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审计指的是对当前农业资金筹集和使用情况进行的审计活动。农业资金指的是农业、林业等农业部门,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等筹集起来、专门用在农业发展领域的资金。因此,在农业审计过程中,为了维护最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需要将审计实践的重点放在民生工程和揭露腐败、规范管理以及提高效益的层面上,通过强化对民生工程专项资金的审计深度和广度,为农业发展的决策提供参考,为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必要的支撑。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农业审计中,审计资源的有限性和审计过程的复杂性以及审计对象范围的变动性,使得农业审计的难度越来越大,利益相关者对审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只有对审计资源进行整合与重新配置,才能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必要的保障。 一、新农村建设中农业审计的原则 在对不同文献进行分析之后发现,国家审计机关和农业、财政等部门以及乡镇政府和民间审计组织等,都可以是农业审计的主体;农业审计的对象可以是农业资金、农业企业或者有关专项资金等;审计内容则涉及到农业资金的合法性、预算的执行情况以及相关责任人的职责履行情况等。因此,为了充分体现审计工作主体、客体的作用以及审计内容的合法性,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业审计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1.强调项目计划与资金审计 在进行农业审计的过程中,要注重项目计划与资金审计。其步骤为:首先要对主管部门加以审计调查,对农业专项资金项目计划的立项和审批以及调整、执行等情况进行审查,其次要通过财政部门对涉及到的项目资金下拨情况进行追踪,看其是否和计划或者预算保持一致;再次要按照农业专项资金的拨付去向,借助基层工作的特征,将审计用款单位与项目村、户等联系在一起,将其视作一个系统加以审查。此外,在农业审计时,应对发现和已经查出的违规违纪事件进行持续跟踪和分析研判,通过听取被审计单位的意见,分析对方的态度,对相关事实加以核实,对那些正确的意见应采纳和接受,对那些错误的意见应予以解释和反驳。 2.注重审计工作的系统性 在对农业专项资金进行审计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审计工作的系统性原则,最大限度地对专项资金审计的范围、内容以及审计的组织范式与审计完成时间等进行综合权衡,使之与预算执行情况联系在一起,实现信息的共享。同时,要借助对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对专项资金的总体使用情况进行综合把握。此外,要对具体的使用单位与项目进行综合检查,尤其对那些深层次的问题,既要避免重复审计,又要坚持审计与审计调查相统一,保证账面审计与跟踪审计的系统性。当然,在这一过程中,农业专项资金审计工作要走向深入,要进行实地查看。倘若单纯停留在财政部门或者主管部门的层面上,就无法发现其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 3.强化民生工程审计 在农业审计的过程中,审计实践要将最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看做是审计工作的重心,无论是对农业的何种具体领域进行审计,都要注重对民生工程的关注,强化对民生工程专项资金的审计和监督力度,以便能够为农村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必要的参考,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必要的支撑服务。因此,在审计安排方面,要体现以上原则,重点对新农村建设中相关政策的落实和执行情况进行审计,尤其是农业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绩效,要通过预算和决算等手段,建立起“民本审计”的观念,将保障与惠农资金审计看做是审计工作的重心。 扶贫工作是河南省农业、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民生工作的重点。2015年,全省各级审计机关采取“交叉”审计的方式,对超过30个贫困县农业专项资金进行审计。除重点审计相关县的扶贫、财政和发改等部门外,还延伸抽查了多个乡镇、行政村、企业与合作社,超过10000农户接受了问询,涉及超过2000个扶贫项目,审计金额超过20亿元,审计查出违纪违规金额和管理不规范金额近6亿元。移送政府和纪检监察等部门处理事项超过100件,涉案金额超过4000万元。 4.注重依法审计 在农业审计的过程中,要注重依法审计的原则。通过参照以往年度的审计材料,从中找出内部控制的弊端,以便就此确定审计工作的重点,在节省审计时间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审计绩效。当然,为了体现这一原则,还应借助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对被审计单位的情况与特点进行全面了解,同时要系统分析被审计机构隐藏的问题,为审计工作的实施提供线索与突破口,以保障农业审计工作有针对性。在借助信息技术的过程中,要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信息与业务数据进行搜集,并对相关信息加以分析和比对,其目的在于进一步掌握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管理状况,发现有价值的审计信息。比如,可以借助审计信息系统,对被审计单位的相关信息加以抽样调查,按照参数设定确定样本,并对其进行评价,在统计推断之后形成总体数据的特征,以便为农业审计工作的正式开展提供参照。 二、农业审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瓶颈及原因分析 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我党工作的重心所在,需要在审计实践中对其加以特别重视,不但要对涉农资金进行审计,还要在其他专业审计方面做出更多审计,以便整合审计资源、形成合力,提升审计绩效。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较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国农村地区的农业审计工作开展得并不顺利,不但审计结构失衡、审计范围狭窄,而且在系统性和审计进程方面也显得十分欠缺,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