,因而被称为共识政治。④刘瑜在其博士论文中讨论群众路线的含义时也指出,群众路线是一种政策执行方式,即采用群众运动的方法来执行政治创议。⑤政策过程的视角是海外学者研究群众路线的重要切入点。但其讨论主要集中于革命时期以及毛泽东时代的中国,而且讨论的深度不够,缺乏系统性。从政策过程视角来讨论群众路线,更多的只是一种概念阐释,未能深入探讨作为政策过程的群众路线在中国政治系统当中究竟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基于中国共产党在中国政治结构中的核心地位,群众路线也是国内学者研究的重要主题。中国学者试图根据党的相关文献的论述来界定并阐明群众路线的含义。群众路线的内涵、本质和逻辑也就成为学者们讨论的重要话题。⑥总的来说,群众路线的含义大体可以分为规范的含义和操作性的含义。前者作为一种价值和规范要求,制约着党员干部必须保持同群众的联系,在改革时期,它更是成为一种政治象征、符号,用来阐释新的政治实践的合法性;作为操作性的含义,它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联系、动员、组织群众的方法和技巧。除了探讨群众路线的含义,中国学者也从政策过程的角度来研究群众路线,但主张在中国语境下认识群众路线的政策制定模式,而不是像西方学者那样将群众路线分解为各个政策环节。⑦如王绍光就认为,群众路线是一种逆向公共决策参与模式,不同于西方流行的各种公共政策模式,群众路线要求决策者必须深入到人民大众中去,而不是坐等群众前来参与。⑧这种逆向政治参与在新时期应该重新得到重视。宁骚在构建基于中国本土经验的政策过程模型时,提出了“上下来去”的过程,这是“鉴于在当代中国的公共政策实践中,政策的社会认识过程是一个从‘形而下’到‘形而上’的过程,而政策的社会操作过程是一个‘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⑨群众路线就是体现了“上下来去”这样一个过程。近年来,随着国家治理概念的提出及其重要性的上升,越来越多的中国学者开始研究群众路线与国家治理的关系,强调群众路线作为治理的一种实践形式,在规范执政党、社会与市场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⑩ 问题在于,要想全方位地理解群众路线及其功能演变,必须将其置于中国政治过程当中加以考察。群众路线的核心,是要求干部必须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一思想在本质上反映了动态的政治过程,而不止简单的政策过程。群众路线必然涉及政治过程中复杂主体间的权力互动。特别是,中国的政治体制不同于西方多元竞争的政治体制,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用来连接国家与社会、政党与群众的重要手段。只有采用政治过程的理论视角来研究群众路线,才能反映其在中国政治中的重要作用。这种视角可以从空间维度和时间维度清晰展现国家、执政党、政府、社会、个人等多方政治主体之间动态的互动过程,从而更为鲜活地展现群众路线在中国政治中的功能演化。而作为分析视角的政治过程理论,其产生和发展得益于行为主义政治学的发展,它“是作为早期强调研究较固定的结构和正式的机构的一种反动而出现的”。(11)“作为一个一般性概念,政治过程包括每一社会中人们努力获取和运用合法权力的全部活动”(12)。也就是说,政治过程主要体现了国家与社会之间权力互动的过程。西方政治过程理论可以概括为政治输入、转换和输出这样的分析框架。在这一系列环节中,社会力量包括个人和相应的组织集团是政治输入的重要推力,而政治系统为了维系自身的存续,必须对输入到系统中的诉求做出回应,对价值进行权威性分配,形成政治输出。政治过程理论作为一种研究视角,清晰地展现了国家与社会之间权力互动的动态图景。虽然群众路线所体现的政治过程有别于西方的政治过程,这表现在其更强调依靠政治精英、官僚组织和政党等体制性力量来组织、吸纳和整合社会成员的个人偏好。群众作为体制外政治力量往往较为被动地参与到政治过程当中,但其潜在的政治影响力在政治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被动员起来的群众所产生的政治能量是政治领导人权威、政党执政合法性以及某项政策顺利推行的强有力来源。中国的政治过程偏重于自上而下的路径,而群众路线则是符合这一路径的。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的政治实践中形成的重要做法,是连接政党与群众、国家与社会的重要手段。在不同时期,由于政治精英对群众路线的理解和使用可能存在一定的变化,群众路线在中国政治中的作用也可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但基于群众路线本身所具有的弹性,群众路线功能的演化是由政治系统的需要所决定。下面将针对群众路线在中国各个时期所起到的功能进行分析,探寻其功能演化的逻辑。为此,本文将当代中国政治分为革命时期、建国后前三十年政治和改革后政治三个阶段,其中前两者是以新中国的成立为分界线,后两者是以改革开放的启动为分界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